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地理 综合测试题1 新人教版必修2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5-2016高中地理 综合测试题1 新人教版必修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人口机会窗口”期能持续________年,2030年后,中国人口负担系数将超50%,试分析原因。

(2)“人口机会窗口”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何作用?

(3)材料二显示,当前潍坊市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试提出缓解措施。 【答案】 (1)40 原因:65岁(不能答60岁)以上人口数量较多

(2)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3)人口老龄化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关心老人。

27.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美国人口增加和人口平均寿命图。

材料二 美国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

材料三 美国人口来源比例图。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的特点。

(2)我国某社区居民,对美国复杂的人种来源很感兴趣,但又缺乏了解,请你完成下表,运用所学知识,向他们作出解释。

人种 黄种人 白种人 黑种人 土著人 华人 欧洲人 非洲人 时间 约1万年前 19世纪 15世纪 16世纪 主要原因 受自然食物吸引,踏着白令海峡冰桥到达美洲 【答案】 (1)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较大;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长;人口密度小,地广人稀,人口分布不均;为典型移民国家,人种复杂多样。(其他观点合理亦可) (2)如下表:

19世纪 因殖民主义开发美洲,实行跨国劳务,“契约劳工”被骗前往 15世纪 因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受土地和矿产资源吸引,前往美洲进行掠夺和殖民活动 因在开发中劳动力缺乏,白人尚不适应美洲气候。殖民者劫掠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当奴隶 16世纪 28.读世界人口变化图与中国人口变化,完成(1)~(3)题。(11分) 材料一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 1953~2010年我国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总量及人口年龄结构统计数据(不含港澳台)。

(1)概括世界人口数量的阶段性变化特征。

(2)分析1964~1982年,我国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的原因。

(3)目前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是巨大的人口压力和老龄化严重。试分析人口压力和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 (1)20世纪中期以前人口增长缓慢,20世纪中期以后人口增长迅速。(或1950年以前人口增长缓慢,1950年以后人口增长迅速。)

(2)人口基数大;人口出生率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下降。 (3)巨大的人口压力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地矛盾激化, 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和就业困难。老龄化不仅加重了社会负担,也将使劳动力丰富而廉价的优势逐渐减弱。

【解析】 第(1)题,通过图中折线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与人口基数和自然增长率有关。第(3)题,人口压力对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老龄化既会加重社会负担,也会造成劳动力减少。

29.(2015·潍坊高一检测)读“北京市常住人口调查数据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北京市常住人口2005年比2000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其原因有( )

①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北京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③外来人口大量迁入④每年新增大量大学生就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2)人口性别比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北京市的人口性别比是______。

(3)从资料分析,北京市的劳动力是否短缺?为什么?

(4)从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比例构成上看,你认为北京市现在正面临着哪两方面的巨大压力?你对缓解这些压力有什么良策?

【答案】 (1)C (2)102(或103) (3)否。因为劳动力的主体部分是年龄在14岁到65岁之间的人口,而北京市该部分的人口比例达到79%,可以看出劳动力充足。 (4)面临的压力:就业压力;人口老龄化。对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发展养老院和家政服务等,实现老有所养;关心照顾老人。

【解析】 第(1)题,北京市经济发达,生活条件较好,且由于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会太高,人口死亡率也不可能大幅度下降,所以北京常住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于外来人口大量迁入及每年新增大量人口就业。第(2)题,根据人口性别比的概念,用材料中的调查数据计算即可。第(3)题,14~65岁的人口比例达到79%,说明劳动力充足。第(4)题,北京市劳动力人口比例大,所以就业压力大,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大,老龄化严重,养老负担重,应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养老院,关心老年人。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1分)

材料一 《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率先在全国提出实施公共服务人口迁移策略。即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三角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材料二 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及其人口流出地排序。 全国前5位 人口流入省 广东 江苏 浙江 M省 四川 第1位人 口流出地 湖南 安徽 江西 黑龙江 重庆 第2位人 口流出地 四川 四川 安徽 吉林 广东 第3位人 口流出地 广西 浙江 四川 河南 云南 第4位人 口流出地 江西 河南 贵州 安徽 浙江 第5位人 口流出地 湖北 贵州 湖北 江苏 新疆 (1)《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的实施( ) A.阻碍劳动力向珠三角迁移 B.造成城乡、地区之间差距扩大 C.促进人口合理流动、有利配置服务设施 D.避免城市产生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问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

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 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D.全国流入人口前5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

(3)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 ) A.福建 C.山东

B.海南 D.广西

(4)我国大规模跨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我国大规模跨省区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 【答案】 (1)C (2)B (3)C (4)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5)有利方面: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流出地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等。不利方面:造成劳动力与人才队伍的大量流失,产生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教育与老年人赡养问题等。

【解析】 第(1)题,由材料一可知,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会促进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由欠发达地区向珠三角地区迁移,同时会造成迁入区资源、环境负担加重。第(2)、(3)题,由表可知,四川人口流入量居全国第5位。同时也有大量人口流出。依据M省人口流入来源可确定为山东。 第(4)题,经济水平的地区差距是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第(5)题,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