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总复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总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九章 系统设计概述

9.4 什么是总体设计?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总体设计也称为概要设计,任务是设计出系统的主要框架结构,即组成物理系统的主要成分及其关系。包括设计软件的体系结构;设计软件结构,即具体组成元素及其关系;设计系统对外接口和服务。

9.5 信息系统详细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详细设计包括各项具体细节,设计软硬件的各个方面,包括输入输出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模块处理过程详细设计/类及用例的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事物代码体系设计、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设计等。

第十章 系统总体设计

10.1 什么是软件架构?什么是软件架构模式?

是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结构(structure),每个结构均由软件元素、这些元素的外部属性、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组成。它是一个软件系统从整体到部分的最高层次的划分。

软件架构模式就是可在多个系统中复用的软件架构模式,包括分布式模式、管道和过滤器模式、分层模式、MVC模式、黑板模式等。

10.4 名词解释:包,子系统,构件。

包:是一种逻辑分组手段,可以取UML模型中的任何一种事物,将相关成分聚在一起,

以构成更高层的组织单元——包,最常用的方法是将类以包为单位进行分组。

子系统:当按照业务功能或管理职能组织包,并对这样的包进行彻底的封装实现后,一个高层的固有特定功能的构件就生成了,称为子系统。

构件:是可复用的软件组成成分,可被用来构造其他软件,它实现特定的功能,符合一套接口标准并实现一组接口。构件代表系统中的一部分物理实施。

10.6 什么是模块间的耦合?怎么度量耦合的高与低?

模块间的耦合是指模块和模块之间连接的联系程度。

通过三个方面累度量耦合的高低:联系方式(模块间通过什么方式联系),来往信息的作用(模块间来往信息作什么用),数量(模块间来往信息的多少),可用三维坐标表示,离坐标原点越远,耦合程度越高。

10.7 什么是模块的内聚?模块的内聚有哪些情况?

内聚指一个模块内各元素之间的联系程度。

模块的内聚包括:偶然内聚、逻辑内聚、时间内聚、步骤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等。

10.9 举例说明边界类、控制类和实体类的职责。根据三层架构模式为选课系统设计必要的软件类。

边界类的职责是完成系统与其参与者之间的交互。对于图书系统来说,目前所有的参与者都是系统的用户,因此边界类只有窗口界面这一种形式。

实体类来源于领域模型中的类。在图书管理系统中“读者”实体类、“借书用户界面”边界类和参与者的协作关系。“借书用户界面”负责信息的显示,业务逻辑比如“验证合法性”、“提供信息”等是实体类“读者”的职责。

控制类代表协调、排序、事物处理以及对其他对象的控制,经常用于封装与某个具体用例有关的控制流。

10.11 顺序图的作用是什么?包含哪些元素?

顺序图用于描述涉及用例实现的多个对象实例以及对象之间交互时传递的消息,并按照用例的执行步骤为顺序指明对象的交互顺序。

顺序图的基本元素有参与者、对象、生命线、激活框、消息、控制框架、分支片段等。

10.16 解释以下设计原则:松耦合原则,单一职责原则,开放—封闭原则,Lidkov替换原则,依赖倒置原则。

松耦合原则:任何事物只要相互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就意味着事物间的耦合。在设计时

应尽量减少系统各部件在功能上、数据上或结构上的相连关系,应严格规定上层构件或类依赖下层构件或类提供的服务,但下层不依赖于下层,从而使下层部件更易复用。

单一职责原则:即内聚性原则。高内聚原则可以从模块设计引申到类的设计。一个类承担的职责过多,某个职责的变化可能会削弱或者抑制该类完成其他职责的能力,并影响到构建、测试和部署等活动。多个职责的耦合会导致脆弱的设计,当变化发生时,设计会遭到意想不到的破坏。

开放—封闭原则:软件实体应该是可以扩展的,但是不可修改的。开放—封闭原则要在模块本身不变动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模块周围的环境达到修改目的。“对于扩展是开放的”,当应用的需求改变时,在模块上进行扩展使其具有满足那些改变的新行为;“对于更改时封闭的”,当模块进行扩展时,不必改动模块的源代码或二进制代码。

