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专题一教师职业与教师职业道德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从社会角度看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劳动者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并获得相应的报酬。

教师职业:教师职业是指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人

的能力和思想品德为目的的一种职业。

教师职业形成的前提是学校教育的存在,传授知识是教师的职业责任。 教师职业形成的基本条件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教师职业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体现。

教师职业的特点:

(一)社会性

首先,教师的劳动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各个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标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传授,进行思想道德和灵魂的塑造,将他们培养成为各个时代、各个社会、各个阶级所需要的人才。

其次,教师职业劳动要达成其目的,离不开社会这一大系统,要借助社会各方力量方能顺利实现。 (二)复杂性

教师劳动任务的完成,必须要通过复杂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加之教育对象的多变性和差异性,加大了教育劳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三)规范性

首先学生模仿力强,可塑性强,教师是一个活的形象,要不断地为学生做示范。 其次,一个优秀学生或合格人才的培养,是许多个劳动过程的相互结合和连续劳动的结果,教师的每一个具体劳动过程不能简单机械地因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中断。 (四)创造性

教师要通过其劳动将学生培养为能履行各种社会职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有用的人,就需要教师在教育劳动中艰苦工作,积极实践,科学地、灵活机动地运用教育理论,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在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 (五)长期性

教师的劳动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过程。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往往是在劳动对象进入社会作出贡献后才能最终体现出来。 教师劳动的价值,不以物的形式存在,而以潜在的能力形式和一定的道德品质依附于受教育者身上。

教师的劳动重在开发人的智能,促使潜在的劳动力向现实劳动力转变,特别是现代化生产要求劳动者必须有适应开拓创新、科学经营和管理的能力。 教师的劳动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塑造人才,全面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巨大的人力资源。

教师职业的作用:

(一)发展人类文明,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教师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是探索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先导,是人类通向文明

的桥梁。

教师承担着培育新型劳动者后备军的任务。 (二)开发人类智力资源,使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

教师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就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维,帮助学生端正思维方法,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三)培养合格人才,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发展

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和言传身教来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思想和品德,锻炼学生意志,指导学生的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总和。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一)责任性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为社会培育人才。 (二)典范性

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明显标志。 (三)特色性

教师是培养新一代的园丁,是铺路石,是人梯。 (四)继承性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教师的职业劳动和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引申出来的,是教师在长期的教书育人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

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一)对教师起调节和教育作用

首先,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具有调节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从“应当怎样”和“不应当怎样”的外在尺度和内部的“命令”来规范教师的言行,指导教师牢记社会和人民赋予的任务,教好书、育好人。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具有教育作用。 (二)对学生起榜样和带动作用

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教师是他们直观的、活生生的榜样。 教师的带动作用包括榜样作用、纽带作用和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作用。 教师还是党和国家与学生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三)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作用

第一,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促进作用。 第二,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推动作用。 第三,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生活发挥着广泛的影响作用。

专题二 教师职业道德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

1、教师职业理想 2、教师职业纪律 3、教师职业技能 4、教师职业作风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职业纪律是职业劳动者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职业技能,是指从事一点职业的人应当具备的技术和能力。 教师职业技能集中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

职业作风就是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一、调节功能

(一)教师职业道德需要调节的几种关系

1.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 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3.教师与其他人的关系 (二)教师职业道德调节功能的特殊性

教师职业道德在调节教师行为的过程中,是以评价和命令来把握现实的。 调节功能是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以及传统、习惯的力量来实现的。

二、教育功能

(一)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功能的具体表现

教师的一言一行,从道德品质到每一个生活细节,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示范效应 (三)教师职业道德对不同阶段学生的教育作用

三、促进功能

教师不仅是学生道德的启蒙者和设计者,同时也是全民道德的促进者。 1.教师通过培养的学生影响社会道德发展

2.教师通过亲自参加社会活动影响社会道德进步

3.教师通过个人的道德品质影响自己的家庭、朋友、邻里道德变化

专题三 教师职业道德的继承与创新

怎样认识教师职业道德的继承与借鉴?

一、继承中国优良教师职业道德传统

(先秦孔孟荀;汉唐宋明清董仲舒、韩愈、朱熹、王夫之等;近现代盛宣怀、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李大钊、陶行知、徐特立等)

(一)先秦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传统 孔子较早提出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1.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

2.提出“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的教育原则,并强调教师道德威信。 3.主张以仁为做人的最高道德标准 4.要求教师关心学生、热爱学生 孟子

对学生要有问必答。

十分重视教师的言行一致。 教师要以身作则。

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和培养人才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荀子

重视教师的作用,把教师看得比礼还重要。

教师要有尊严和威信,有丰富的经验和崇高的信仰,要能循序渐进,讲学的逻辑思维性强,要能精通细微的道理而加以发挥。

(二)汉唐宋明清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 汉代·董仲舒

教师的道德责任在于良好风俗,防止奸邪。教师语言要简洁明了,通俗形象。言语要恰到好处,一言一行犹应善处,不能掉以轻心。

唐代·韩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 宋代·朱熹

重视教师躬行实践,强调“知行合一”。 主张教师要“立志”、“主敬”、“存养”、“省察”。 明清·王夫之

教师担负着“正人心”的重任,所以选择教师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人心道德。 教师要教人学问,必须先教人立志,而且教师本人就应有崇高的志向和高尚的道德。 教师还必须勤奋好学,掌握渊博的知识。 (三)近现代的教师职业道德

盛宣怀认为,教师道德立与废,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提高教师的道德品质,要从师范生的培养开始。

康有为在《大同书》里描绘了理想世界教育制度的蓝图,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具体的规定。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和作用。

梁启超特别重视教育。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新民”。要求教师自觉认识肩负的职责,热爱本职工作。强调教师献身教育事业,把教师职业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

蔡元培首创公民道德教育,把孔孟传统伦理观念与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联系在一起,作为师生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他要求严厉治校,对师生的品行提出较高的标准。

李大钊第一次就教师与民众的关系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要求。 陶行知强调教师要向人民大众学习,做人民的朋友。 徐特立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五个方面要求。 中国传统教师职业道德精神

第一,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社会作用的某些思想和观点。

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对道德的尊重和对道德价值的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传统美德。

孔子要求人们立志于道,据守于德。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