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心理学专业《市场调研》重难点串讲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自考心理学专业《市场调研》重难点串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中等强度动机效率最高 第二节 社会性动机 一、交往动机:

?概念: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产生的原因有合作、情谊、归属。 二、成就动机:

?概念: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其结构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02年4月、03年10月考题) ? 成就动机的特征(03年10月考题): ?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具有坚定信念 ?正确的归因方式 三、工作动机: ? 工作动机:最有效、最复杂的社会性动机之一,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 ? 工作动机四理论:X理论(经济人)、Y理论(工作)、V理论(自我价值)、Z理论(个人价值感与组织目标的一致 第三节 动机理论

一、本能理论:有机体生来就具有一些特定的先天倾向,这些倾向是维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如生、死、性、攻击性)

二、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后便趋于消失。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指个体试图超越他以往成就的动机。该理论建立在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 ?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02年4月考题):

1、由低级到高级排列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

(1)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2)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三、认知与期待理论 ? 动机力量=效价*期待

第四节 情绪情感及其种类 一、 情绪情感的定义: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 构成包括三个层面: ?主观体验 ?生理唤醒 ?外部行为

二、情绪情感区别(02年10月、03年10月考题) ? 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更多与生理需要相联系,情感更多与社会需要相需要。 ? 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情绪发生早,情感发生晚。 ? 从反映特点看,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 三、情绪情感的种类

共 27 页 第 17 页

情绪的基本形式: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 情绪状态(02年4月考题): ?心境 ?激情 ?应激 ? 情感的种类: ?道德感 ? 理智感(02年10月考题) ? 美感

?情绪情感的表达 ?表情

?表情的种类 ? 面部表情 ? 身段表情 ? 语调表情

第五节 情绪情感的功能: 02年10月考题

一、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 ? 情绪具有激励作用 ? 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

二、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 : ? 促进功能 ? 瓦解作用

三、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 四、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考点小结

1、动机的概念与功能 2、动机产生的原因 3、动机的分类

4、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5、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成就动机的结构及其特征、工作动机的类型 6、动机理论

7、情绪、情感的概念及其区别 8、情绪状态的类型 9、情感的种类 10、表情的种类

11、情绪、情感的功能

第八章 人格 本章重点:

1、人格的概念与特征

2、人格的结构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3、人格差异的表现

4、性格与气质的联系与区别 5、人格理论

6、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

共 27 页 第 18 页

第一节 人格性质 一、人格的界定:

(一)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二)人格的本质特征:1、独特性2、稳定性3、统合性4、复杂性5、功能性(02年4月考题)

二、人格的结构(02年4月考题) 1、知--情--意系统:心理过程

2、心理状态系统:某时刻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

3、人格动力系统: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价值观等结构制约和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向。作为动力体现在所有活动中。

4、心理特征系统: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属于人格的核心内容。

5、自我调控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自我意识概念: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第二节 人格差异

一、认知方式的差异:

认知方式: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一)冲动型与沉思型: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沉思型反应慢,但精确性

(二)系列型与同时型:左脑优势个体进行信息加工时表现出系列型加工风格,其特点是解决问题时逐步分析,一环接一环地解决问题。右脑优势个体则在解决问题时采用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各种可能性

(三)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场独立性者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不太依赖于外界环境;场依存性者要依赖于外在环境。 二、气质差异(02年4月、10月考选择题) (一)气质概念: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二)气质学说:由体液说发展而来

(三)气质类型的差异:15种类型,4种典型类型

1、胆汁质:勇敢好斗,直率真诚,鲁莽冒失,表里如一 2、多血质:活泼好动、乐观灵活,缺乏耐心毅力

3、粘液质:安静稳重,沉默寡言,自制力强,内刚外柔

4、抑郁质:聪明而富于想像,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软弱胆小,踏实稳重,优柔寡断 三、性格差异:

(一)性格概念:性格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格的核心,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具有好坏之分,体现一定的阶级性与道德性。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显示在行为举止中。

(二)性格结构(02年10月考题)

1、性格的态度特征: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的不同态度 2、性格的意志特征:与行为调控、克服困难相联系 3、性格的情绪特征:伴随态度而产生主观体验

4、性格的理智特征: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人风格 三、气质与性格的差异(03年10月考题):

共 27 页 第 19 页

1、社会影响和自然影响不同:气质主要是先天的,性格主要是后天的

2、稳定性和可塑性不同:气质稳定性强,很难改变,性格则具有明显的可塑性

3、社会评价不同: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则有好坏之分,并体现一定的阶级性和道德性。 第三节 人格理论 一、人格特质说

(一)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分为共性特质和个性特质,个性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二)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03年10月考题):

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研究特质,并提出16种根源特质 (三)五因素特质理论:大五人格

情绪稳定性(N)、外向性(E)、开放性(O)、随和性(A)、谨慎性(C):OCEAN 二、人格类型说

(一)单一型模式:T型人格—好冒险、爱刺激,向健康方面发展为T+,向消极方面发展为T—。

(二)对立型模式:内向与外向 三、多元型模式:阴阳五行说

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

第四节 人格成因(教育中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 一、生物遗传因素:

智力、气质受生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要加强个别指导,使他们明白自己气质类型的优缺点,并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后天形成的价值观、信念、性格方面。它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教育中应注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的性格具有特定社会的特点。 三、家庭环境因素:

1、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 2、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

3、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人格特征,并影响和塑造孩子的人格,体现人格在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四、早期童年经验:

1、不幸童年经验可能会对人格造成不良影响,而溺爱也导致不良人格的形成,因此要循循善诱;

2、家庭和学校教育应该磨练孩子的坚强性格。 五、自然物理因素:

1、自然环境对人格通常是短期的。

2、自然物理环境对特定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 第五节 人格测量 一、测验法: 1、MMPI

2、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EPPS) 3、青年性格问卷(CPI) 二、投射法:

1、罗夏克墨迹测验(03年10月考题) 2、主题统觉测验(TAT) 3、句子完成法

共 27 页 第 20 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