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练习岳麓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练习岳麓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4课专制集权

的不断加强练习岳麓版

1.某同学在《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看到下图,这幅行政区划体系图最早出现于哪位君主在位时期( ) 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高祖 D.汉武帝

解析:这幅行政区划体系图中既有郡县,同时还有王国,因此判定反映了汉高祖时期的郡国并行制,故选C项。西周周武王时无郡县,排除A项;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无王国,排除B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与图示不符合,排除D项。 答案:C 2.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梁王刘武薨,景帝“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阴王,梁分为五,封四侯”。汉景帝的做法 ( ) A.扩大了地方王国的势力 B.有利于郡县制的推广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结束了郡、国并存局面

解析:根据材料“梁分为五,封四侯”,可知地方王国势力被削弱,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从材料“梁分为五,封四侯”,可知梁国的势力被削弱,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C 3.有资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的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整整这个朝代,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这个朝代最有可能是( )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北宋

解析:北宋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防止军权威胁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对宋朝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的出现起了很大作用,故选D项。 答案:D 4.在论述古代某一机构时,著名思想家黄宗羲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也。”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该机构( )

A.对皇权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B.能够参与中央决策 C.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 D.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今之宫奴”,可知该机构为明朝的内阁。再结合明朝内阁制形成的相关史实,可以判断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没有决策权,它的设置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故选择D项。 答案:D 5.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 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解析:阁臣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说明内阁的地位逐渐提高。B、D两项本身说法错误,C项从题干材料中反映不出来。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 6.《枢垣记略》载:“国家初制,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材料说明清初( )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皇权受到一定牵制 C.简化处理政务的手续 D.内阁决策国家政务

解析:材料反映了清初内阁掌握票拟权,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由此可见清初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故B项正确。 答案:B 7.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 )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清朝设置军机处

解析:“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是指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清朝设置军机处标志着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答案:D 8.“(军机处)直日章京……凡本日所奉谕旨及所递片单钞钉成册,按日递添,按月一换。……凡发交之折片,由内阁等处交还及汇存本处者,每日为一束,每半月为一包……均责成直日章京检核无讹……现季清档、月折及各种存贮要件,收入柜中,直日者亲手题封,谓之‘封柜’。”这说明军机处实质上( ) A.防止了大臣专权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取代了内阁权力 D.扩大了统治基础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清代军机处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这种保密制度实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故选B项。 答案:B 9.明清时期,文忌之多,文网之密,文祸之惨,株连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致使众多文士学人不敢轻谈时事与政治,埋首经籍,“为考证而考证,为经学而治经学”。有位老臣梁诗正积数年之经验曰:“不以字迹与人交往,无用稿纸亦必焚稿。”这句话体现了一位老臣的战栗之情。这主要是因为( )

A.社会黑暗没落 B.人际关系紧张 C.君主专制之毒 D.儒学独尊的地位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的文字狱。文字狱是明清时期思想文化专制政策,体现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故C项正确。 答案:C 1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实行的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

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

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参考答案:(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

(2)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后果:王侯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

(3)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

意义: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

能力提升

1.(xx课标全国Ⅱ)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解析:本题考查对汉宣帝“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这一观念“最”恰当的理解。材料中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由此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能力,故A项为正确答案;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排除B项; “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称职的郡守,后来的帝王没有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排除C项;D项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不符,故排除。 答案:A 2.1377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 ) A.弥补废除丞相出现的权力空白 B.进一步完善中央政权机构 C.提高中央政权机构的行政效率 D.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

解析:1380年,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丞相,与题干中时间“1377年”不符,故A项错误;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有中书省和左、右丞相,管理全国行政事务,但是材料信息“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实际上反映出明太祖对丞相怀有戒心,力图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D项正确。 答案:D 3.“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段材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 A.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B.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C.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D.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解析:材料“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说明内阁的设立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故B项正确。 答案:B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共8天的时间,内外诸司奏札多达1 000多件,共3 000多件事情。明太祖即使“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也无法把政事一一处理好。

材料二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编、检、讲读之官(指编修)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世宗时,三殿成,改华盖为中极,谨身为建极,阁衔因之。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明史》卷七十二

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庭,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奏章如此之多,主要是因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作了什么改革。什么人协助明太祖处理如此之多的奏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殿阁大学士的职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参考答案:(1)废除丞相。殿阁大学士。

(2)设立之初仅供顾问;明成祖时开始参与机务,但不能专制诸司;世宗后,权高于六部。 (3)时代特征: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父系大家族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级,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级政权。材料所述的政治模式是( ) A.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宗法制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