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指南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指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内容呈现 使用效果 25 25 突出学科主题特征,可以体现一定的多学科交叉; 内容科学丰富,表述准确、术语规范,鼓励原创; 资源内容组织结构合理,层次与分类清楚。 学习群体的深度参与; 具有有效的互动和交流。 技术应用合理,注重实用; 导航清晰、准确,各项功能使用方便快捷; 页面色彩搭配合理,设计美观大方; 媒体(视音频、动画等)播放可控。 技术应用 20 6.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学设计 评比指标 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 技术运用 创新与实用 分值 40 20 20 20 评比要素 教学目标明确,内容选择适当; 能突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个别化、自主性、交互性和移动性等特点; 教学策略合理,注重学科三维目标和创新能力培养。 内容科学、表述准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求。 技术运用合理、有效,能体现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特点; 能体现多种技术平台和学习资源共融的学习手段。 立意新颖,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具有可复制性、示范性和推广价值。 (四)作品资格审定

1.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概念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其参评资格。 2.杜绝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 (五)作品制作

1.资料的引用应注明出处。参赛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作品作者承担。

2.“多媒体课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和“学科主题社区”每件参赛作品作者最多不超过3人;“ScienceWord教学设计”、“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学设计”每件参赛作品作者最多不超过2人;“网络课程”每件参赛作品主要作者最多不超过5人。

不接受以单位名义集体创作的作品参赛。

三、参赛及评选办法

(一)参赛办法及报送作品数量 1.基础教育组

由各市限额报送各类参赛成果,具体数量见《基础教育组参赛作品选送数量分配表》(附件2)。特教参赛作品不在限额之内,各市区均要有作

5

品报送,数量不限。

2.中等职业教育组

由各市限额报送各类参赛成果。多媒体课件各市(区)限报2件(西安市5件),网络课程各市(区)限报1件。

3.高等教育组

高等院校参赛作品经所在院校同意并盖章后直接报送至省电化教育馆,数量不限。

(二)参赛作品报名费 1.“多媒体课件”、“ScienceWord教学设计”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学设计参赛作品每件需缴纳报名费100元;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和“学科主题社区”参赛作品每件需缴纳报名费200元;

3.“网络课程”参赛作品每件需缴纳报名费300元。

参赛作品报名费由各市在报送作品时一并提交,可通过邮局汇款。报名费由省上代收,中央电化教育馆开具发票。

(三)报送要求

1.每件参赛作品都需单独刻盘报送并对应填写“参赛作品登记表”(附表1)。“参赛作品登记表”需同时报文字版和电子版,文字版要有作者本人签名及所在单位盖章,可双面打印,电子版和与参赛作品一起刻盘。

2.各市要填写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附表2)与“参赛作品汇总表”(附表3),加盖单位公章。

四、联系方式

地 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陕西省电化教育馆

邮 编:710003 电 话:029—87340173 联系人:赵晓声 张黎苹

6

附表1:(正面)

参赛作品登记表

作品编号: (由组委会填写) 作品 名称 学科 多媒体课件 □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 ScienceWord教学设计□ 基础教育组 学科主题社区□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学设计□ 数字化课堂学习事件设计□ 参赛 项目 中等职业 教育组 数字化课堂教学整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 □ 网络课程 □ ScienceWord教学设计□ 多媒体课件 □ 高等教育组 作者姓名 作者 信息 (请按人数限额准确填写) 作品 MB 大小 小学□ 初中□ 高中□ 其他□ 网络课程 □ ScienceWord教学设计□ 所在单位(按单位公章填写) 手 机 电子邮箱 邮编 姓 名 联系人 通信地址 7

(包括作品简介,创作说明等) 作品 特点 作品安装运行说明 共享 说明 推荐 意见 (网络课程、学科主题社区请注明网址和登录用户名及密码) 是否同意“组委会”将作品制作成集锦共享或出版 □是 □否 签字: 年 月 日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我(们)在此申明所报送作品是我(们)原创构思并制作,不涉及他人的著作权。

作者签名:1. 2. 3. 4. 5.

注:

① 报名表须加盖单位公章,并随作品光盘同时提交电子文档。

② “学科主题社区”和“网络课程”项目的电子版报名表可通过Email提交。 ③ 不同参赛项目限报作者人数不同,按作者排序填写获奖证书。

④ 为保证参赛费发票及获奖证书的顺利邮寄,请务必准确填写联系人信息。 ⑤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学设计项目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将作为教学资源归入中国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网站。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