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数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1. 高中数学课程教材分析

高中数学课程教材选用的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按课程内容分为以下模块:

模块 函数与导数 数列 三角函数 立体几何 解析几何 概述与统计 其它 高中三年课程进度总体计划如下: 年级 一 二 学期 1 2 1 2 必修1、必修2 必修3、必修4 必修5、选修1-1(文科生)/选修2-1(理科生) 选修1-2,选修4-4(文科生)/选修2-2,选修2-3教材 占比 28.7% 8% 10% 14.7% 14.7% 15% 8.9% (理科生) 三 1 2 第一轮复习 模块化训练+强化训练 本材料结合高中三年的课时计划,编写高一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计划,旨在通过合理课程教学进度安排,达到有的放矢,扎实学生学习基础的目的。

2. 高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

1) 坚持“‘四备’兼顾”的备课方式 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课程资源 2) 充分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导学案”应课堂教学改革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矛盾而生,它既可以将学生自主学习引入正轨,又将学生可以自主探究理解完成的知识点与题目在课下解决,这样,课堂上教师就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老师设计此部分内容之前必须针对本课题的三维目标与考纲认真备课,列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对于重难点做特殊标记。同时还要做到:

第一、预习检测。预习检测题难度不易过高,与本课题的重难点相关的知识点有选择性的录入此处,让学生在做此部分时不能感觉太简单了也不能感觉无从下手,要有一部分题目让他能够通过讨论探究完成。

第二、课堂检测。设置的题目难度深度一定比预习检测部分要更难更深。此部分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在课前做。从此处开始分“才”完成,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提前尝试着做,做题慢的同学可以先不必看,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自行决定。

第三、拓展延伸。这里出现的题目属于拔高题,一般很少有学生在课前能够做对,所以此处也不要求学生课前做,当然不排除有的同学想要挑战一下,这是提倡并且大力表扬的。

第四、反思总结。学生利用这部分一方面可以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对自己本课题从预习探究到课堂探究各个环节进行反思,便于日后改进。

第五、上课时要明确重难点。重点要突出,难点要分散,并且难点要解决好。课堂讲新课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在20分钟之内,最好能在10分钟。

3) 注重分层适度的作业设计和训练

有效的作业是有效课堂的延续与补充,它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无效的作业将给学生增加负担,使其疲于应付,养成“抄袭”作业的恶习,甚至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精心设计作业是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保障。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接受能力的不同,布置弹性作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尝试破解往年

的高考试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保持长久的数学学习热情和学习干劲。 4) 严抓作业质量

针对必做题,要求学生项项过、题题过,坚决杜绝抄袭作业现象

5) 做到课后教学反思

上完课之后需要思考三个问题:我这节课上得如何有没有要纠正与改进的?有谁的课比我还优秀?怎样上这节课更好、最好?并在学案、备课笔记上做好记录,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6) 落实好备课电子化

为加快对试验课的理解和掌握,积极探索教改进程,建立备课组资料库,备课组成员要积极借助网络信息收集和筛选资料存库,发挥集体智慧,在备课组会议上整理,及时应用到具体教学中。注重学案导学,编好用好导学案。 7) 积极听课,认真改进。

注重研究教师如何讲、注重研究学生如何学,积极推进新课改,提高课堂效率。

3. 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交流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