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合集3套┃2019届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第二次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试卷合集3套┃2019届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第二次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一个血红素分子由_____个原子构成。

(2)求血红素分子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最简整数比) 解析:75 1:2 【解析】 【详解】

(1)一个血红素(分子式是C31H32N1FeO1)分子由31+32+1+1+1=75个原子构成。

(2)血红素分子(分子式是C31H32N1FeO1)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32):(16×1)=1:2。 故答案为:

(1)75;(2)1:2。

19.写出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或题目所要求的化学符号. (1)2Cl (2)2个氮分子 (3)Al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 解析:(1)两个氯原子;(2)2N2;(3)铝离子;(4)【解析】

试题分析:(1)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Cl表示两个氯原子.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Al3+可表示铝离子.

(4)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1价可表示为: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20.水和以水为溶剂制成的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市售的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饮料罐使它们混合,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 烧碱 B 食盐 C 硝酸铵 D 生石灰

(2)如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21

21

3+

O.

O.

①对A物质来说,a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t1℃时,140g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可用图上的________点表示。 ③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④若将d点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物质。 (3)很多新型汽车使用铅酸蓄电池作为主要动力来源,避免了尾气的排放。某铅酸蓄电池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若用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该稀硫酸,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解析:C 在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 g b A>B>C C 500 【解析】 【详解】

(1)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中,溶于水能够使溶液温度升高的物质有生石灰、氢氧化钠、浓硫酸,能够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有硝酸铵,故填C。

(2)①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所以a点的意义是在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 g,故填在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 g;

②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 g,所以t1℃时,140 g A的饱和溶液正好是曲线上的a点,将其升高温度到t2℃,就是从a点水平向右运动到t2℃,所以是图上的b点,故填b; ③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100%,由图可知,在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100g?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所以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故填A>B>C;

④由图可知,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若将d点温度下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A、B饱和溶液会有晶体析出;由图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若将d点温度下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故填C。 (3)设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X,则200 g×98%=(200 g+X)×28%,X=500 g,故填500。 三、推断题

21.A、B、C是硝酸银溶液、氯化铜溶液、铁粉中的某一种,还有一种固体单质X,它们有如下反应和转化关系(连线表示能反应,箭头表示能转化),且A与C是置换反应。试回答: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