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小学科学教师素质提升二级培训内容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葫芦岛市小学科学教师素质提升二级培训内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适合他们自己的智慧活动方式,这决定了学生学习方式也是多元的。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利用学生的长处,要力求兼顾学生的各种学习方式,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并且要用多维度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 [案例] 材料的使用与环境

教师在上“材料的使用与环境”一课时,首先让孩子们课前调查、认识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然后问:“是人造材料好,还是天然材料好?”孩子已有的社会经验告诉他们,越天然越好,所以大多数孩子认为天然的好,多用天然材料。这时,请他们看录相:森林被滥伐,水土流失,洪水泛滥,房屋、农田被淹,动物们无家可归,沙尘暴,制造一次性筷子等等。

孩子看得目不转睛,教师趁势引导孩子们:看到此情景你们想到了什么?孩子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他们认识到天然材料有限,滥伐森林有很大危害,尽可能用人造材料代替天然材料有利于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接下来继续看录相:漂亮的街道,街道两侧树上却挂满了白色垃圾;河道里倒满了垃圾,郊外垃圾场各种垃圾高如山??孩子又一次被震住了。教师及时问:你们又想到了什么?学生们认识到人造材料的滥用危害也是很大的。这时孩子头脑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天然材料好可是有限,人造材料多可又危害环境。教师及时引导:怎样合理使用天然材料和减少人造材料的污染?孩子们活跃起来:“有计划砍伐、植树;纸制品回收利用,节约森林资源;垃圾分类回收;多使用可回收或可降解塑料制品??”教师又问:我们能为减少白色污染做些什么?孩子们的积极性再一次被调动起来:“不使用也不让家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餐盒、筷子;把垃圾进行分类;帮助叔叔阿姨清理树上、河道里的白色垃圾??”

最后教师说:“同学们,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活跃、最积极的一个因素,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能对自然资源进行不合理的、过量的开发和利用,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请看同学们设计、保护下的美丽家园。”放录相:青山绿水,美丽干净的城市,垃圾山不见了,垃圾回收再加工的场面展现在眼前。孩子们个个都露出笑容。教师说: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可以看出同学们个个关注自然,关注环境。希望你们投身到保护自然的活动中,相信你们在生活中个个都是环保小模范。

点评:课前调查发展了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课堂上的讨论又使学生的语言智能得到提高,几次观看录像,吸引了善于视觉学习的孩子,最后播放的美丽家园,配上了优美的音乐,使善于听觉学习的孩子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学生们投身到关心自然、保护自然的活动中,又会培养他们的内省智能和自然智能。

2.基于人与自然、生活环境的体验感悟的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高质量的生活,但是,也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出现了物种灭绝、资源枯竭的现象。所以,首先我们应该让小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一方面,要尊重自然,珍惜自然界能够给予人类的一切,保护资源;另一方面,要关心环境,减少污染,注重生态平衡,使得人与自然能够在这个星球上长期共存。

其次,要教育孩子们珍爱生命,自然因为有了生命而精彩,让他们从小体验生命的价值。最后,让学生学会体验、欣赏自然美。

[案例] 小学生的课题研究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诞生了一项“小博士工程”,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自愿完成一项“长作业”,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某一个专题,让学生在探索中自主学习——这是“小博士”工程的初衷。 A同学对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读了许多关于动物的书,参观了“寻找迷失的世界2000年恐龙展”,动手画了40多种恐龙、19种鱼类,并标上它们的原名,身高、产地、生活习性等,装订成一本厚厚的画册,封面还写上“A出版社”。很多同学们被自己的研究成果深深吸引住了,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向老师提出了由学生自己召开一次班会。在“动物的乐园”班会上,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抢答问题,讲动物的故事,气氛热烈极了。当A向同学们展示他剪贴的 100多幅动物的照片时,同学们睁大了眼睛,不断发出“哇、哇”的惊叹声。

五(2)班同学为了完成“北京环保调研”的课题,到地处马尾沟的气象台参观,到医院呼吸科去采访。写出了几千字的研究报告。为了达到广泛交流的目的,学校组织了课题宣讲。“小博士”要向老师、同学们介绍自己研究的过程、课题的主要内容、进行课题研究的体会,并当场回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点评:对于小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研究成果,而是在这一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

