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整理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制依赖性强;池体容积较大

10.二沉池的功能和构造与一般沉淀池有什么不同?在二沉池中设置斜板为什么不能取得理想效果?

答:二沉池的功能要考虑固液分离和污泥浓缩的要求;

二沉池的构造可与污水处理厂的初沉池类似,可以采用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但在构造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二沉池的进水部分要仔细考虑,应使布水均匀并造成有利于絮凝的条件,使污泥絮凝结大。

(2)二沉池中污泥絮凝体较轻,容易被水挟走,因此要限制出流堰处的流速,可在池面设置更多的出水堰槽,使单位堰长的出水量符合规范要求,一般二沉池出水堰最大负荷不大于1.17L/(s·m)。

(3)污泥斗的容积,要考虑污泥浓缩的要求。

(4)二沉池应设置浮渣的收集、撇除、输送和处置装置。

斜板可以提高沉淀效能的原理主要适用于自由沉淀,但在二沉池中,沉淀形式主要属于成层沉淀而非自由沉淀

2.试述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

答:生物膜法是使细菌和菌类一类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殖,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为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摄取,污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自身也得到繁衍增殖。

3.比较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优缺点。

答1:生物膜法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宜于固液分离,且没有污泥膨胀现象;能够处理低浓度的污水;与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相比,生物膜处理法中的各种工艺都是比较易于维护管理的而且像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等工艺,还都是节省能源的,动力费用较低,去除单位重量BOD的耗电量较少。 答2:普通活性污泥法工作流程

优点:BOD和SS去除率高,可达90%-95%,适于处理要求高,水质稳的废水. 缺点:对水质变化适应差;实际需氧前大后小,使前段氧少,后段氧余;曝气池容积负荷低,占地面积大,基建费高. 改进: 阶段曝气:克服前段氧少,后段氧余缺点,曝气池容积减少30%.完全混合:承受冲击负荷强,适应工业废水特点,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泥负荷高,需氧均匀,动力省;但连续出水时,水质不理想,污泥胀.延时曝气:低负荷运行,池容积大,耗时长,积污水和污泥处理于一体,污泥氧化彻底,脱水迅速,无臭,水质稳定,受低温影响小.但池容积大,曝气量大,部分污泥老化.适于处理要求高,不便于污泥处理的小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 废水→初沉池→二沉池 →生物滤池→出水 生物膜法工作流程 2.生物膜法

优点 ★生物膜对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稳定性好;★无污泥膨胀,运转管理方便;★生物膜中生物相丰富,生物种群呈一定分布; ★有高营养级别微生物存在,产能多,剩余污泥少;★自然通风供氧,省能耗. 缺点★运行灵活性差,难以人为控制;★载体比表面积小,设备容积负荷小,空间效率低;★处理效率差,BOD去除率约80%左右,出水BOD 28mg/l(活性污泥法BOD >90%,出水14mg/l).

10.某工业废水水量为600 m3/d,BOD5为430 mg/L,经初沉池后进入高负荷生物率池处理,要求出水BOD5≤30 mg/L,试计算高负荷生物率池尺寸和回流比。 :

11.某印染厂废水量为1000 m3/d,废水平均BOD5为170 mg/L,COD为600 mg/L,试计算生物转盘尺寸。

12.某印染厂废水量为1500 m3/d,废水平均BOD5为170 mg/L,COD为600 mg/L,采用生物接触池处理,要求出水BOD5≤20 mg/L,COD≤250 mg/L,试计算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尺寸。

第14章

1、 稳定塘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好氧塘:好氧塘的深度较浅,阳光能透至塘底,全部塘水内都含有溶解氧,塘内菌藻共生,溶解氧主要是由藻类供给,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适用于低有机物浓度污水。

兼性塘:兼性塘的深度较大,上层是好氧区,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大气复氧作用使其有较高的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中层的溶解氧逐渐减少,称兼性区(过渡区),由兼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下层塘水无溶解氧,称厌氧区,沉淀污泥在塘底进行厌氧分解。适用于富含N,P等营养物质及一些难去除的有机污染物的污水。(占地面积大)

厌氧塘:厌氧塘的塘深在2m以上,有机负荷高,全部塘水均无溶解氧,呈厌氧状态,由厌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净化速度慢,污水在塘内停留时间长。适用于高温高有机物浓度的污水。

曝气塘:曝气塘采用人工曝气供氧,塘深在2m以上,全部塘水有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污水停留时间较短。

深度处理塘:深度处理塘又称三级处理塘或熟化塘,属于好氧塘。其进水有机污染物浓度很低,一般BOD5≤30mg/L。常用于处理传统二级处理厂的出水,提高出水水质,以满足受纳水体或回用水的水质要求。

