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三章 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汉代文教政策√

第三章 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1.中央官学:太学√

二、教育机构

1.《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

三、董仲舒教育思想(汉)

2.教育作用 3.论道德教育

①内容:“三纲五常” ②原则、方法

2.专门学校:鸿都门学√ 3.地方官学:郡国学

2.兴太学以养士 3.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汉代文教政策(简答)

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在董仲舒的建议下,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儒学成为统一的指导思想,鼓励儒学发展,对其他学说排斥,达到儒学统一思想的目的。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用严格的师法代替自由讲学,书本的知识在教学中占主要地位,长句古训代替了现实问题的探讨,这便是“独尊儒术”政策对教育的重大影响议。

2.兴太学以养士

实行设太学养士,这是落实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的重要步骤。汉武帝下令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成立,以经学教育为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意义:①政府兴办太学,决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整齐学术、促进儒学独尊的重要手段之一。②汉代太学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有完备规制的学校,利用学校教育来强化官方的意识始于汉代的太学。

3.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在汉武帝时期逐步确立了以察举为主的取士制度,是先经考察举荐,再经考试,据考试成绩优劣选人任官的制度,是对太学养士选才得补充。其实是保障了读书做官、以儒术取士的落实,成为科举制度的先导。察举最盛的孝廉科,就是选取具有儒家的“孝”、“廉”美德的人士;而明经科则是专取通晓一门儒经的学者。以儒术取士,不仅为“独尊儒术”的推行和落实提供了保证,而且对士子进德修业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

汉武帝的先后实行的具体措施有:立五经博士、开设太学、察举制的完全确立。

二、教育机构

1. 中央官学:太学(名词解释)

13

汉武帝设太学养士,这是落实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的重要步骤。汉武帝下令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成立,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朝廷掌握教育大权,利用教育这一有利手段控制学术的发展方向,这是地主阶级在统治策略上走向成熟的表现。到东汉时,太学极盛一时。太学以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为目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所有完备规制、史实详尽可考的学校,自创立清末,历代的最高学府多被称为太学,影响深远。

2.专门学校:鸿都门学(重点)

鸿都门学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它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鸿都门学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产物,即宦官派为了培养拥护自己的知识分子而与士族势力为主的太学相抗衡的产物。但在教育上具有独特意义,首先,它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这是教育的一大变革促进学校多样化;其次,它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3.地方官学:郡国学(名词解释)

郡国学又称郡国学校,就是两汉设立的地方官学。始创于汉景帝时期的“文翁兴学”蜀郡太守文翁送地方官吏到京师学习进修,后回蜀郡为官或者为教,在地方设立学校,培养地方官吏。促进了蜀郡的经济发展。汉武帝对文翁兴学极为赞赏,下令各郡国普遍设立学校。东汉时郡国学盛极一时。

两汉郡国学的办学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培养本郡官吏,同时向朝廷推荐优秀学生;第二,通过学校定期举行“乡饮酒”、“乡射”等传统行礼活动,向社会普遍推行道德教化。

三、董仲舒教育思想(简答) 1.三大文教政策(即汉代文教政策) (1)独尊儒术;(2)兴太学;(3)重察举 2.教育作用(简答)

(1)对个人:①性非教化不成;②提出“性三品说”

(2)对社会:教育是治国的根本:①培养统治人才;②进行社会教化。 3.论道德教育(简答)

在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是其核心,因为它是董仲舒德治政治思想在教育上的自然延伸,是成就理想人格的必由之路。

(1)德育的作用:德教是立政之本,董仲舒虽主张教化与刑罚并重,但强调道德教化为本为主,以教化作为实现仁政德治手段也是儒家思想的传统。刑罚为末为辅。

(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三纲五常”是董仲舒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先秦儒家曾经提出“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董仲舒又突出强调君臣、父子、夫妇这三种关系,就是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自董仲舒确立后,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 (3)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①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体现封建国家利益原则的道义追求应高于个人利益的追求。

②“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仁爱;义,严格。情调情感与认知的统一)这实际上是对儒家强调主体道德自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③“必仁且智”:道德教育必须做到仁与智的统一,他突出强调道德修养中情感与认知的统一。 ④“强勉行道”:努力地进行道德修养,德性就能日益显著,取得良好的成效,强调品行的积累。

第四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14

一、魏晋南北朝官学的改革:国子学、四馆、总明观

二、隋唐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1.考试程序、科目与方法

第四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四、颜之推

五、韩愈(唐):论师道√、性三品

一、魏晋南北朝官学改革:

