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①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 、 . ②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

③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用文字表达). (4)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532.4,若反应进行到一定时间时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c(SO2)=0.06mol/L;c(O2)=0.40mol/L; c(SO3)=2.00mol/L则该体系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 .

23.(14分)(2013秋?长清区校级期中)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Fe2O3(s)+CO(g)?Fe(s)+CO2(g).

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 1000 1150 1300 温度/℃ 4.0 3.7 3.5 平衡常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0(填“>”“<”或“=”); (2)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0mol,反应经过10min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 、CO的平衡转化率 ;

(3)欲提高(2)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减少Fe的量 B.增加Fe2O3的量 C.移出部分CO2 D.提高反应温度 E.减小容器的容积 F.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4)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4

该反应△H 0(填“>”或“<”).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 .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高二(上)期中化

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3分)(2013秋?长清区校级期中)关于化学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平衡常数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平衡常数越大,反应一定越容易进行 B. 对于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来说,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C. D.温度越高,K值越大 考点: 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A、根据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因素判断; B、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判断; C、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判断; D、根据温度对平衡的移动的影响判断. 解答: 解:A、某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故A正确; B、化学平衡常数是反映了可逆反应的限度大小的,与反应的难易无关,故B错误; C、根据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的系数次幂之积除以反应物浓度的系数次幂之积,平衡常数变化,有关浓度也变化,平衡会发生移动,故C错误; D、对于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越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影响因素,难度不大,解题时要注意对平衡常数的概念的理解. 2.(3分)(2012秋?芜湖期中)已知反应CO(g)=C(s)+1/2O2(g)的△H>0.设△H和△S都不随温度而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温度下都是非自发变化 B. 高温下是自发变化 任何温度下都是自发变化 C.D. 低温下是自发变化 考点: 焓变和熵变.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反应是否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反应自发进行,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反应CO(g)=C(s)+1/2O2(g)的△H>0,△S<0,设△H和△S都不随温度而变,△H﹣T△S>0,任何温度下都是非自发变化,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的应用,题目较简单. 3.(3分)(2013秋?广东期末)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达到平衡后,升温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B.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 D.达到平衡后,降温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考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B、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D、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解答: 解: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A错误; B、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气正反应移动,故B错误;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故C正确; D、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进行,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度中等,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应用. 4.(3分)(2012?安图县校级模拟)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 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 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①② ④ ③ ④⑤ A.B. C. D. 考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①A是固体,其量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 ②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③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v(正)、v(逆)都增大; ④增大B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 ⑤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解答: 解:①A是固体,增大A的量对平衡无影响,故①错误; ②升高温度,v(正)、v(逆)均应增大,但v(逆)增大的程度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②错误; ③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v(正)、v(逆)都增大,故③错误; ④增大B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故④正确;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⑤使用催化剂同等程度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B的转化率不变,故⑤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比较基础,注意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本质是改变条件引起正、逆速率不相等. 5.(3分)(2015春?菏泽期中)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B. V正(N2)=2V逆(NH3) 3V正(N2)=V正(H2) 2V正(H2)=3V逆(NH3) C.D.V (N2)=3V(H2) 考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根据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解答. 解答: 解:因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 A、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有3v正(N2)=v正(H2),故A错误;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N2)与v逆(NH3)之比等于1:2,故B错误; C、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H2):v逆(NH3)=3:2,故C正确; 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N2):v逆(H2)=1:3,且没有注明正逆速率,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平衡平衡状态的判断,可以抓住本质特征:υ正=υ逆(同种物质)分析. 6.(3分)(2013?天心区校级模拟)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

CO2(g)+H2(g)△H<0反应达到平衡后,

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增加压强 B. 降低温度 C. 增大CO的浓度 D. 更换催化剂 考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使平衡正向进行,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回答判断. 解答: 解: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让平衡正向进行即可. A、增加压强,该平衡会不会发生移动,故A错误; B、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着放热方向即正向进行,故B正确; C、增大CO的浓度,化学平衡向着正方向进行,但是一氧化碳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 D、催化剂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方面的知识,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