1、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工艺类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慢速渗滤系统:慢速渗滤系统的污水投配负荷一般较低,渗流速度慢,故污水净化效率高,出水水质优良。

快速渗滤系统: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高效、低耗、经济的污水处理与再生方法。适用于渗透性能良好的土壤,如砂土、砾石性砂土、砂质垆坶等。污水灌至快速滤渗田表面后很快下渗进入地下,并最终进入地下水层。灌水与休灌反复循环进行,使滤田表面土壤处于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状态,依靠土壤微生物将被土壤截留的溶解性和悬浮有机物进行分解,使污水得以净化。

地表漫流系统:地表漫流系统适用于渗透性的黏土或亚黏土,地面的最佳坡度为 2%~ 8%。废水以喷灌法或漫灌法有控制地在地面上均匀地漫流,流向设在坡脚的集水渠,在流动过程中少量废水被植物摄取、蒸发和渗入地下。地面上种牧草或其他作物供微生物栖息并防止土壤流失,尾水收集后可回用或排放水体。

湿地处理系统:湿地处理系统是一种利用低洼湿地和沼泽地处理污水的方法。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种有芦苇、香蒲等耐水性、沼泽性植物的湿地上,废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过程中,在耐水性植物和土壤共同作用下得以净化。

地下渗滤处理系统:地下污水处理系统是将污水投配到距地面约0.5m深、有良好渗透性的底层中,藉毛管浸润和土壤渗透作用,使污水向四周扩散,通过过滤、沉淀、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等过程使污水得到净化。

7、人工湿地系统设计的主要工参数是什么?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土地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参数为负荷率。常用的负荷率有水量负荷和有机负荷,有时还辅以氮负荷和磷负荷。

要考虑的问题是:土壤性质、透水性、地形、作物种类、气候条件和废水处理程度的要求。

第15章

1.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 (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化学过程,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即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联合作用完成。

3、 试比较现有几种厌氧处理方法和构筑物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答:几种厌氧处理方法和构筑物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如下表: 方法或反应器 适用条件 在一个消化池内进行酸化,设备简单 传统消化法 甲烷化和固液分离。适用于小型,低投入系统。 厌氧生物滤池 微生物固着生长在滤料表面,适用于悬浮固体量低的污水 用沉淀池分离污泥并进行回流,消化池中进行适当搅厌氧接触法 拦,池内呈完全混合,能适应高有机物浓度和高悬浮固体的污水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两相厌氧处理法 消化和固液分离在一个池内,微生物量很高,适用于高负荷污水 酸化和甲烷化在两个反应器进行,两个反应器可以采用不同反应温度 运行稳定 负荷高;总容积小,能耗低,如设计不善,污泥不需搅拌 会大量消失,池的构造复杂 能承受较高负荷,耐冲击,设备较多,运行操作较复杂 设备简单,能承受较高负荷,出水悬浮固体低,能耗小 能承受较高负荷,有一定抗冲坝子负荷能力,运行较稳定,不受进水悬浮固体的影响;出水悬浮固体低 负荷高时污泥会流失,设备较多,操作要求较高 优点 缺点 反应时间长,池容积大;污泥易随水流带走 底部易发生堵塞,填料费用较贵 6、某地区设计人口为80000人,人均日污水量为100L,污泥含水率为95%,试估算完全混合污泥消化池的有效容积。

解:设采用厌氧消化法,消化时间为0.5天,则V=Qt=80000*0.1*0.5=4000m3

第16章

3、化学混凝法的原理和适用条件是什么?城镇污水的处理是否可以用化学混凝法,为什么? 答:原理:混凝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coagulant),破坏胶体的稳定性,通过压缩双电层作用、吸附架桥作用及网捕作用使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微粒聚集(aggregation)成较粗大的颗粒而沉降与水分离,使废水得到净化。

适用条件:废水中有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微粒,这些颗粒用自然沉降法很难从水中分离出去。

城镇污水处理不适合用化学混凝法,因为要不断向废水中投药,经常性运行费用较高,沉渣量大,且脱水较困难。

4、 化学沉淀法与化学混凝法在原理上有何不同?使用的药剂有何不同?

答:化学沉淀法是向废水中投加化学物质,使与废水中的一些离子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的沉淀物而从水中析出,以达到降低水中溶解污染物的目的。而混凝法是通过混凝剂使小颗粒及胶体聚集成大颗粒而沉降,不一定有化学反应发生。

化学混凝法使用的药剂主要是混凝效果好;对人类健康无害;价廉易得;使用方便的无机盐类和有机高分子类混凝剂或助凝剂。而化学沉淀法主要是投加有氢氧根、硫化物、钡盐等能与废水中一些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物的化学物质。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