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点下降法测定物质分子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凝固点下降法测定物质分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凝固点下降法测定物质分子量

一.实验目的

1.利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稀溶液中溶质萘的分子量。 2.掌握溶液凝固点的测定技术。 3.通过实验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1.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的原理

当稀溶液凝固析出纯固体溶剂时,则溶液的凝固点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其降低值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即

ΔT=Tf* - Tf = Kf .bB (1) 式中,Tf*为纯溶剂的凝固点,Tf为溶液的凝固点,bB为溶液中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Kf为溶剂的质量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它的数值仅与溶剂的性质有关。若称取一定量的溶质mB(g)和溶剂mA (g),配成稀溶液,则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bB =1000mB/MB.mA,式中,MB为溶质的分子量。将该式代入(1)式,整理得: MB = 1000 Kf mB /ΔT. mA (g/mol) (2)若已知某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f值,通过实验测定此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ΔT,即可计算溶质的分子量MB。 2.凝固点测量原理

通常测凝固点的方法是将溶液逐渐冷却,但冷却到凝固点,并不析出晶 体,往往成为过冷溶液。然后由于搅拌或加入晶种促使溶剂结晶,由结晶放出的凝固热,使体系温度回升 ,当放热与散热达

到平衡时,温度不再改变。此固液两相共存的平衡温度即为溶液的凝固点。但过冷太厉害或寒剂温度过低,则凝固热抵偿不了散热,此时温度不能回升到凝固点,在温度低于凝固点时完全凝固 ,就得不到正确的凝固点。溶剂与溶液的冷却曲线形状不同。对纯溶剂两相共存时,冷却曲线出现水平线段,其形状如图(a)所示。对溶液两相共存时,温度仍可下降,但由于溶剂凝固时放出凝固热,使温度回升,但回升到最高点又开始下降,所以冷却曲线不出现水平线段,而斜率发生变化,如图(b)所示。 由于溶剂析出后,剩余溶液浓度变大,显然回升的最高温度不是原浓度溶液的凝固点,严格的做法应作冷却曲线,并按图(b)中所示方法加以校正。但如果溶液过冷程度不大,析出固体溶剂的量很少,对原始溶液浓度影响不大,则以过冷回升的最高温度作为溶液的凝固点。

三. 仪器及试剂:

仪器:凝固点测定仪、电子温差仪、电子分析天平、25mL移液管、洗耳球、凝固点管、空气套管、大烧杯。

试剂:环已烷、萘、冰块

四.实验步骤

1.按实验装置图安装好实验仪器。取适量冰与水混合,使寒剂温度保持在3—5℃左右在。 3.纯溶剂环己烷凝固点的测定

用移液管向清洁、干燥的凝固点管内加入25mL环已烷,并记下环已烷的温度 (注意冰面要高于冷冻中环己烷液面)。撞上温度计

和搅拌棒,使搅拌棒能上下自由运动,而不与温度计有摩擦,并把凝固点管插入作为空气浴的外套管中(注意勿使凝固点管外壁相接触)均匀缓慢的搅拌,注意温度的变化,当水银柱降到温度计刻度范围内时,开始计时,每20秒记录温度一次。 4.溶液凝固点的测定

取出凝固点管,将管中环已烷溶化,用分析天平精确称取萘(约0.2815g)加入凝固点管中,待全部溶解后,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测定方法与环已烷的相同,记录好实验数据。

5.实验完成后,洗净样品管,关闭电源,弃取冰水浴中的冷却水,

擦干搅拌器,整理实验台。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室温:21℃ 基温选泽:0℃ 环己烷体积:25ml 萘片质量:0.2287g

环己烷 时间/s 温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7.501 7.133 6.782 6.600 6.524 6.537 7.504 7.172 6.924 6.703 6.495 6.472 萘溶液 时间/s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5.572 5.361 5.153 4.958 4.758 4.583

120 140 160 180 300 420 540

温度(℃)6.534 6.528 6.524 6.521 6.472 6.466 6.445 6.473 6.466 6.462 6.466 6.496 6.47 120 140 160 180 300 420 540 4.501 4.553 4.538 4.515 4.431 4.452 4.379 环己烷凝固点测定87.576.565.50100200300400500600时间(s)萘溶液凝固点测定 温度(℃)65.554.540200400时间(s)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