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长沙市一中2016届高三月考试卷(六)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炎德英才大联考长沙市一中2016届高三月考试卷(六)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单项选择题

CAA DBC DBB 7-1

周文王、武王兴起(于)丰、镐而称王,现在费城虽小,或许差不多吧! (王、傥、庶几各1分,省略句1分,句意通顺1分) 7-2

君子有过错就用诚恳朴实的态度来道歉,小人有了过错就用花言巧语来谢罪。 (谢、质、文各1分,状语后置1分,句意通顺1分) 8

萧瑟、冷清、朦胧、宁静2分

在傍晚时分,作者看到桔红的秋叶飘落得满阶都是,一派秋天的萧瑟; 紫菊的香气飘散在庭户中,人们嗅到了秋天冷清的气息;

夜晚中烟雨笼罩天地,无声无息,只觉眼前一片迷蒙,伸手触之,让人倍觉秋寒深重; 新雁飞过,发出嗈嗈的和鸣声,如悲凉的呜咽,反衬出秋天的宁静。 红叶、紫菊香、烟雨笼、新雁鸣等意象营造出了悲凉的气氛3分 点出特点2分,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意思对即可 9

相同点:两首词都有直抒胸臆,直接点出愁情2分 不同点:本次借景抒情,通过描绘“红叶”“晚烟”“细雨”“新雁”等引人怅恨的秋日凄凉景象,点染“暮”、“咽”等情状,自然引出“愁恨年年长相似”的愁叹。而且还将愁情与往年的进行对比,以对比来抒情。2分

《虞美人》的结尾两句则借助比喻抒发愁情。将满腔愁情比作向东流逝的一江春水,化虚为实,以春水的汪洋恣肆来比喻愁之多,以春水的长流不息来比喻愁重难消。2分 (点出手法并结合词句分析各2分) 10-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0-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1-1C3A2D1 11-2

从情节结构来说,小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小鸟是整个故事情节的出发点,小鸟的离去改变了老办事员的生活,直接导致他的离职,也才有了后面的故事发生。2分

同时,小说以小鸟来到学院开始,又以小鸟飞过废墟结尾,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紧凑而又意味深长。2分

从主题表现来说,小鸟丰富深化了小说主题。小鸟的到来和离去影响到了个人和社会,揭示了小说的主题。2分 11-3

小鸟唱着歌飞过,传达的是一种欢乐之感,大楼变成一堆废墟,暗示了一种荒凉之感,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夸张地呈现了故事的结局,有喜剧效果。3分 一只非常小的鸟儿使得一栋学士院大楼变成了废墟,一小一大的对比,寓意着一个小小的因素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变化,让人有震撼之感。3分 11-4

小说主题概括:

人不能陷入一种单调而固定的生活模式中,否则将无法面对生活中的一点小小的变故。

一只小小的鸟儿引发的蝴蝶效应提醒我们应该注重生活中的小事,在生活中要注意细节的作用。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要以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深入表象之下,发现深层粗的漏洞,及时补救,才能阻止最坏的结果出现。 4分,任答2点即可。 启示:略 12-1 B3D2C1

12-2尝试做条件许可范围内的工作,如翻译马克思的论文、德国短篇小说等。

把握一切机会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学养,如去旁听汤用彤先生和周祖谟先生的课。 在有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如开展中印文化关系史和比较文学史的研究。 12-3

叙述视角不同

材料1用第一人称,材料2和材料3用第三人称客观叙述。 内容侧重点不同

材料1侧重继续他自己在学术上的探索,寻找学术研究的新方向;

材料2侧重通过和鲁迅、钱钟书的比较说明季羡林的学习成果主要是靠主观努力取得的; 材料3侧重继续季羡林创办东语系的情况。 写作意图不同

材料1为自传,更多展现传主内心世界、心路历程;

材料2和材料3为他传,侧重于客观叙事,目的是真实还原传主的经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2-4

精神品质:

执着,不辍研究。受到客观条件限制不能继续进行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就做翻译工作,就开展中印文化关系史和比较文学史研究。 勤奋好学。

始终坚持学习,丰富学养,把握时机学习魏晋玄学和中国音韵学。

谦虚,以能者为师。虽身为系主任,却不因周祖谟先生只是个副教授而轻视他,主动向他学习。

敢为人先,探索学术新路径

面对学术上的困境没有止步,另辟蹊径,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新的研究。 无私奉献,培养后辈学者。

担任北大东语系主任近40年,使东语系发展壮大,培养了大批一流的东方学者和数十名驻外大使。

6分,1点1分,2点3分,3点5分,4点可得满分。 启示:

成功来自于勤奋和执着

积极面对困难,只要努力,就能找到出路 能者为师,谦虚向别人学习

不管家庭出身等客观条件如何,只要后天主观努力,就有可能取得成功。2分。 16

用规矩法则来约束自由行为的活动。(关键词 规矩法则 约束 自由行为) 使本来牵强笨拙的变为自然娴熟的。(关键词 使牵强 变得 自然娴熟)

对于所习得的活动有运用自如之乐。(关键词 运用 乐趣)

17-1从学前到高中阶段,随着教育阶段的提升,教育支出所占比例也随之增加。

尤其在高中阶段,教育支出比例最高。 在大学阶段后,教育支出的比例有所下降。 每点1分

17-2说明家庭重视教育。

说明家长对孩子高考的期望很高。 说明现代大学生对学习重视。 每点1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