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幼儿园课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六章 幼儿园课程

教学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课程定义,理解幼儿园课程的涵义,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 2、理解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3、掌握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能根据幼儿特点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并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编制课程。

4、能运用课程理论对幼儿课程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的涵义、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幼儿园课程的设计。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第一节 课程概述

教学目标:了解几种常见的课程定义,理解幼儿园课程的涵义,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 教学重点:对幼儿园课程涵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课程的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理解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引导学生理解课程概念及内涵。

【问题导入】

1、你们理解的课程是怎样的?(或以你的经验谈谈:什么是课程?) 2、你们现在学习的课程有哪些表现? 【知识要点】 (一)课程的概念

理解几种常见的课程定义: 1、课程是一系列的学科; 2、课程是教材; 3、课程是教学计划; 4、课程是学习计划;

5、课程是在学校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6、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所经历和获得的经验; 7、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8、课程是学习的进程; 【思考讨论】

以上课程的各种定义关注点是什么?对我们理解的课程有什么启示? (二)课程的内涵:

课程是指在学校教师的直接和间接指导之下出现的学习者与教育环境相互作用的学习活动的总体。它不仅包括教育机构中课程表上所列教师有计划组织的各学科的教学活动,还包括有计划组织的和学生自动自发的所有活动。

【思考讨论】

课程深刻而丰富的内涵表明了怎么样的一种课程观? 【归纳小结】

课程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和外延表明了教育工作者已经冲出狭隘的课程观,正在建立和实践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观。

1、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单是知识能力训练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有其他课外活动和自发活动的教育;

3、学习不是使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学科的知识,而是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 二、通过讲授,使学生从理论上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定义。 (一)了解我国当代幼教专家对幼儿园课程的各种定义:

1、卢乐山:幼儿园课程是指“幼儿园整体教育或某一科目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等”;

2、王月媛: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中幼儿的全部活动或经验” ;

3、冯晓霞: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进行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4、李季湄: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与教师指导下,为达到幼儿教育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有程序的学习活动”;

5、虞永平: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

6、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保证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思考讨论】

上述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各种定义有什么不同?体现了哪些倾向? 学科倾向;活动倾向;经验倾向;计划倾向; 目标倾向; 【解读材料分析观点】

1、幼儿园课程是“活动”。有关课程本质的观点当中,“学科教材说”、“目标说”以及“计划说”,要么是其教育价值取向不适合幼儿园,要么是过于注重课程的外在部分或局部,已经淡出了课程研究者的视线。而“经验说”则随着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潮的兴起,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占据支配地位。但是将课程理解为学习经验,由于学习经验的主观性,造成

教师不容易把握,教师比较容易驾驭的是学科教材。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可以跳出传统非此即彼的二元论,在学习经验和学科教材的结合点——活动上来思考课程。

用活动来解释幼儿园课程,有其优越之处:一方面,活动具有主体性和对象性,作为活动的两大要素——对象和主体并存在活动当中。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将课程理解为“活动”,有利于研究者和教师同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学习的对象和学习的主体。此外,活动自身有一定的存在的形式,教师比较容易把握和控制。同时由于课程具有双重转换性,外在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方式可以通过学习者的活动内化为主观的学习经验,而学习者的学习经验也可以外化为态度、技能、动作方式等,在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在活动中得到完善、重组和改造。因此课程工作者可以通过活动来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水平,也可以通过创设活动情境、提供活动材料来干预儿童的活动,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活动一词更能够反映幼儿学习的本质和特点,因而更适合用来解释幼儿园课程。

2、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活动”。学习经验前边加上“有益的”是为了突出幼儿园课程的目的性,以克服用活动来定义幼儿园课程可能带来的偏颇——过于注重活动的外在形式和过程,而忽视甚至忘却活动的目的,视活动本身为目的,为了活动而活动。

当然,活动过程必然伴随着某种结果。幼儿在活动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对活动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一定印象,留下一些关于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记忆,但这些内容并不一定与教育期望相一致,也就是说,有些活动的结果并不是教育者想要的。因此,把幼儿园课程定义为“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活动”,可以进一步明确幼儿园课程的目的,使过程与结果、内容与形式和谐地统一起来。

3、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幼儿园课程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决不是“上课”或者所上各门课的叠加。凡是作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而被运用,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活动,无论是上课、游戏还是生活活动,都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课程的下位概念,幼儿园课程也有其属概念所具有的一般形态,也遵循属概念的一般分类标准。但是在现实当中,幼儿园课程分类方法和课程类型有其特殊性。比如一些国际知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是按照其创立者的名字或者所依据的儿童发展理论创始人的名字来命名的,如“蒙台梭利教育方案”和“皮亚杰早期教育方案”等。也有一些幼儿园课程是根据某种价值追求或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的某种特色来命名的,如“学会学习课程”、“生存 课程”、“素质教育课程”、“游戏课程”等。这些幼儿园课程从教育理念到实施方法各有特色,但同属于课程形态,只是在课程结构上有所不同。

【小组讨论】

1、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2、幼儿园课程与课程的关系?

3、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教育活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区别与联系: 4、从幼儿园课程的定义中,体现了怎样的课程观?

讨论要求:8-10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选择以上任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小组长做好记录,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做总结发言。

【总结归纳】 1、幼儿园课程的定义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保证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即幼儿园课程是指幼儿一日活动的总和。

2、幼儿园课程与课程的关系:课程包含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从属于课程范畴,是课程的下位概念。幼儿园课程分类方法和课程类型有其特殊性。但同属于课程形态,只是课程结构呈现形式不同。

3、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教育活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区别与联系:

(1)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幼儿园开展和幼儿参加的所有活动,包括各项教育活动(如: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节日娱乐活动等)。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具体途径。 (2)幼儿园教学活动存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幼儿园课程不仅指“教育教学活动”,还包含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不仅是“显性课程”,还包含“隐性课程”;不仅是“正规课程”,还包含“非正规课程” 。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依据和基础。

4、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全部活动。它反映了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课程观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幼儿园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其内涵深刻而丰富:

(1)它不仅指“专门组织的活动”,还包含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 (2)它不仅是\显性课程\还包含\隐性课程\; (3)它不仅是“正规课程”,还包含“非正规课程”; 三、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 【案例呈现】

神奇的蛋壳(科学领域,大班) 设计意图:

本设计试图借助蛋壳这样一个孩子们熟悉的物品作为媒介,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操作活动中,让孩子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对于孩子来说,活动结果的获得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探索过程中,学习探索的方法,并享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目标: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