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班主任工作方式的点滴体会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转变班主任工作方式的点滴体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转变班主任工作方式的点滴体会

【摘 要】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尊重人格,营造师生和谐的氛围;宽容过失,获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关爱心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理解处境,引导家长关心孩子的成长;鼓励学生,告别懒惰,自主学习探讨了班主任工作的体会,供各位同行借鉴。 【关键词】班主任 教育方式 尊重 宽容 关爱 鼓励 新课标鼓励教师提倡人文教育,在这个越来越人性化的时代,一味的苦口婆心、直截了当地批评、歧视、挖苦、讽刺、辱骂、命令等教育手段来教育学生,已经难以奏效。而以尊敬、宽容、关爱、理解、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才是学生乐于接受的。笔者从十多年班主任工作中,深切体会到教育方式的转变在教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现诉诸于文字,与同仁共勉。 一、尊重人格,营造师生和谐的氛围

尊重是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的先决条件。表现在班主任和学生间,即就是班主任用语言和行为表达出来的对学生价值和潜能的积极肯定,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态度。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像对待客人那样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 ;尊重学生,能使师生间的谈话有一个和谐、友好的氛围,可以使学生排除紧张、恐惧和担忧,消除戒备,从而打开内心世界的窗户,畅所欲言,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

尊重学生,即要做到不分性别、年龄、成绩以及家庭情况,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隐私,尊重学生的优点,接纳学生的缺点。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自然会对教师更加尊重,也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尊自爱、自我约束。如此一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容易形成互相尊重、以礼相待的风气。

二、宽容过失,获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

宽容是生命的一种韵味,每一个富有爱心的人都是宽容的,这句话对班主任来说是金玉良言。学生认为当自己有了过失,教师能耐下性子,心平气和地帮助自己分析出现过错的原因,寻找处理过失的招法,而不是草率地责备、武断地评判。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师才值得信赖和倾诉,才会敞开心扉,班主任才能够“对症下药”使谈心收到最佳效果。多一份微笑,少一份训斥,原谅和宽容学生的过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由于中小学生心智不成熟,难免会犯一些低级而幼稚的错误,再加上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以及学生成长的家庭条件不同,学生出现的问题可能是千差万别的。对此,班主任要理解学生,有时学生的某些情况确实令班主任头疼,也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体谅学生,抛开个人情绪,努力为学生的问题找到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不能劈头盖脸地批评指责。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内心特点,不仅要安慰和同情学生,更要为他们指点迷津,对他们表示理解与关心,并引导从问题中“走”出来。善于捕

捉学生的闪光点,对优点及时提出表扬;对于缺点,应该给予学生正视错误的勇气和信心,鼓励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 三、关爱心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许多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和性格,如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自私固执、任性等。因此,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对他们多一份爱、多一份理解和关怀。其次,班主任要充满自信。因为班主任担负着教育学生形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重任,也担负着帮助家长使其子女成才的重任。第三, 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当学生要求要发言时,要面带微笑,投以信任的目光,发言正确要点头赞许。学生发言的机会尽量均等,不压抑学生的思维和言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理解处境,引导家长关心孩子的成长

班主任除了在学习和生活上对学生照顾、帮助和教育,还要和家长耐心地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让家长认识到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班上有几个学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和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性格更内向、学习自主性相对较差,而且普遍缺乏安全感。他们渴望父母的关怀,在得不到父母关爱的情况下,这些学生找不到学习的动力,没有上进的渴望。要经常与这些学生

的家长积极沟通、交流,次数多了,家长开始认识到自己要多关心孩子的成长,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能够看到孩子们重新拥有纯正的笑容,看到学生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学生健康成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提高了,以及听到家长们欣喜的笑声,作为班主任就心满意足了。

五、鼓励学生,告别懒惰,自主学习

好多学生认为学习不好是自己资质平庸,不是学习的“料”,于是“破罐子破摔” 。针对这种情况,要经常鼓励学生在学习上多花时间,尽量克服“三闲”,即不说闲话、不做闲事、不做闲思,教导学生力求做到每段时间都有事做,以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个别不爱学习的学生,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格外艰难。这些学生,一方面要给他们降低学习要求;另一方面,要有足够的耐心,以宽容、细心的心态引导学生,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多鼓励、多督促,真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总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不但给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与人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人而异”地选用合适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积极向上、勤奋进取,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失误和不足,经常进行自我批评,深刻反省自己的过失,力求使学生在融洽、和谐的环境里茁壮成长。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