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数,先把整捆和整捆相减,也就是先要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把整十数相减,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⑵指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①把35分成30和5

②先算30-20=10(即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先相减) ③再算10+5=15(即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⑶学生互相叙述计算过程:先算30-20=10,再算10+5=15,所以35-20=15。 ⑷反馈练习:“做一做”第2题,注意叙述计算方法。

4.比较两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方法,请同学们结合例1的两题,试着说一说计算方法。

第5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4.继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5.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退位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导入 1.口算:

12-7= 20+4= 35-3=

2.学生完成口算练习后,师生根据口算,回顾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强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⑴设疑导入: 引入:刚才同学们回顾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你们能不能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做一做这道题呢?教师出示例题。(板书:36-8=) ⑵操作探疑: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位同学拿出三捆小棒表示3个十,再拿出6根小棒,表示6个一,在课桌上摆好。

从这些小棒中要去掉8根小棒,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同桌可以互相议一议,说说你是怎么摆的?怎么想的?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

导。

⑶解疑明理:

指名说说学生的操作过程,然后依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演示,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回答。

先摆三捆小棒和6根小棒,单根小棒不够8根,就得把一捆小棒打开,变成10根。 打开的10根小棒和原来的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单根小棒。从16根单根小棒中减去8根,还剩8根,和剩下的两捆小棒合起来就是28根小棒,所以,36减8应该得28。 ⑷归纳算法:

①引导学生对照黑板上的操作过程议一议:算式中的36应该先怎么办?再干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6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拿出1个十,也就是10个一,与个位上的6合起来,然后用16减去8得8,再把8和剩下的2个十加起来。 ②学生回答计算过程,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③师生回顾学习过程,强化口算方法。 2.反馈练习。(投影出示,师生共同完成) 3.看教科书:并完成“做一做”第2题。 三、全课小结

小结时启发学生找出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以前学的不同之处,教师点明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板书:退位)

第6课时 小括号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 算顺序。

2.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3.能准确判断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4.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 判断地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铺垫导入 1.直接说得数。

15-6= 17-8= 5+4= 8+4= 5+6= 11-4=

2.说说14-8-3、8+6-7、15-7+5的计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减两步式题。 2.教学例3。 ⑴出示例题:

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⑵同学们拿出圆片,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摆一摆。

想一想: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 ?把2个和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 去掉5个,还剩5个。 ?样列算式呢?板书:“10-2-3=”“10-(2+3)=” 第一种算法:先算10减2,再减3。

第二种算法:计算中要先计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时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板书课题:“小括号” 3.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 4.引导学生计算。

10-2-3= 先算10-2=8,再算8-3=5。(板书结果) 10-(2+3)= 先算2+3=5,再算10-5=5。(板书结果) 三、全课小结

1.提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师生共同总结: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板书)

3.教师指出:这个括号与前面的填括号的题不同,如5+( )=11是要在括号里填一个数6,而10-(2+3)括号里给出了数和加号,说明是要先算2+3=5。

第7课时 连加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 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 序,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连加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用连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2.提问:他们在做什么呢? 二、新知

1.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板书。

3.怎样求一共折了多少个星星呢?

4.学生讨论、汇报,教师板书:6+6+6=18。并揭示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用连加解决问题”。

5.这道题为什么是用连加的方法来解决呢? (学生发言,说自己的想法) 6.拓展应用:课本第77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八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1.提问:你今天都学到了什么? 2.师生共同总结。

第8课时 连减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 确运用连减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看昨天的三个小朋友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好吗? 二、新知

1.出示课本主题图。

2.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怎样求可以装满几袋呢?是不是能全部装完? (1)学生讨论交流。 (2)汇报每次都减去9。

(3)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用连减解决问题”。 5.这道题为什么是用连减的方法来解决呢? (1)学生发言,说自己的想法。 (2)板书:28-9-9-9=1 (3)提问:说明什么呢? 6.验证做法。

(1)提问:我想知道这样做对吗,可以怎样验证呢? (2)小组讨论。

7.拓展应用:课本第78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八第3、4题。 四、课堂小结

1. 提问:今天你都学到了什么? 2.师生共同总结。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