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A卷 课内练习

时间:15分钟 满分:40分

一、选择题(共24分)

下图为某岛自然带分布范围图,图中a为两种自然带的分界线。读图回答1~2题。

1.该岛Ⅰ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 ) A.落叶阔叶林 B.针叶林 C.苔藓和地衣 D.草原 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该岛为格陵兰岛。格陵兰岛南部沿海为苔原气候,典型植被为苔藓和地衣。

2.该岛上Ⅰ、Ⅱ自然带类型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降水 D.海陆位置 答案:B

解析:该岛Ⅰ自然带为苔原带,Ⅱ自然带为冰原带,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的南北差异。

3.关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 A.自然带沿着纬线方向作有规律更替 B.以水分为基础

C.在低纬和高纬最为明显 D.中纬度不体现此种分异 答案:C

解析: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是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在低纬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表现最明显。

4.下列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是( ) A.塔克拉玛干沙漠 B.海南岛上的椰林

C.阿根廷境内的温带草原

D.尼罗河沿岸的“绿色走廊” 答案:D

解析: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与降水少有关,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海南岛上的椰

1

林和阿根廷的温带草原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尼罗河沿岸的“绿色走廊”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

5.下列描述的植被变化,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是( ) A.秦岭南坡比北坡林木茂盛 B.横断山区垂直自然带谱明显

C.坐火车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沿途看到植被明显变化 D.乘飞机从海南到漠河沿线看到植被发生明显变化 答案:C

解析: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沿途植被变化是由于水分条件,即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引起的,故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读下图,回答6~7题。

6.图中A处的典型自然带为(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答案:C

绿阔叶林带。

7.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带B→C→D的更替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自然带B→C→D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自然带A→B的更替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自然带A→B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我国长江以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

解析:自然带B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带C为温带草原带,自然带D为温带荒漠带。自然带A→B的更替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自然带B→C→D的更替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读某地区图,回答8~9题。

2

8.图中M山地南、北两侧山麓地带的自然带( ) A.均为热带草原带

B.北侧为热带雨林带,南侧为热带草原带 C.均为热带荒漠带

D.北侧为热带草原带,南侧为热带荒漠带 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山脉走向及海陆轮廓可知,该地位于中美洲地区,M山地北侧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有墨西哥湾暖流经过,是热带雨林气候下发育的热带雨林带;南侧冬季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是热带草原气候下发育的热带草原带,B项正确。

9.M山地北侧山麓地带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 C.非地带性现象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答案:C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M山地北侧山麓地带为热带雨林带,因受东北信风、墨西哥湾暖流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该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非地带性现象。

10.下列大陆自然带中,我国缺失的是( )

①热带草原带、苔原带 ②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③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冰原带 ④热带雨林带、温带荒漠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由于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没有寒带范围,因而缺失苔原带和冰原带;我国没有地中海气候区,因而缺失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我国热带范围狭小,加上受季风的影响,因而缺失热带草原带。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答案:A

说明该地存在严重的过度开垦现象。

1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D

解析:对比地形结构图和农业用地结构图可以看出,该地种植业比重远大于平原的比重,

解析:一个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江南丘陵地区水热资源丰富,

3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