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和特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监测报告制度1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传染病防治法和特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监测报告制度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清洁 B.消毒 C.灭菌 D.清洗

24.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的灭菌方法是 ( B ) A.戊二醛浸泡10小时 B.压力蒸汽 C.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 D.福尔马林熏24小时

25、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的化学灭菌法可选用 ( D )

A.干热 B.压力蒸汽 C.戊二醛浸泡40分钟 D.环氧乙烷 26、连续使用氧气湿化瓶的湿化液应该用 ( C ) A.自来水 B.白开水 C.生理盐水 D.灭菌蒸馏水

27、非传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消毒处理措施为 ( B )

A.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B.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C.消毒或灭菌 D.灭菌

28、传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的消毒处理措施为 ( A )

A.消毒、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 B.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 C.消毒或灭菌 D.消毒、彻底清洗干净

29、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对病室内的空气及地面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 A ) A.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 B.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地面干式清扫,遇污染时清洁

C.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干式清洁,遇污染时清扫 D.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 30、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对床单元进行的消毒处理是 ( B ) A.预防性消毒 B.终末消毒 C.随时消毒 D.初步消毒 31、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如何处理 ( C ) A.立即清洗 B.立即擦拭 C.立即消毒 D.立即焚烧 32、传染病房内的分区包括 ( B )

A.污染区、清洁区、相对清洁区 B.污染区、半污染区、相对清洁区 C.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D.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 33、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内的要求是 ( C ) A.不必衣帽整洁,既可执行技术操作 B.应衣帽整洁,既可执行技术操作 C.应

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D.不必衣帽整洁,只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即可

35、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下层分区为 ( B )

A.污染区,清洁区 B.清洁区,污染区 C.无菌区,污染区 D.污染区,无菌区

36、手术室的分区包括 ( B )

A. 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 B.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C.污染区、半污染区、无菌区 D.半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37、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后送检时限为 ( A )

A.不得超过2小时 B.不得超过4小时 C.不得超过6小时 D.不得超过8小时

38、空气微生物学检测采祥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为 ( C ) A.<80 cm B.>150 cm C.80-150 cm D.任何高度均可 39、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 ( C )

A.外源性医院感染 B.内源性医院感染 C.外源性医院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感染 D.交叉感染

40、环境为Ⅱ类区域的空气及工作人员手微生物监测合格的标准分别是: ( B ) A、细菌总数≤10cfu/m3、≤5 cfu/cm2 B、细菌总数≤200cfu/m3、≤5 cfu/cm2 C、细菌总数≤500cfu/m3、≤10 cfu/cm2

41、环境为Ⅲ类区域的空气、工作人员手微生物监测合格的标准分别是:( C ) A、细菌总数≤10cfu/m3、≤5 cfu/cm2 B、细菌总数≤200cfu/m3、≤5 cfu/cm2 C、细菌总数≤500cfu/m3、≤10 cfu/cm2 42、油、粉、膏等的首选灭菌方法是( A )

A.干热 B.压力蒸汽 C.福尔马林熏24小时 D.环氧乙烷 43、病人用的枕芯、棉褥、床垫消毒处理原则是( B )

A.定期清洁、不用消毒 B.定期消毒、及时更换 C.不用更换、及时清扫 D.定期清扫、出院消毒 21、病人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的次数是 ( C ) A.1次 B.2次 C.1-2次 D.3-4次

44、传染病房医务人员在诊查不同病种的病人之间应如何洗手 ( B )

A.普通洗手 B.严格洗手与手消毒 C.外科刷手 D.手消毒

45、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与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有效期分别为( C )

A.1小时;12小时 B.1小时;12小时 C.2小时;24小时 D.2小时;36小时

46、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注射乙肝疫苗的最高时限为 ( D )

A.12小时内 B.24小时内 C.48小时内 D.7日内 47、物体表面微生物学检测要求的采样时间为 ( B )

A.消毒处理后2小时内 B.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 C.消毒处理后6小时内 D.消毒处理后8小时内

48、《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何时起施行?( A )

A、2006年9月1日 B、2006年10月1日 C、2006年12月1日 D、2007年1月1日

49、传染病分哪几类?( A )

A、 甲类、乙类、丙类 B、甲类、乙类 C、甲类、丙类、戊类 D、甲类、乙类、戊类

50、甲类传染病指哪些?( A )

A、 鼠疫、霍乱 B、麻疹、天花 C、非典型肺炎、爱滋病 D、肝炎、肺结核 51、无菌物品开包后有限使用期限为( B )小时。 A、48 B、24 C、10 D、4

52、呼吸道治疗或雾化用液体开瓶后有效期为多少小时? ( A ) A、24 B、48 C、72 D、12

53、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包括 ( ABCD ) A.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B.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C.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实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写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

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D.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54、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包括 ( ABC )

A.空气 B.物体表面 C.医护人员手 D.消毒液 E.医疗器械 55、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不得检出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 ( ABC )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某些致病性微生物 D.表皮葡萄球菌

56、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的科室包括 ( ABCD ) A.母婴同室 B.早产儿室 C.婴儿室 D.新生儿及儿科病房 57、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感染管理科应制定和组织落实哪些有效的控制措施( ABCD )

A.对病人作适当治疗 B.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 C.必要时隔离病人 D.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E.立即转院

58、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掌握的知识包括 ( ABCDE ) A.了解消毒剂的性能 B.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

C.了解消毒剂的性能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 D.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 E.并按规定定期监测

59、《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对洗手设备的要求包括 ( ABCD )

A.病房及各诊疗科室应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开关采用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 B.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有条件的医院可用液体皂;

C.可选用纸巾、风干机、擦手毛巾等擦干双手。擦手毛巾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消毒;

D.不便于洗手时,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60、医护人员在何种情况下应该加强洗手 ( ABCD )

A.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 B.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C.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脱手套后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