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当堂训练及答案中图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第2课时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当堂训练及答案中图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2课时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当堂训练及答案

【知能点一】 隋亡唐兴

1. 年, 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 。唐朝定都 。 2. 李世民继承皇位后,改年号为“ ”,他就是历史上着名的 。 3. 隋朝的起止年代是( ) ~618年~589年~618年~626年 【知能点二】 贞观之治

4. 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 和善断大事的 做宰相,还重用敢于直言进谏的 ,将一大批人才汇聚到他的麾下。

5. 先后向唐太宗进谏200多次,死后被唐太宗誉为“可以明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 ) A. 房玄龄B. 魏征C. 褚遂良D. 杜如晦 6.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

A. 当贤明君主B. 减少决策失误C. 笼络人才D. 维护封建统治 7. “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出现,是由于唐太宗在其统治期间( )

①知人善任,善于纳谏②体恤百姓,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③善于吸取隋亡教训,努力改善统治④免除天下人的田赋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C. ①②③ D. ②④

8.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学过本条目后写的学习笔记,其中有一些错误,请你帮他改正过来。隋文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导致了大规模的隋末农民大起义。589年,隋朝灭亡。同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世民,建立唐朝,定都洛阳。他退位后,武则天即位,这位杰出的帝王励精图治,从谏如流,使唐朝国运蒸蒸日上,逐渐走向繁荣。

(1)错误: ;改正: 。 (2)错误: ;改正: 。 (3)错误: ;改正: 。 (4)错误: ;改正: 。 (5)错误: ;改正: 。 【知能点三】 女皇帝武则天

9. 年, 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 。 10. 历史上的“武周政治”是指( )

A. 周文王统治时期B. 周武王统治时期C. 五代时后周世宗柴荣统治时期D. 武则天统治时期 11. 被称为有“贞观遗风”,其统治为唐朝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作用的人物是( ) A. 唐高祖李渊B. 唐中宗李显C. 女皇帝武则天D. 唐玄宗李隆基

12.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引来了无数史学浓厚的兴趣。在武则天统治时期,除了滥用酷吏颇遭诟病外,史学家们对她实行的很多措施都持肯定态度,这些措施 包括( )

①继承唐初以来的政治制度,大力推行、完善科举制②经济方面,努力发展农业生产 ③着力选拔人才,任用贤能之士④统治后期出现了“安史之乱”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C. ②③④ D. ③④

13. 下列人物中,属于武则天统治时期开始选拔任用的有( ) ①狄仁杰②魏征③张柬之④姚崇⑤宋璟⑥房玄龄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⑤ D. ②④⑤⑥

14. 唐朝历史上,有些皇帝在掌握权柄后,对曾经激烈反对过自己的政敌,并不是一概封杀或者弃而不用,反而破例加以重用。有过这种做法的皇帝是( )

A. 唐高祖 唐高宗B. 唐太宗 武则天C. 唐太宗 唐玄宗D. 武则天 唐宪宗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15. 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中央政府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

①有幸与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②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一些有利于朝政的建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 ④见证了唐太宗死后,武则天登上皇位的一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6. 唐太宗问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故 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达。”魏征的话说明了( )

A. 为君者要偏听偏信,只相信那些宠臣的话B. 为君者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全面了解

情况,才能使自己不被蒙蔽C. 为臣者要敢于向皇上提出不同意见D. 做皇帝的如果没有作为,就可能面临黑暗

17. 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这些评论中,最准确的是( )

A. 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B. 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 奢侈腐化,心狠手毒D. 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

18. 电视剧《贞观长歌》的热播引发了民众对唐朝历史的极大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

材料二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贞观政要》 材料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既殁,吾痛失一镜矣!———《贞观政要》

材料四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弓弩所及的范围,意为掌握之中)中矣。”———《唐摭言》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 他为什么能认识到这一道理(2)材料二中,唐太宗对治国安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一认识是什么 他采取了什么相应的政策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很重视什么 为什么他说“魏征既殁,吾痛失一镜矣” (4)从材料四看,唐朝最重要、也最受士人追捧的科举考试科目是什么

