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有用” 立足“有效”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聚焦“有用” 立足“有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摘要:在图画书《撅嘴巴的大头鱼》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大头鱼的世界,从寻找大头鱼的“特别”入手,在合作展示中再现大头鱼与小动物们相遇的场景,同时启发想象,进一步丰富图文的内容。在教学中,老师以“有用”性言语表达作为教学的“轴心”,充分运用看、听、说、演、写等多种手段,实现对《撅嘴巴的大头鱼》一书图文语言的创意拓展和生动解读。

关键词:图画书教学;言语表达;有用;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4-0035-03

惠特曼曾说,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个东西,那个东西也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图画书“用图画与文字来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诉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当孩子打开多彩的图画书,他便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这样的图文合奏,也找到了曹文轩先生所说的“梦中天堂出现的情景”。

图画书《撅嘴巴的大头鱼》一文,故事情节很简单,讲的是一条天生自卑的大嘴鱼,整天无精打采地游荡在海里,朋友们真心劝他开心点,可是他却心灰意冷觉得自己天生就这副模样,破罐子破摔打不起精神来。在他面对朋友的好意相劝却依然萎靡不振并且绝望至极的时候,一条美丽的鱼小姐改变了他的一切。在他高高撅起的大嘴巴上,美丽的鱼小姐给予轻轻的一吻,顿时大嘴鱼的世界发生了变化,难看的撅嘴巴瞬间变成翘嘴巴亲亲,大嘴鱼与开心交上了朋友。书中缤纷的海底色彩与韵味十足的文字语言,完美地演绎出这则妙趣横生的短小故事。在语用教学视野的引领下,围绕图画书该怎样提升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呢?我聚焦语言表达的“有用”,立足教学的“有效”,进行了这样的教学尝试。 一、引导阅读,激活语言运用的主动性 阅读行为,只有在一种主动进入的状态下才能生成智慧,并且推动对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教学导入时,随着大屏幕上出现一条眼睛没神、嘴巴撅起的大头鱼时,我轻轻地问孩子们,在神奇而美丽的大海里,生活着一条与众不同的鱼,你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这个问题一抛出,孩子们马上就说开了,有的说这条鱼头很大,嘴巴很大,而且撅着,很不快乐;有的说大头鱼好像病了,眼睛里都没有神采;有的说大头鱼的脸上没有一点点笑容,最特别的就是它的撅嘴巴;还有的说大头鱼的鱼鳍都耷拉着,一看就闷闷不乐的。在学生说大头鱼样子的时候,我相机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说说大头鱼的表情,比如愁眉苦脸、有气无力、苦瓜脸、无精打采、垂头丧气等;我还试着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表情猜猜大头鱼的心情,如郁闷、伤心、不开心、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这些精彩而生动的词汇很自然地从他们的嘴边蹦出来了。

当大头鱼的第一位朋友蛤蜊女士出场,我放录音让学生听一听大头鱼与蛤蜊女士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听完了,先让学生自己静静地回忆一下所听故事的内容,然后再说说自己听出了什么。短暂的回忆后,学生的回答显然都能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他们不仅知道蛤蜊女士对大头鱼的一番好心好意,同时也知道大头鱼与蛤蜊相遇后还是不开心,它的眉毛都拧成一团了。

从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大头鱼”,到听完故事后再说说“自己听出了什么”,我带领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与故事以及故事中的人物“相遇”,并且在这样的相遇中,唤起学生的言语积累,帮助他们自觉自愿地重组“言语模块”,在这种积极的语言运用体验中不断充实和丰厚自己言语积累的内涵与外延,获取言语生命的成长。 二、合作展示。丰富语言运用的趣味性

故事的内容并不难懂,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试着给故事增添了一个孩子们都喜爱的人物――小丑鱼。我用动态画面让小丑鱼吐着泡泡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同时顺势将头饰戴在头

