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6 文言文 八上《观潮》(讲练)(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6 文言文 八上《观潮》(讲练)(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文言文

八上—《观潮》

一、文学常识

《观潮》选自《武林旧事卷三》,作者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文学家,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着数十种。其词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二、重点字词 【重点词语】 方,当……时。 出,发、起。 海门,浙江入海口。 仅,几乎,将近。 际天,连接着天。 沃,用水淋洗。 每岁,每年

艨艟(méngchōng),战船。 尽,穷尽。

五阵,指两、伍、专、参、偏五种阵法。

骑,马。 弄,舞动。 标,树立、举。 ⑥略,一点儿 舸(gě),船

泅,泅水。 披,披散。 文,动词。 溯,逆流。 鲸波,巨浪。

万仞,形容浪头极高,不是实指。 腾,翻腾 江干,江岸。

珠翠罗绮,泛指妇女的首饰和游人的华丽衣服。

溢目,满眼。

倍穹,价钱)加倍的高。穹,高。 僦(jiù)、赁,都是租用的意思。 席地,一席之地 逝,去,往。

三、内容要点 【文意概括】

《观潮》,本文描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本文用十分精练的笔墨,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的健儿和观潮的人群。

【重点问题】

本文结构得当,语言精练。钱塘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众多,观潮者人数众多,但在这篇短文中,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结构精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另一方面也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语十分简练的结果。其次,本文描写十分生动。不仅用了比喻、夸张等描写手法,而且即便是简洁的白描,也十分形象生动。

四、阅读题典

【题源】浙江绍兴杨汛桥中学2020年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单元测验试题卷 【甲】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乙】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①往,章侯、世培踵至,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真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②惊飞。渐进,喷沫冰花蹴起③,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④无敢先后。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⑤,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炝碎龙湫⑥,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选自张岱《白洋潮》⑦)

【注释】①遄(chuán):迅速;②擘(bò)翼:张开翅膀;③蹴(cù)起:涌起;④镞镞:同“簇簇”,聚集;⑤辟易:惊退;⑥炝碎龙湫:指龙湫之水像炒菜

一样翻滚不止。龙湫,瀑布;⑦白洋:山名,又名龟山,在浙江绍兴。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仅如银线 仅: (2)吞天沃日 沃: ...(3)轰怒非常 非常: (4)颜始定 颜: ...给下列句子划分正确的停顿。(2分) 再 近 则 飓 风 逼 之 势 欲 拍 岸 而 上。 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2)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真奔塘上。 甲文从哪几个方面正面写海潮之盛?试结合文段说明一下。(4分) 甲乙两文同写浙江之潮,结合课文,谈谈它们在写作内容方面有何不同?(2分)

【答案】

(1)几乎,将近;(2)用水淋洗 (3)十分;(4)神色,脸色。 再 近 / 则 飓 风 逼 之 / 势 欲 拍 岸 而 上。

(1)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啊。(2)只看见潮头像一条线,从海宁县扑过来,直奔向海塘;

“仅如银线”“玉城雪岭”从“形”、“色”两方面写;“大声如雷霆”从“声”这一方面写;“际天而来”“震撼激射”“吞天沃日”从“势”这一方面写,由远及近地写出海潮的雄奇壮观。

《白洋潮》主要描写了潮来的过程及惊心动魄的气势,而《观潮》不仅描写了海潮的壮美,且描绘了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既写风景,又写民俗。

【解析】

试题分析:“仅”不为“只”,“颜”不为“颜色”,要注意这些古今异义字词。本题不难,疏通句意便可解答。文言字词中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是最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学生学习古文的障碍,这个问题是各类考试考古文必考的,所以学习时要对文言字词强化识记,注意判断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注意“浙江”的古今异义,古义是江名,即现在的“钱塘江”,在此句中要可以不译;第一句“也”的感叹语气要译出来。本题不难,两句比较浅显,易于翻译。翻译文言句子时,古今异义字词要按古义解释,但人名地名时间名一般不用译,直接引用,比如本题中的“浙江”,虽然是古义,但是地名,不用换成“钱塘江”。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三个提示,“哪几方面”,指两个以上,“结合本文”,要简述本文相关内容,“说明”,要概括说明。此文是写景的,可从观察的角度去分析,“形”“色”“声”“势”四个方面。本题有难度,学生先要翻译好文段,再能分析写作的角度,学生对“哪几个方面”的指向也不太了解,会错以为是本段分哪几个层次。对于写景来说,从哪几个方面,一般是从观察者观察的角度来分的,视觉方面是“形”与“色”,听觉方面是“声”,另有“触觉”(如《春》中“吹面不寒杨柳风”)和“感觉”(即观察者内心感受)两个角度。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