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心理学专业《市场调研》重难点串讲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自考心理学专业《市场调研》重难点串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创造性的测量和鉴别:

心理学对创造性的鉴别最常用的是发散思维测验。典型的创造性测验是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造力测验(Guilford)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orance),这些测验反应出思维的流畅性、独特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的创造性思维特征。 三、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和创造性思维训练: (一)创造性的影响因素: 1、智力因素: 2、人格因素: 3、环境因素: 4、动机因素

(二)创造性思维训练:02年10月、03年10月考题 1、建立目标与意向。 2、训练基本的技巧。

3、鼓励个体取得某领域的具体知识。 4、刺激和鼓励好奇心。

5、建立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 6、建立自信,鼓励冒险精神。 7、强调掌握和自我竞争。

8、培养有关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信念。 9、提供选择和发现的机会。 10、促进自我管理技巧。

11、传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 12、运用例子。 考核知识点小结

1、思维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思维的过程、种类。 3、概念的分类、内容。

4、推理与问题解决的概念、问题解决的方法。 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6、想像与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7、创造性的影响因素。 8、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第六章 智力 本章重点:

1、智力的性质与类别 2、智商与智力差异 3、智力的理论 4、智力测验

5、智力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智力概述 一、智力的性质:

(一)智力的概念: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 (二)智力与能力: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有两层涵义--所能为者与可能为者,而智力只是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 (三)能力的不同类型:

共 27 页 第 13 页

1、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按照倾向性划分)(02年10月考题) 2、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按照功能划分)

3、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按照结果与原有知识的关系划分) 三、智商与智力差异

(一)智商:为表示一个儿童的智力水平,提出智力商数的概念,简称智商,缩写为IQ。 1、比率智商计算公式:智商=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03年10月考题) 2、离差智商:确定个体在相同条件的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它实质上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计算公式IQ=100+15Z (二)智力的差异:

1、智力的个体差异(02年10月考题)

(1)在智力的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智力的分布基本上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

(2)每个人智力的结构,即组成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3)人的智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 2、智力的团体差异:

(1)最明显的是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些特殊能力方面。 (2)不同职业种族之间在智力上也存在着差别 三、智力发展的特征: (一)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 一、智力的因素论

(一)智力的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在各种心理任务上的普遍相关是由一个非常一般性的心理能力或G因素所决定。在一切心理任务上,都包括这个一般因素(G)和某个特殊因素(S因素)两种因素。G因素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S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

(二)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提出,流体智力的主要作用是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异问题,它主要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晶体智力测量的是知识经验,是人们学会的东西,它的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02年4月考题) ? 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 ? 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

(三)智力多因素论: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提出智力由字词流畅性、语词理解、空间能力、知觉速度、计数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和记忆能力7种基本心理能力构成,各基本能力之间彼此独立。

二、多元智力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这7种智力是: ? 言语智力:渗透在所有语言能力中,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以及日常会话的能力。 ? 逻辑--数学智力: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维 ? 空间智力:包括导航、认识环境、辨别方向 ? 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 ? 身体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 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 ? 内省智力:对自身内部世界的状态和能力具有较高的敏感水平,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共 27 页 第 14 页

三、智力结构论: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活动可以区分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这三个维度的各个成分可以组成一个三维结构模型。

?内容: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

?操作:指智力活动的过程,由上述对象或材料引起,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

?产物:是智力操作的结果,包括单位、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应用 (03年10月考题) 四、智力的认知理论:

(一)智力的三元理论:由斯腾伯格提出,认为智力由内部成分、内部成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情境三部分构成。

1、内部成分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指控制行为表现和知识获得的过程,负责行为的计划、策略与监控;操作成分是指直接接收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比较刺激,从长时记忆提取信息,以及作出判断反应的过程,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知识获得成分是指用于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新信息的编码与存储。 2、内部成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从而获益的能力(经验性智力) 3、情境智力是在日常生活中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实践智力) (二)PASS模型:

加拿大心理学家达斯提出,PASS是指 “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Planning--Arousal--Simultaneous--Successive)。包含注意系统(AROUSAL)、信息加工系统(IP)、计划系统(PLAN)。该理论认为,注意、信息编码、计划之间是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影响的,计划过程需要一个充分的唤醒状态,以使注意能够集中,进而促使计划的产生。编码和计划过程也密不可分。 第三节 智力的测量 一、智力测验概述 ? 智力测验的产生:1905年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医生西蒙编制,简称比西量表。 ? 智力测验的种类: ?个别测验与团体测验 ?文字测验与非文字测验 ?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 ? 心理测验的性质

?心理测量的对象是心理特质 ?对心理特质的测量是间接的 ?心理测量具有误差

?心理测量工具的适用性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二、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02年4月考题 ? 信度:即可靠性,是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有再测信度,评分者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三种。 ? 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有内容效度,构想效度,预测效度三种。(03年10月考题) ? 测验的标准化: ? 常模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 三、经典智力测验(了解) ?斯坦福--比内测验

?韦克斯勒(韦氏)智力量表 ?团体智力测验

四、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成就测验的关系(02年4月考题)

共 27 页 第 15 页

第四节 智力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良好的遗传是智力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物质前提。如高尔顿通过家庭谱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智力的发展中遗传的作用超过环境,而双生子研究表明遗传的影响随年龄的增加越来越大,而家庭间环境的影响随年龄增加而减小。 ?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 家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智力发展 ? 早期干预对儿童智力有明显的积极影响,但这种积极作用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弱。 ?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 学校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智力的发展,最明显的方式是知识的传授。 ? 学校教育能促进多种智力技能的发展,并且各种智力技能在不同儿童身上的发展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智力也不例外。 (02年4月考题) 考核知识点小结

1、智力的性质:智力概念、能力分类、 2、智商及其计算 3、智力差异的表现 4、智力的二因素说

5、流体智力、晶体智力说 6、多元智力理论

7、常模、信度、效度的概念 8、智力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 本章重点:

1、动机的概念、功能与产生; 2、动机的种类; 3、社会性动机; 4、动机理论;

5、情绪情感的界定与种类; 6、情绪情感的表达; 7、情绪情感的功能 第一节 动机与行为 一、动机的定义:

1、动机概念: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2、动机的功能:激活、指向、调节与维持(02年4月考题) 二、动机的产生:

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是诱因,引导个体趋向特定的目标。(02年10月考题)

1、需要: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2、诱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三、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根据需要的性质不同划分。(03年10月考题) 2、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划分。

3、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划分不同。

共 27 页 第 16 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