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理科)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3分)(2013秋?长清区校级期中)关于化学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平衡常数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平衡常数越大,反应一定越容易进行 B. 对于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来说,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C. D.温度越高,K值越大 2.(3分)(2012秋?芜湖期中)已知反应CO(g)=C(s)+1/2O2(g)的△H>0.设△H和△S都不随温度而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温度下都是非自发变化 B. 高温下是自发变化 任何温度下都是自发变化 C.D. 低温下是自发变化 3.(3分)(2013秋?广东期末)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达到平衡后,升温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B.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 D.达到平衡后,降温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4.(3分)(2012?安图县校级模拟)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 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 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①② ④ ③ ④⑤ A.B. C. D. 5.(3分)(2015春?菏泽期中)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B. V正(N2)=2V逆(NH3) 3V正(N2)=V正(H2) 2V正(H2)=3V逆(NH3) C.D.V (N2)=3V(H2) 6.(3分)(2013?天心区校级模拟)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

CO2(g)+H2(g)△H<0反应达到平衡后,

D. 更换催化剂 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增加压强 B. 降低温度 C. 增大CO的浓度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7.(3分)(2010?潍坊模拟)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①② ①④ ②③ ③④ A.B. C. D. 8.(3分)(2012秋?芜湖期中)在四个相同的容器中,不同的温度下(其它条件相同)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刻测得的结果判断,该反应所处的温度最高的是( ) A.B. v (H2)=0.6 mol/(L?min) v(NH3)=0.4 mol/(L?min) v (N2)=0.3 mol/(L?min) C.D. v (NH3)=0.02 mol/(L?S) 9.(3分)(2010秋?宣城期末)设C+CO2?2CO;△H>0,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H<0,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 A.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小 v1增大,v2减小 C.D.v 1减小,v2增大 10.(3分)(2015?房山区一模)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A.B. C. D. 11.(3分)(2009?天心区校级模拟)在容积相同的A、B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SO2和1molO2,使它们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反应过程中,若A容器保持体积不变,B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当A中的SO2的转化率为25%时,则B容器中SO2的转化率应是( ) 25% 12.5% A.B. 大于25% C. 小于25% D. 12.(3分)(2012秋?芜湖期中)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3KSCN+FeCl3?Fe(SCN)3+3KCl,当达到平衡时,(从离子方程式的角度回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变浅 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产生,溶液颜色变浅 B. 加入少量的KCl固体,平衡左移,溶液颜色变浅 C. D.加水稀释,平衡左移,溶液颜色变浅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13.(3分)(2013秋?长清区校级期中)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6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1.0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y<z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A的转化率减小 C.D. C的体积分数下降 14.(3分)(2015春?衡水校级期中)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X T Z 物质 ﹣10.1 0.2 0 初始浓度/mol?L ﹣10.05 0.05 0.1 平衡浓度/mol?L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 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mol/L)2 B.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C. D.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15.(3分)(2007?淄博三模)可逆反应aX(g)+bY(g)?cZ(g)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 B. 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 C. D.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体系的压强 16.(3分)(2013秋?长清区校级期中)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密闭、低温是存放氨水的必要条件 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B. 增大压强,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 C. D.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 17.(3分)(2014春?海南校级期中)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 增大体系的压强 升高温度 C.D. 使用催化剂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18.(3分)(2009?大连模拟)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 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Z为0.3mol/L B. C. D. Z为0.4mol/L Y2为0.4mol/L X2为0.2mol/L 19.(3分)(2013秋?长清区校级期中)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若向氯水中投入少量碳酸钙粉末,溶液中发生的变化是( ) ++ A.B. H浓度增大,HClO浓度增大 H浓度减小,HClO浓度减小 + H+浓度增大,HClO浓度减小 C.D. H浓度减小,HClO浓度增大 20.(3分)(2013秋?长清区校级期中)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着某一反应,X气体、Y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Y?X t1时,Y的浓度是X浓度的1.5倍 B. 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 D.t3时,增大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8分)(2014秋?岑巩县校级期末)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气体,减少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 .

(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 态.

(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

(4)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2.(18分)(2013秋?长清区校级期中)二氧化硫是常用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它来制取硫酸.反应之一是:

2SO2(g)+O2(g)?2SO3(g)△H=﹣196.6KJ/mol,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反应在恒温、恒压下的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开始时放入1molO2和2molSO2,到达平衡时生成1.2molSO3,则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 ;若再向容器中放入2molO2和4molSO2,到达平衡后生成的SO3物质的量为 mol.

(2)恒温恒容下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向 移动,恒温恒压下通入氩气平衡 移动.(填“正反应”、“逆反应”或“不”)

(3)某温度下向体积为8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O2发生反应,上述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