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蔡永春 陈历华 蔡文辉 蔡石云 姜淮福 姜淮太 姜友田 侯福初 刘立新 谭文艺 谭玉纲 谭同维 蔡祺禄 杨正文 潘志华 邹颖 杨文静 邹艳任 杨云祥 刘小河 向荣村 沙洲村 向荣村 向荣村 满竹村 满竹村 满竹村 满竹村 沙洲村 光义村 光义村 光义村 光义村 茅坪 坝塘 坝塘 茅塘 轧光 轧光 轧光 农民 农民 农民 农民 农民 农民 农民 农民 农民 / 农民 农民 教师 农民 农民 农民 / 个体 个体 农民 征地 靠近公路 征地、拆房 征地、拆房 征地 征地 征地 征地、拆房 征地 不征地、不拆房 征地 征地 征地、拆房 靠近公路 靠近公路 靠近公路 征地 征地 征地 靠近公路 0738-6638795 / 15173830800 13762293080 / / 13973843132 13973828499 13707382322 15897382698 新化县 新化县 新化县 新化县 新化县 新化县 新化县 新化县 新化县 冷水江市 0738-3530419 冷水江市 13973873850 冷水江市 13407381071 冷水江市 15573807093 冷水江市 13787486663 冷水江市 15107386575 冷水江市 18907384869 冷水江市 13517383233 冷水江市 18673873065 冷水江市 15907382188 冷水江市 备注:目前项目尚处于工可阶段,全线未给出红线范围、以及具体的征地、拆迁情况。项目的征地拆迁实际数据、具体情况均以项目的初步设计方案、施工设计方案为准。 31

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表4.2-2 户级访谈调查结果汇总表

是否了解该公路的建设? 是否赞同修建该公路? 是否同意该公路的设计方案? 您认为修建该公路对谁有利? 您是否了解公路建设征地、拆迁、安臵的补偿政策? 是否服从征地、搬迁、和重新安臵? 公路建设带来何种环境污染对你影响较大? 建议采取何种措施减轻声环境影响? 其它意见和建议 11 26 了解一些 不了解 (28%) (62%) 支持 41(100%) 反对 0 41 同意 不同意 0 (100%) 14 20 国家 集体 个人 (35%) (49%) 10 27 了解 了解一些 不了解 (20%) (60%) 41 同意 不同意 0 (100%) 14 9 噪声 汽车尾气 灰尘 (35%) (22%) 32 3 公路绿化 声屏障 洒水降尘 (75%) (8%) 能尽早完工,早日带来更好的经济机遇 了解 4 (10%) 7 (16%) 4 (10%) 18 (39%) 16 (40%) 综上所述,通过实地走访、访谈、问卷调查被调查人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归纳整理如下:

①本工程的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程度。

②公众表明了希望加强环境管理和进一步减少污染的意愿。

③本工程的建设应注重环保,按照国家环保部门要求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 ④希望早日开工建成,造福沿线老百姓。

⑤在公众参与调查过程中,100%赞成本项目的建设。 4.2.2 团体意愿统计分析

本次公众参与征求了评价区域内团体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分别调查了冷水江市水利局、畜牧水产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规划管理局;新化县水利局、畜牧水产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规划管理局、新化县一水厂;新塘村村民委员会、沙洲村村民委员会、向荣村村民委员会、满竹村村民委员会等团体意见。

团体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团体对本工程的建设持支持态度,认为本工程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希望建设单位认真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重点解决环境问题、依法进行拆迁、确保周围群众有一个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各单位团体的意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支持本工程的建设,建议建设单位加快本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建成通车,为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作贡献。

⑵拟建公路的建设对当地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

拟建公路建设对当地及沿线的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公路建成通车

32

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将有利于群众出行方便、行车顺畅、方便与外界交流、方便当地的交通、降低运输成本、促进农产品资源的发展、促进项目沿线工农业的发展。

⑶落实施工期和营运期的噪声、水环境和环境空气防治措施。

⑷尽量减少农田占用面积,减少拆迁户数。建设单位做好征地拆迁和拆迁安置补偿政策的前期宣传工作,拟改建公路征地拆迁和安置问题要按国家及省有关规定解决,建设单位要通过涟源市有关部门和沿线各乡镇政府,加强与被征地拆迁的村组、农户沟通,对被拆迁户给予妥善安置,合理补偿。

⑸对道路两侧进行绿化,保护生态环境。

4.3 小结

拟建公路沿线的群众和单位,都能正确理解本项目对沿线环境产生的影响,能深刻认识到本项目建成后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保证为公路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工程的建设有良好的社会基础;有关征地、拆迁及安置工作不会存在较大的问题。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使本项目的建设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至于本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和设计部门已考虑到了各种环境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只要在建设与投入使用中予以落实,一定会妥善解决好沿线本项目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使拟建公路的建设能进一步得到沿线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建议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公路管理部门:

⑴ 在本项目的设计与施工阶段,要与沿线地方政府加强联系,及时采纳他们提出的合理、可行性意见,力求使该条公路的建设带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尽量减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⑵利用有效的宣传手段,大力宣传有关安置补偿政策;

⑶沿线村委会、乡镇政府做好征用土地户和拆迁户的调查工作,对拆迁户应及时划定宅基地,征地拆迁费及时发放给拆迁户,保证受影响者生活水平不降低;

⑷对环评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应予以落实,以使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为最低。

⑸公路施工时,力求保护好沿线现有防洪设施和乡村道路,避免交通堵塞,注

33

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意减轻施工噪声、粉尘等污染影响,以维持沿线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⑹ 公路沿线各敏感点的环境噪声,应以本项目环评报告预测的超标情况为依据,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轻交通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3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