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海市闸北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09年上海市闸北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7.(4分)“死士”是本文对荆轲的认定与评价,联系全文,说说它的含义:

8.(2分)空缺处应填入的一句名言是???????????????????( ) A.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B.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C.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D.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9.(4分)划线句是一段描述性文字,联系上下文,简述其表达作用与效果。

10.(2分)作者认为,荆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凭失败而成功的人”,第一个“以承诺换生命的人”;其实,这样的人(包括传说)还有很多,请各单一例,证明这一点: A.凭失败而成功的人: B.以承诺换生命的人:

11.(4分)读完全文,你一定有一些感悟和启示。择其一点,谈谈你的感受。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6空)。(6分) 12.(1)学而不厌, 。(《论语·述而》) (2)玉不琢, ;人不学, 。(《礼记·学记》) (3)大行不顾细谨, 。(《史记·项羽本纪》)

(4)好读书, ;每有意会,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海上生明月, 。(张九龄《望月怀远》) (6)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7) ,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15题。(8分)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东晋袁宏,出身孤贫,颇能做诗。大贵族、大诗人谢尚,泛舟巡江,在牛渚偶遇袁宏,一见倾心,着力提携,使袁宏名声大振,官至东阳大守。李白有感于此,作了这首诗。 13.(2分)“怀古”是古诗词的内容类别,极为常见。请再单一例:(写出其诗(词)题、作者)

————。

14.(2分)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 A.作者夜泊牛渚,感怀袁宏和谢尚的往事遗韵,内心颇不平静。 B.首联点题。“夜”表明时间,“牛渚”是地点。

C.“斯人”指袁宏,该句意为自己不能像他那样得人赏识。 D.本诗自然、清净,全用白描手法,不用渲染、夸张。

15.(4分)联系全诗及作者生平,谈谈对“空”(忆)与“高”(咏)的解读。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8分) 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也。 .

光武即位,征拜太中大夫。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

帝尝问弘通博之士,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①,几能及杨雄、刘向父子。于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帝每燕②,辄令鼓琴,好其繁声。弘闻之不悦,悔于荐举,伺谭内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让之曰:“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而今数进郑声③以乱雅颂④,非忠正者也。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而问之。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使反服,其后遂不复令谭给事中。弘推进贤土冯翊、桓梁三十余人,或相及为公卿者。

[注]①洽闻:见多识广。 ②燕:通“宴”。 ③郑声:原指春秋时代郑国的音乐,后世称淫靡之音。

④雅颂:儒家所认为的正统音乐。 16.(4分)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征拜太中大夫( ) (2)以清行致称 ( ) (3)而今数进郑声( ) (4)不与席而让之曰( )

17.(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 B.弘闻之不悦,悔于荐举

C.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 D.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

18.(4分)把下列句子译咸现代汉语。 (1)谭见弘,失其常度 译文:

(2)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 译文:

19.(4分)宋弘举荐桓谭的原因是“ ”(用原文作答);怒斥桓谭的理由是 。(用自己的话作答)

20.(4分)宋弘对于桓谭,先“举”之,后“让”之,导致桓谭不被皇上再用。这一“举”一“让”之中,表现了宋弘怎样的品性?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6分)

(1)学者只事事留心,一毫不肯苟且,德业之进也,如流水矣。不动气,事事好。 (2)心放不放,要在邪正上说,不在出入上说,且如高卧山林,游心廊庙,身处衰世,梦想唐虞①,游子思亲,贞妇怀夫,这个是放心否?若不论邪正,只较出入,却是禅定②之学。

(3)或问:“放心如何收?”余曰:“只君此问,便是收了。这放收甚容易,才昏昏便出去,才惺惺③便在此。”

[注]①唐虞:指尧舜,唐虞之世,即为太平盛世。 ②禅定:佛家精心凝坐,冥想玄理的修养功夫。

③惺惺:机警、警觉。

21.(3分)这是有关“心”的三段文字。选出文中三个关键字,概述每段内容:(1)——心; (2)——心; (3)——心。

22.(4分)简析第2节划线处的表达效果。

23.(2分)选出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做学问的人要事事留心、一丝不苟,这样才能有长进。 B.“放心”与“收心”,关键在于“正邪”(道德),不在于信仰。 C.心的放与收,是件很容易的事,对此要保持高度的警觉。

D.文中的“心”,既是指人的重要的生理器官,又指人的思想、情感。

24.(3分)作者一方面强调“事事留心”,一方面又说“不动气”,要“收心”,这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25.(4分)有人说,“心”是一个博大的世界,尚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索、解决。对此,请就一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写 作 (70分)

26.请以“答案”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09届闸北区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语文抽查试卷参考答案

阅 读(80分) (一)(14分)

1、婴儿能对他人的痛苦产生的厌恶感。 2、badc

3、前者偏重理性思考:后者为情感战胜了理智。情感是道理的来源。 4、B、D 5、(言之成理即可) (二)(18分)

6、《战国策,燕策》,《刺客列传》

7、要点:(1)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集中体现在死亡上; (2)将人格、承诺、友谊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3)土为知己者死; (4)舍生取义(答对其中三点得满分:对一点1分;对两点3分) 8、D

9、作用:突现荆轲悲壮的形象,预示其悲壮结局。效果:如蒙太奇镜头,山近及远,由人及物,营造了一种强烈的悲剧氛围(意思对即可)

10、A、屈原、文天祥、谭嗣同等 B、尾尘、季布、侯赢等 11、要点:感由来源于本文; 言之成理。 (三)(6分)

12、(1)诲人不倦 C)不成器;不知道 (3)大礼不辞小让 (4)不求甚解;便欣然忘食 (5)

天涯共此时 (6)秋水共长天一色 (7)小荷才露尖尖角 (四)(8分)

13、例:《金陵怀古》许浑 《赤壁怀古》苏轼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等。 14、C

15、“高咏”意为自己也有袁宏的诗才与才干,“空忆”为作者怀才不遇、无人赏识。“高”与“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表达了作者怀瑾握瑜却壮志难酬的一腔愤慨之情。(意思对即可) (五)(18分)

16、(1)授官 (2)清廉、清白(3)屡次、多次 (4)责备、怒斥 17、A

18、(1)桓谭看到宋弘,改变了常态(很不自然)。(2)我举荐桓谭的原因,是希望他用忠诚、正直的心来引导皇上。

19、“桓谭才学洽闻”;多次演奏淫靡之音,误导皇上。20、举荐桓谭,为国选才,恪尽职守;怒斥桓谭,为国排忧、不徇私情。 (六)(16分)

21、(1)“留”(2)“放”(3)“收” .

22、句式整齐、语势强烈,运用了对偶、排比等辞格;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并为观点提供了较充分的事实依据。 23、D

24、不矛盾。“事事留心”是对求学者的基本要求,惟有如此,才能保证在品德与学业上有长进,“不动气”强调的是客观、理性,不能感情用事,以免影响对“事”的把握与思考。“收心”主要针对品性(“德”)而言,如有邪恶之念,当即“收心”;此外,还有“静心”之意。 25、略。 写 作(70分)

26.参照上海市2008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