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B.传教士为中国的自然科学注入新的生机 C.儒家经典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武器 D.“相互的启蒙”推动中西文明转型进步

27.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祟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 作者对南北文学差异的分析( )

A.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本质上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 C.折射了古代文化的区域特色 D.没有认清文学特色的复杂性

28.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书,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 B.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 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D.维新变法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29.康有为在改革中不得不搬出孔子来为变法辩护,在维《新学伪经考》之后又推出力作《孔子改制考》,关于推出孔子的目的康有为说:“布农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说明儒学在近代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B.印证“托古改制”推动改革走向成功 C.充分地展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策略性 D.揭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惰性对改革的影响

30. “共和制不过是空招牌,作为现代国家基础的新国民,并没有伴随民国而自然产生。因此,宣传新思想、培养新国民似乎已经刻不容缓。” 为此,先进的中国人( )

A.进行维新变法 B.发动武昌起义 C.宣传实业救国 D.掀起新文化运动

31.在近代有人曾说:“社会主义理想境界甚高,学派亦甚复杂。唯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却又说:“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 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2.“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其实是一剂泻药。而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人还嫌它不够猛烈,又以更激烈的态度提出新的口号,于是“废除汉字”“将线装书统统丢进茅厕里”“不读中国书”等种种骇人听闻的说法便一个接一个地出来了,而且到现在还有人为之猛拍巴掌。” 该评论指新文化运动( ) A.起到了文化革新的作用 B.自下而上解放思想的弊病

5

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C.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灾难 D.其发起者其实是胡适

二、材料分析题(26+14=40分) 33.(2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重建导致了巨大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近50%)。欧洲经济从未有如此大的跃进……国际贸易反映了这种新局势。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自1948年起便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欧洲在其中具有特殊地位。

——(法)德尼兹·加亚尔、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二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四 事实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区的希腊等国。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从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阴谋。

——王燕、赵杨《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促进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美国因素”。“美国因素”此时进入欧洲还有什么目的?(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元”对欧洲及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10分)

3.据材料三、四,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真实态度,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4分)

34.(1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梁启超最早提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问题。他已经接受了西方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的民族主义学说,“宣杨放弃个人权利,以国家至上的集体主义价值为本位,提

6

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倡民族国家主义”……他说:“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是中国人’之概念浮于其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一员也。”“民族主义之发达之既极,其所以求增进本民族之幸福者,无有厌足。……知他以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斯今日我国民所当汲汲者也。

——浅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

材料二 德意志民族主义特殊的国情造就其必须经过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两步才能最终实现统一: 17--18世纪出现的文化民族主义实现了德意志文化上的统一,而拿破仑战争的爆发,促使了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转变为政治民族主义,它促成了德意志民族反对异族统治和压迫的民族解放战争,之后形成了成熟的政治民族主义,并在其指导下德意志最终实现了统一……而这种民族主义使统一后的民族国家难以建立民主政治,结果带上了军国主义色彩,从而使民族国家具有强烈的对外扩张的特点。

——《近代欧洲民族主义的形成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影响。(8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梁启超民族主义相比,德意志民族主义中出现的新特点。(6分)

三、材料论述题(12分)

材料一 社会转型必然促使思想文化变迁,反过来具有前瞻性的社会思潮与文化革新,又往往是社会转型的先导和催化剂。

——摘自楠升(<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转型》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可以说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由于第一次思想解放到第二次思想解放花了34年的时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又花了20年的时间,使得中国人民无力确立自己的独立道路,中华民族第一次腾飞的机会彻底丧失了。

——摘编自张玉福《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进程及启示》

分析上述史料,提炼一则历史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7

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酷邻水实验学校2018年秋第二阶段

高 二 试 题 答 案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B、C、D、B、D 6. B、A、B、A、A 11. B、C、A、B、B 16. B、C、A、D、A 21. A、D、C、B、A 26. A、C、A、D、D 31. A、C 二、材料题 33.答案:

1.美国因素:美国主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金融;成立关贸总协定促进贸易;实施马歇尔计划进行援助。目的: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 2.对欧洲:促进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和发展;提高欧洲国际地位。对国际:挑战美元霸权;促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推进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

3.压制。在地区利益上压制欧洲;企图利用金融危机搞垮欧元。(回答一点即可) 4.扶植与控制交织;合作与竞争并存。 34.答案

1.背景:民族危难和社会危机的催生;接受西方政治学大家的政治学说;自身救国救民思想意识的产生。影响:启发民智,推动思想解放;推动了国家政治变革运动;促讲近代民族主义理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2.新特点:经过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两个阶段;受到战争的推动;历时长且目标实现。

三、材料论述题 略。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