上,告诉孩子们,老师想当一回演员,我就是这条小丑鱼,你们都是小导演,我这条小丑鱼可以怎样出现在大头鱼的面前呢?孩子们很高兴,有的指点我可以摇着尾巴游过去,有的提议我吐着泡泡跳过去,还有的孩子伸出手臂做出游的动作,告诉我应该这个样子轻轻地慢慢地来到大头鱼的身边。接着继续让孩子们“指导”我,见到大头鱼了,该说点什么?该用怎样的语气说?孩子们更是七嘴八舌。我再让孩子们想一想,如果你们是大头鱼,见到小丑鱼,这时的大头鱼该是什么样子呢?几乎在同时,孩子们全撅起了嘴巴,表现得很不快乐。于是,我邀请一个孩子与我一起表演小丑鱼和大头鱼相遇的情景,我热情地劝慰大头鱼,孩子演的大头鱼耷拉着脑袋,一言不发。我们的表演其他孩子都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接着孩子们与我“换位”,他们来演小丑鱼,而我则演撅嘴巴的大头鱼。

这样的合作表演让课堂笑声不断,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我与孩子们再一起猜想:当大头鱼遇上小海龟,会怎样呢?我让孩子们同桌两人一个演小海龟,一人扮演大头鱼,先说说小海龟是怎么来到大头鱼身边的,又是怎样对大头鱼说话的。孩子们的表演有恰当的神态,再加上逗人的动作,语言很有个性。透过这样的合作表演,我知道,孩子们已经完完全全地走进故事中了,他们一个个都成了大头鱼,成了小海龟,成了小丑鱼??合作展示,老师与学生,学生之间,就是在充分地分享与交换自己的言语积累及言语运用的经验。这样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看到了语言“生动活泼”的一面:原来语言不仅可以读出来、说出来,更可以演出来!课堂上,孩子们身临其间,揣摩、理解、合作、展现,尽情地感受言语的生动与有趣,这样的课堂孩子们怎能不喜欢。 三、创编故事,拓展语言运用的开放性

对《撅嘴巴的大头鱼》这本图画书而言,它通过画面和文字内在的叙事结构串联起整个故事的脉络。书中不管是蛤蜊、水母还是鱿鱼,他们来到大头鱼身边的动作以及人物的语言都呈现出一定“规律性”的重复。这种重复又多变的画面板式安排和语言节奏赋予了图画书叙事的张力,呈现出一种秩序美。在指导阅读时,我们完全可以让这种“规律性的重复”成为引导孩子进行语言内化与迁移的素材,从而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建构故事的能力。 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拓展和延伸活动:想一想,海底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到大头鱼身边呢?画一画这样的的小动物,把它怎么来的动作表现出来。这些小动物又会对大头鱼说些什么呢?把小动物们与大头鱼的对话试着写出来吧。孩子们纷纷创编故事,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在创编时他们都会自觉地运用图画书上重复的叙事手法来建构自己的故事。在孩子们的笔下,小带鱼慢悠悠地游了过来,而大龙虾则弓着身子慢慢地移了过来,还有美丽的珊瑚小姐招着手与大头鱼打招呼等等。虽然图画书中的大头鱼撅着嘴巴不说话,但孩子们创编的其他小动物们的语言十分丰富,不仅传达了对大头鱼的关心和安慰,同时也巧妙地仿用了文本给出的言语表达形式,让重复式的叙事结构在自己的故事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在图画书《撅嘴巴的大头鱼》教学中,我带领孩子们主动进入大头鱼的世界,从寻找大头鱼的“特别”人手,观其形,入其心,与大头鱼和它的朋友进行多维对话;同时进行角色置换,在合作展示中再现大头鱼与小动物们相遇的场景,让生动的表演与多彩的文本有机融合;最后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模仿重复式的叙事结构进一步丰富图文的内容。整个教学流程,我以“有用”性言语表达为教学的“轴心”,充分运用看、听、说、演、写等多种手段,实现了对《撅嘴巴的大头鱼》一书图文语言的创意拓展和生动解读。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