Liskov替换原则:LSP是多态顺利实现的保证,从而使OCP成为可能。因为正是子类型的可替换性才使得使用基类的模块在无需修改的情况下就可以扩展。增加或修改任何一个子类型,基类不用修改(封闭)基类的使用者(客户程序)通过多态得到扩展或修改过的行为(开放)。

依赖倒置原则: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低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于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

第十一章 系统详细设计

11.2系统详细设计的任务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系统详细设计是模块详细设计需要对每个模块(method或function)的内部处理逻辑进行设计。当软件结构以类为单位时,总体设计定义了类及关系,顺序图描述了类之间的协作,但类的某个方法内部处理逻辑很复杂时,也需要进行模块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要考虑各个方面和部件内部细节的方案,包括系统的输入输出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程序处理过程设计、网络系统设计、安全性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11.3输出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输出设计包括:1确定输出内容

2选择输出设备与介质 3确定输出格式

11.5设计人机对话要注意哪些问题?

应该注意的问题有:

1交互过程要清楚、简单,用词符合用户习惯。

2考虑不同教育背景和操作水平的用户,便于维护和修改。 3提供积极的有价值的反馈,错误提示要有建设性。 4关键操作要有强调和警告。

5尽量保持一致(包括布局、颜色、词汇、快捷键、功能键)。

6每次对话有明确的结束信息(包括窗口的切换)。 7减轻记忆和思考负担。

11.6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详细设计可以使用什么模型或工具?

设计过程可使用的模型有:程序流程图(程序框图)、盒图(NS图)、程序设计语言(PDL)、UML活动图。

11.7数据库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1) 设计关系数据模型2) 规范化3)物理设计4)对象——关系映射ORP

第十二章 系统实施

12.2 结构化实现方法有什么好处?

结构化实现方法通常主张自顶向下实现,尽量先实现上层模块,逐步向下,最后实现下层最基本的模块(也可以自底向上)。能有效地解决接口问题;整体性好,结构风险较小;及早提交菜单、窗口等高层模块/类,鼓舞士气。

12.4“好程序”应具备哪些条件?

1)能够工作2)调试代价低3)易于维护4)易于修改5)设计部复杂6)效率高

12.6 根据你编写程序的经验,说明哪些技巧可以提高程序的可读性?

遵守编程规范:

1)程序中包含说明性材料: 2)良好的程序书写格式 3)良好的编程风格:

每个文件的开始部分应指明程序的主要内容、编写者、最后修改日期等信息,以利于管理。 每个过程或函数前应有简要的接口描述信息,如函数功能、参数要求、返回值或其他特别说明。注释必须与程序一致, 所以修改程序时,要注意对注释作相应的修改。

12.7 程序TRIANGLE输入A,B,C三个实数,他们表示三角形的三个边,该程序产生了一个结果,指出该三角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还是不等边三角形。为测试程序的正确性,你能举出哪些测试用例?

(1)逻辑覆盖法(语句覆盖、判断覆盖、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路径覆盖)

(2)等价类划分法 (3)边界值分析法

12.8系统转换有哪些方式?这些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

程序转换有三种方式:

直接转换方式:直接转换指在某一时刻,老系统停止运行,新系统立即开始运行。这种切换方式简单,用户没有重复劳动,最省费用,但风险高,结果无比较性。

并行方式:是新老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这段时间考验,以后新系统代替旧系统。风险小,有安全感,可以将结果进行对照;重复劳动,费用高。

分段切换方式:低风险,比并行节省费用,可以积累经验,能循序渐进。但新旧系统的子系统间、功能间接口多,实施复杂,技术成本高。一般较大系统采用。

第十三章 系统维护与管理

13.2 系统维护包括哪些内容?系统维护分哪几种类型?

系统维护包括程序维护,数据维护,代码维护和硬件维护。

系统维护包括四种类型: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13.7 什么是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应用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的能力。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必须使系统具有容错能力。

13.8 什么是系统的安全性?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因素有哪些?

系统的安全性指的是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的安全以及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包括以下内容:保密性,可控制性,可审查性,抗攻击性。 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因素有: 1) 自然和不可抗拒因素 2) 硬件和物理因素 3) 软件因素 4) 数据因素

5) 人为和管理因素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