国子学

西晋晋武帝创立国子学,旨在培养贵族子弟。国子学与太学传授内容相同,官品第五以上的弟子方能入学。另设一所传授相同内容的中央官学,是西晋教育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国子学的创立是为了满足士族阶级享受教育特权的愿望,严格士庶之别,也标志着中央官学多样化、等级化更明显。国子学的创办,使传统教育体制有单一格局发展成为太学和国子学并行的双轨制,使传统教育走向多元化格局。

四馆

东晋末年的战乱,使官学荒废。到了南朝宋文帝当政时期,在当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官学教育也出现了暂时的繁荣。宋文帝开设了以儒学为主的儒学馆;开设玄学馆,研究老庄学说;此外还开设了史学馆和文学馆,四馆并列,各就其业招收学生进行教学、研究。四馆的建立打破了自汉代以来经学教育独霸官学的局面,是玄学、史学、文学与儒学并列,这是学制上的一大改革,也反映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实际变化。

总明观

南朝宋明帝时期,设立总明观(亦称东观),设儒、道、文、史四科。总明观并不是纯粹的教学机构,而是藏书、研究和教学三位一体的机关,而且教学任务实际上已退居次要地位。在四科上以机构较为完备的总明观作为总的领导机构,则比南朝文帝时期四馆,在管理上更完善,也使原四个单科性质的大学发展成为多科性大学中实行分科教学的制度,对隋唐的专科学校及分科教学制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表明“儒学独尊”逐渐被“儒释道”并行的局面所代替,同时科技的传授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取得一定地位。

二、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论述)15福建论 题库P106 (一)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 (了解)

三、科举制 2.科举制与学校的关系√ 3.科举制的影响√

1.士大夫教育思想(魏晋南北朝) 2.家庭教育原则√(即颜氏家训)

15

在儒学德治思想的主导下,隋唐在开国之初都曾实行崇儒兴学的政策,作为推行教化的根本;又兼利用佛教和道教,作为控制民众思想的工具;积极发展科举,作为选拔人才、改进吏治的重要途径;提倡民间办学,听任私学发展,以补充官学。

(二)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的确立 (了解)

隋文帝时期,为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领导,在中央设置国子寺,隶属于太常寺,内设祭酒一人,总管教育事业。国子寺及国子祭酒的设置,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和官员,标志着我国封建教育已经发展到了成为独立部门的时代。

(三)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 (了解)

隋朝的中央官学有五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和算学。唐朝中央官学的主干是国子监领导下的六学一馆。六学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和律学,一馆是指广文馆。

(四)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了解)

唐代官学教育管理制度最重要的是以下六项。

(1)入学制度。唐代中央官学实行等级人学制度,凡申请人国子监的学生,对年龄有一定限制。 (2)学礼制度。定期性的礼仪活动使学生受到崇儒尊师、登科从政的教育,受到一定的思想熏陶。 (3)教学制度。各种类型的学校教学内容具有具体性和专业性,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主要学习儒家经典,律学以学习唐律令为专业,都规定了各门课程的修业时限。

(4)考核制度。主要有旬试、月试、季试、岁试和毕业试。

(5)督责与惩戒制度。国子监主簿负责执行学规,督促学生勤学,保证国子监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6)休假制度。常规的休假有旬假、田假和授衣假,反映了农业社会的人性关怀。 (五)私学的发展 (了解)

隋唐时期私学蓬勃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有三:一是社会民众的需要;二是政府的倡导;三是隋唐经济的发展。私学依其教学程度有初级和高级之分。另外,书院产生于唐,发展于五代,而繁荣和完善于宋代。唐代书院主要由民间私家设立,既有藏书,又有教学活动,学习内容适合科举考试的需要,不同于以前以单科学习为主的私学,形成知识面较广的新型教育机构。

(六)隋唐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简答)

1.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管理,地方官学由州县长官负责管理。而专科学校则归对口的行政部门管理,以利于专业教育的实施。

2.形成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制度及法规完备,可依法制对学校教学进行管理。 3.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 4.教育的等级性明显。 5.重视医学教育。 6.学校类型的多样化。 7.学校的分布面较广。

8.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学生能够更好地将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科举制(名词解释)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发展于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采用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的科举制是以考试为主,荐举为辅。科举制是隋朝的一大创举,经唐、宋、明、清各朝代的发展更加完备,清末1905年废除,共存在1300年,对封建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科举制产生前期,刺激学校教育的发展,为封建国家选拔有才能的人当官,使整个社会形成热爱学习的风气。但宋朝以后,各朝各代重视科举而忽略兴学,导致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科举的弊端显露出来,各种消极作用日趋明显。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选士制度,对我国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存在有一定合理性。

三、科举制(简答/论述,以2、3为重点) 1.考试程序、科目与方法

1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