(5)请从材料一、二、三中任选一则,以这则材料所蕴含的思想为主题,拟一条评价唐太宗治国思想的小论文标题。

19. 右图是西安乾陵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墓旁武则天为自己立的墓碑,她嘱咐后人不要在自己的墓碑上题词,后人习惯性地称武则天的墓碑为“无字碑”。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武则天为自己立“无字碑”,不让后人为其墓碑题词

(2)如果由你来为“无字碑”补写碑文,你会写什么 请试写一段。

举一反三,一显身手。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七年二月,唐太宗外出巡视,路过蒲州,刺史赵元楷为讨好皇帝,令城中百姓着黄纱单衣,在凛冽风中恭迎圣驾。他还事先派人将城中楼堂馆舍整修一新,备好数百头肥羊、数千尾大鱼,用来款待随行的官员。太宗责备他说:“你现在做的,正是那些促使隋朝灭亡的弊政呀。”——中学历史在线 材料二 贞观后期,太宗逐渐意骄志满,“不悦人谏”、言行不一。其时,朝廷连年用兵,修建宫室,赋税日益加重。

材料三 魏征死后,唐太宗知晓魏征曾把自己给皇上的谏诤辞书稿给史官褚遂良观阅,便觉魏征有博名之嫌,下诏废掉先前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的婚约,怒极时还“亲仆其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一段君臣佳话”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竟以此为终”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3)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你对唐太宗的看法。

21.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关乎国家稳定、社稷安危。秦始皇、唐太宗都是中国古代史上很有作为的封建帝王,然而两人在民生问题上采取的政策截然不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唐太宗在民生问题上分别采用的是哪家学派的思想主张,这些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2)简述秦始皇、唐太宗在民生问题上采取的不同政策及其结果。(3)学习历史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发挥历史的借鉴功能。从上述结果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经验教训

触摸真题,激活智慧。

22. (2010·广东汕头)“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 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重视纳谏B. 吸取隋亡教训C. 轻徭薄赋D. 任用姚崇为相

23. (2010·福建龙岩)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下列能“以人为镜”、采纳魏征忠言的帝王是( ) A. 汉武帝B. 隋炀帝C. 唐太宗D. 武则天

24. (2010·山东东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

第2课时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答案) 李渊 唐高祖 长安 2.贞观 唐太宗 .房玄龄 杜如晦 魏征

8.(1)错误:隋文帝;改正:隋炀帝。 (2)错误:589年;改正:618年。 (3)错误:李世民;改正:李渊。 (4)错误:洛阳;改正:长安。 (5)错误:武则天;改正:李世民。 武则天 女皇帝

18.(1)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王朝更替中的决定性力量。因为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朝在农民起义的风暴中迅速崩溃的那段历史,亲眼看到了隋炀帝由于骄奢淫逸败而被人民群众推翻的事实。他吸取了隋亡教训。

(2)进一步认识到了君主要以民为本,要让百姓休养生息,不扰民,不加重人民负担。他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了人民负担。

(3)说明唐太宗很重视吸取历史教训,善于虚心纳谏,听取别人意见。因为魏征先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像镜子一样时刻提醒他注意隋亡教训,居安思危。 (4)进士科。

(5)略。拟写的小论文标题只要紧扣所选材料的主题思想,文字通顺即可。 19.(1)此为开放性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对武则天和唐朝历史的认识回答即可。 (2)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补写即可。

20.(1)说明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廉政爱民,政治清明。

(2)唐太宗虚心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以人为镜,传为佳话。而贞观后期,太宗逐渐意骄志满,不悦人谏、言行不一。

(3)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虽然到贞观后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做法,但我们不能苛求古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片面,要看主流,要全面的看问题。

21.(1)秦始皇: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唐太宗: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秦始皇严刑峻法、滥用民力;结果:引发民愤,民众揭竿而起,秦朝短命而亡。唐太宗爱惜民力、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结果:出现“贞观之治”的繁荣盛世局面。

(3)经验教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政者只有为民着想、爱惜民力、赢得民心才能保持政局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

24.(1)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2)平等、开明的民族政策。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和同为一家”。 (3)汉武帝以战争征服为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民心、和好)为主。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