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办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级清单专册;

4.2.3 工程风险控制设计文件(含Ⅰ、Ⅱ级工程环境风险安全 专项设计)的审查。

4.3 安全风险分级及设计流程

4.3.1 工点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应进行工程自身风险和环境风 险的识别,编制工程风险分级清单并完成对应的工程风险控制设计, 经工点设计单位负责人签认后报总体设计单位审查。

4.3.2 总体设计单位初审后填写审查意见,工点设计单位按照 总体设计单位的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后由总体设计单位负责汇总编制 全线工程风险分级清单及其对应的工程风险控制设计文件(含Ⅰ、Ⅱ 级工程环境风险安全专项设计),报总师室。

4.3.3 总师室会同土建部进行复审,并由总师室负责组织专家 对全线Ⅰ、Ⅱ级工程风险清单及其对应的工程风险控制设计文件(含 Ⅰ级工程自身风险控制设计和Ⅰ、Ⅱ级工程环境风险安全专项设计) 进行论证,并形成论证意见。

4.3.4 总体设计单位负责组织工点设计单位按照论证意见修改 完善,总师室监督检查其落实情况。

4.3.5 总体设计单位负责组织将修改完善后的Ⅰ、Ⅱ级工程风 险清单专册及其对应的Ⅰ、Ⅱ级工程风险安全专项设计和其它设计文 件一并报总师室备案。

4.3.6 设计阶段工程风险分级及设计管理程序见图 4.1,申报 表及审批汇总表参见附表 1~附表 2。

专业资料

.

图 4.1 设计阶段工程风险分级机设计管理流程

第五章

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

5.1 一般规定

5.1.1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施工风险管理过程的核心,也是 工程建设风险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阶段。随着工程施工紧,工 程建设风险不断动态变化,各项风险的发生概率及损失也将发生改 变,而且,地下工程建设易受外部天气和环境等条件的干扰,现场风 险情况瞬息万变,因此,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必须实施动态风险管理。 动态风险管理主要体现在风险信息的收取、分析与决策过程的动态, 对风险的预报、预警与控制实施的动态。

根据北京、上海和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动态风险管理的 经

专业资料

.

验,由建设单位组织,以前期各阶段完成的风险管理文件为基础,

专业资料

.

结合工程建设进度和边条件,动态地对现场及未来工程建设潜在风 险进行分析与评估,同时,通过现场施工风险记录资料,利用现场监 测信息化手段,依据施工参数、环境监测反馈等信息对施工工程建设 风险开展跟踪和反馈。上述技术措施的实施与开展,一面保证了风 险管理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同时,为工程紧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 题提供了预报、预警,为调整、优化、完善设计与施工案,及时处 置、控制风险提供了保证。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中无法完全消除或避免风险,加之外 界条件影响或变化也会导致不可预见的风险,因此,需针对潜在的各 类重大风险建立健全响应的事故呈报管理体系与制度,确保事故信息 能及时、可靠地传递给相关建设各,以便开展事故抢险与救护。 风险管理中针对辨识的重大风险需编制风险控制预案,包括现场监测 预警标准及预告、风险抢险队伍与物资准备、事故处理应急处置决策 等。同时,还要做好风险告示牌和风险记录,及时更新施工现场及参 与人员等相关信息。

5.1.2 施工前期应结合地质勘察报告,对工程影响围的工 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踏勘,并结合环境调查报告和设计文件对工 程影响围的建(构)筑物、桥梁、地下管线、河流、市政道路等 边环境进行全面核查和必要的物探普查工作。

5.1.3 施工前期应进行施工安全设计交底,并根据地质踏勘、 环境核查结果和物探普查情况,结合施工单位自身施工经验、施工工 艺

专业资料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