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山东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非金融性质的企业。全能银行模式打破了商业银行之间的界限,使得金融机构可以为众多客户提供更广泛的金融服务。[4]

2.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控股公司,是指通过控有其他公司的股份,从而达到掌握其他公司经营行为目的的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是指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其分公司的一种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根据总公司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和事业型金融控股公司。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是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这种控股公司的总公司没有自己的事业,是公司经营战略的决策部门,对控股公司的经营管理是总公司的事业。这种经营模式使得母公司可以专注于公司整体战略管理,大大提高了整个金融集团的资本运作效率。 3.事业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事业型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公司拥有自己的事业。除此之外还通过持有其他领域的子公司的股份,来管理掌控子公司的经营行为。在这种模式下,各企业按约定比例相互参股,在不改变主营业务的同时,相互进行业务合作,资源共用以实现混业经营。事业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介于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和全能银行模式之间的一种模式。

(三)混业经营特点

混业经营具有很多优点。首先,混业经营增强了银行业对金融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并能分散、降低风险。从单个金融机构看,由于混业经营实质就是多元化经营,因而具有分散和降低风险的特点。其次,各项业务的不断开发,为银行综合性混业经营的金融衍生品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多元化投资组合,使得银行的部分损失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盈余来弥补,有利于提高其经营效益,使银行的经营更加稳定。银行通过内部业务综合交错,能提高效率,特别是针对大客户时,降低成本更为明显,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竞争力;此外,混业经营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客户的金融、信贷和其他重要信息,减少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避免缺乏信息的经营者盲目判断,从而增加交易成功的几率,提高了经营的效率。也可根据顾客的需要或经营的需要进行创新,提高银行的创新能力和

2

山东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金融服务能力;最后,对政府而言,混业经营可以简化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提高经济效率。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能力加强,可以提高政府的调控能力。

但是,混业经营也存在很多问题。混业经营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降低了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容易导致风险在整个金融系统内传播;此外,银行大量的资金投入股市,容易在放大现实经济在虚拟经济市场中的发展速度,造成虚假的“泡沫经济”;我国金融机构产权制度尚且不明晰,自律能力弱,实行混业经营会使资金在运用上无法实现风险与收益对等;经营多种业务,增加了银行的管理难度。业务范围过宽,使银行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激烈竞争,为设法巩固银行在每一领域的地位,管理与风险控制将更加复杂,需要大量的资源;另外,在混业经营模式下,各种商业银行、证券业务等集于一体,容易导致金融业的垄断,对经济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同一机构内从事存贷款、证券承销、共同基金、业务咨询、商业银行与保险等业务部门之间有着潜在的利益冲突。[5]

4

尽管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混业经营的所带来的好处也日益显著,而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看,金融业混业经营必是大势所趋。

二、国外金融业混业经营

(一)美国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多品种业务的互相渗透正在逐渐扩大,出现了多种行业混业经营的模式。特别是美国金融业,虽然经历了60多年的分业经营,但在1999年又重新走上了混业经营之路。

1.美国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变革过程

20世纪30年代之前,美国的金融业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各机构内部监管机制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健全,但由于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上的相关性,各种业务之间品种通过相互渗透而使金融业处于混业经营的状态。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使美国股市暴跌。与此同时,伴随着大量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倒闭,国家信用体系遭到严重破坏。随后的调查结果是:银行的大量资金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证券行业,是悲剧形成的主要原因。于是人们将罪

3

山东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责归于混业经营。为了保护银行体系正常运转,稳定经济状况,政府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和《1933年银行法》,明确规定了分业经营的原则,法案禁止银行包销和经营公司证券,只能购买由美联储批准的债券,将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严格地划分开来。

到20世纪 70年代中期,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局面稳定而完善。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科技发展更加迅速,使得国际资本流动更加迅速,极大创新丰富了金融产品。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开始逐步放宽对银行从事证券业的限制。1999年初,美国信孚银行被德意志银行以1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成为当时在美国的最大的外资银行。信孚银行被收购后,作为一个全能银行不再受分业体制的限制,它使得美国政府重新考虑分业经营的利益得失。[6]1999年,美国通过了《金融现代化法案》,被外界普遍认为是金融史上一次最重大的金融制度创新,彻底拆除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法律限制,从此美国走向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道路。

从美国金融业由混业经营到分业经营再到混业经营的历史中可以看到:将混业经营付诸实践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美国在经过69年的分业经营后重新走上混业经营的道路,说明他们的金融业混业经营是比较稳健的,是在不断借鉴历史教训和经验的前提下,顺应全球经济趋势而有序发展的。[7] 2.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启示

中国可适当借鉴美国经验,构造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金融市场自由竞争格局,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来突破金融业发展的桎梏。在不断吸取历史教训和逐步积累经验的同时,稳步而有序的走向混业化经营道路。 (二)德国 1.一直实行混业经营

德国金融业长期以来一直实行混业经营,而全能银行在其国民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8]由于不受金融业分业经营的限制,全能银行不仅能够从事保险、证券等各项金融活动,为客户提供短期贷款、资产组合管理等综合性服务,而且还可以对非金融性质的企业进行投资。

德国全能银行制度最早出现于20世纪中期,即德国工业化经济迅速发展时

4

山东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期,银行既从事传统的信贷活动,也从事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发行业务,为客户融资提供全面服务。这样的金融服务对于正在迅速扩大的行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电气、钢铁、机械和等急需大量资金的行业更是如此。德国银行的这些特殊特点,是德国工业化经济迅速增长的基础,同时也为银行业快速扩张提供了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综合性的全能银行得以建立,在德国扮演着重要角色,推动了经济发展。

德国全能银行是德国工业全面发展的结果。二战期间,德国银行业遭到严重破坏。直到1950年,西德地区的银行业才得以初步恢复,持续着金融业混业经营道路。[8]德国统一后,为了使东部的银行能够满足市场自由竟争机制,政府对东部原有银行进行了重组。从而彻底废除了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引入市场自由竞争机制,建立了全能银行制度。

二战后,德国政府保护竞争、限制垄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使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是经济史上的奇迹。德国经济成就和其独特的全能银行模式是密不可分的。 2.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启示

实践证明,分业经营无论从竞争还是监管机制都存在很大缺陷。而全能银行能够引入竞争机制,强化风险管理。伴随着客户对金融产品的多样化要求,国家金融监管当局应逐步放宽对金融业分工的限制,金融业混业化经营必将是大势所趋。 (三)英国

1.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

历史上,英国金融业长期实行分业经营制度。但与其他国家不同,英国的分业经营受法律约束。英国的法律并不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保险等其他金融业务。不同行业间的明确分界是整个金融业竞争和自我约束的结果。而这种分业经营的惯例却得到了英格兰银行等监管部门的全面支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金融机构不仅种类多样,而且有着详细的分工。但是,两次世界大战使得英国的元气大伤,金融业也急速衰退,被以美国为首的其他发达国家远远甩在了后面。

为此,英国政府实施了“竞争与信用控制”政策,鼓励银行业在更广泛的

5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