然的意识和自觉性,树立了人类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在一个集体中,假如孩子们研究、探索蔚然成风,将对孩子们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设计只是一种教学构想

教学设计应该只是一种教学构想,而不是一分施工蓝图;施工蓝图要十分细致周全,不能留下任何空白死角,虽然在建设中免不了“洽商”修改的烦恼,但它毕竟要求按计划施工。教学则不然,教学设计是教师为学生规划学习过程,规划主要发生在不同学生头脑中的事情,即使教师进行了深入调查,也无法完全弄清所有学生的情况,所以,在教学中,改变甚至完全抛开事先写好的教学步骤是常有的事,而且事先设计得越具体,越周详,有可能需要改变的就越多。有些有经验的教师,甚至完全放弃了写详细的教案(如特级教师孙维刚就宣称自己十多年来从未写过教案)。当然,课前,他们在依据自己对学生知识、经验以及思维习惯、学习方式等了解的基础上,对教学进行了具体的、充分的设计与构想,从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问题,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在构想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

作为一种构想,教学设计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师在设计时以问题为核心,在问题的基础上展开讨论、阅读、讲解、点拨,然后再激发出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会留有空间,教师、学生在课堂上就有自主探究、自由发挥的机会。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关心实施步聚,环环相扣,教学设计就没有多少机动的余地(机动时间多了会无法安排),于是教学活动就会过于紧张,很难对现场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整。因此,教学设计应该向构想靠拢,教师不是工程师(他要按图纸施工),也不是电视导演(他们一般要按分镜头剧本去工作),而是节目策划,是与学生共同创造未来的人。创造是没有蓝图的,策划只抓大方向、大轮廓。

新课程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设计教学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改变教学设计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学生的发展需要面前,设计不再神圣,教学计划不再神圣,它们都可以因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而改变。从这个角度说,一位新教师,不但应该在学习、发解学生上下工夫,而且应该在提高自己的现场应变能力上下工夫。在设计教学时,多想一想可能发生的问题与可以采取的对策,是很重要的事。这种预警式的构想越多,越贴近实际,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就会越主动,在变化面前就会越应付自如。

(二)设计有效教学环境

随着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教学设计也经历了一次“革命“。特别是建构主义的兴起,对学习的本质提出了新的解释。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根据自己先前的知识对当前知识进行的积极的建构;学习是累积性的、自我调节的、目标定向的,也是情境性的和合作性的。正是由于学习产生于学习者与环境互动情况下的积极建构,因此,为学生提供(或与学生共同创造)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就成为教学设计必须解决的问题。

现代教学设计强调,教学设计者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学习环境的功能是为学习者完成学习行为提供资源、工具和人际方面的支持。其中学习资源包括各种所需的信息材料,帮助学生学习的认知和信息加工处理的工具,学生的学习空间,等等。人际关系是指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交往。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容器,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学习者能产生什么样的学习行为,得到什么样的学习成果,都是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来考虑的。学习环境对学习行为的支持。

那么,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环境应当是什么样的环境呢?钟启泉教授把它称之为使学生能够成为学习活动之主体的“应答性学习环境“(也有人称之为“相互呼应的社会环境”)。同时钟启泉教授也将它看成是一种尊重学生个性、由学生主动参与的“参与型教学”环境、“对话型教学”环境。使学生直面这种环境,学生就会直接地作用于它,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

在教学设计领域享有盛望的国际著名学者D·H·乔纳森和S·M·兰德主编的《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是将当代最新学习理论应用于学习环境设计的新探索。乔纳森从大量实践中总结出了设计有效学习环境的一些原则:

·构造仿真世界的环境,运用与学习相关的情境; ·着重于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方法; ·教师成为教练和策略分析者;

·强调概念之间的关系,提供多种表示和观点; ·教学目标应该协商而不是强加; ·评估应该成为自我分析的工具;

·提供工具和环境,帮助学生阐释世界的多种观点; ·学习活动应该由学生自我控制和协调。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