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二)

【学习要点】

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以下方法:

4、数形结合法

解析几何是代数与几何的一种统一,常要将代数的运算推理与几何的论证说明结合起来考虑问题,在解题时要充分利用代数运算的严密性与几何论证的直观性,尤其是将某些代数式子利用其结构特征,想象为某些图形的几何意义而构图,用图形的性质来说明代数性质。

如“2x+y”,令2x+y=b,则b表示斜率为-2的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如“x+y”,令x2?y2?d,则d表示点P

2

2

(x,y)到原点的距离;又如“

5、参数法

y?3y?3”,令=k,则k表示点P(x、y)与点A(-2,3)这两点连线的斜率…… x?2x?2(1)点参数利用点在某曲线上设点(常设“主动点”),以此点为参数,依次求出其他相关量,再列式求解。如x轴上一动点P,常设P(t,0);直线x-2y+1=0上一动点P。除设P(x1,y1)外,也可直接设P(2y,-1,y1) (2)斜率为参数

当直线过某一定点P(x0,y0)时,常设此直线为y-y0=k(x-x0),即以k为参数,再按命题要求依次列式求解等。

(3)角参数

当研究有关转动的问题时,常设某一个角为参数,尤其是圆与椭圆上的动点问题。 6、代入法

这里所讲的“代入法”,主要是指条件的不同顺序的代入方法,如对于命题:“已知条件P1,P2求(或求证)目标Q”,方法1是将条件P1代入条件P2,方法2可将条件P2代入条件P1,方法3可将目标Q以待定的形式进行假设,代入P1,P2,这就是待定法。不同的代入方法常会影响解题的难易程度,因此要学会分析,选择简易的代入法。 【典型例题】

例1:已知P(a,b)是直线x+2y-1=0上任一点,求S=a2?b2?4a?6b?13的最小值。 分析:由此根式结构联想到距离公式, 解:S=(a?2)?(b?3)设Q(-2,3), 则S=|PQ|,它的最小值即Q到此直线的距离 ∴Smin

22|?2?2?3?1|5?35 5点评:此题也可用代入消元的方法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小值问题(注:可令根式内为t消元后,它是一个一元二次函数)

例2:已知点P(x,y)是圆x+y-6x-4y+12=0上一动点,求解:设O(0,0),则y=kx,即kx-y=0

22

y的最值。 xyy表示直线OP的斜率,由图可知,当直线OP与圆相切时,取得最值,设最值为k,则切线:xx圆(x-3)+(y-2)=1,由圆心(3,2)到直线kx-y=0的距离为1得

22

|3k?2|k?12?1,

∴k?3?3 4∴?3?3?y?3?3?y? ?,????44?x?min?x?maxx2y2??1的斜率为1的弦,求a的取值范围. 例3:直线l:ax+y+2=0平分双曲线169分析:由题意,直线l恒过定点P(0,-2),平分弦即过弦中点,可先求出弦中点的轨迹,再求轨迹上的点M与点P

的连线的斜率即-a的范围。

解:设A(x1,y1),B(x2,y2)是双曲线上的点,且AB的斜率为1,AB的中点为M(x0,y0)

?x12y12??1?① ?169则: ?

22 ?x2?y2?1② ??169xyx21?x22y21?y22??0,即0?0?1?0 ①-②得

169169即M(X0,y0)在直线9x-16y=0上。 由 9x-16y=0 得C?????167,?9??169??,??,D??? 7??77?x2y2??1 169∴点M的轨迹方程为9x-16y=0(x<-

167167或x>) 77?2?kPD=

977?9?27,kPD?16?2?0?977?9?27 160?1616?9?279??99?27????由图知,当动直线l的斜率k∈??16,16???16,16?时,l过斜率为1的弦AB的中点M,而k=-a

????∴a的取值范围为:???9?279??927?9?? ,?????,???1616??1616???点评:此题是利用代数运算与几何特征相结合的方法而解得的,由图得知,弦AB中点轨迹并不是一条直线(9x-16y=0),而是这条直线上的两条射线(无端点)。再利用图形中的特殊点(射线的端点C、D)的属性(斜率)说明所求变量a的取值范围。

例4:过y=x上一点A(4,2)作倾斜角互补的两条直线AB、AC交抛物线于B、C两点。求证:直线BC的斜率是定值。 分析:(1)点A为定点,点B、C为动点,因直线AB、AC的倾斜角互补,所以kAB与kAC相反,故可用“k参数”法,设AB的斜率为k,写出直线AB的方程,将AB的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因A为已知交点,则方程有一根已知故用韦达定理容易解出点B坐标,同理可得点C坐标,再求BC斜率。

(2)因点B、C在抛物线上移动,也可用“点参数”法,设B(x1,y1),C(x2,y2),因x1=y1,x2=y2,即可设B(y1,y1),C(y2,y2)。再考虑kAB=-kAC得参数y1,y2的关系。 解法1:设AB的斜率为k,则AC的斜率为-k AB:y-2=k(x-4),与y=x联立得: y-2=k(y-4),即ky-y-4k+2=0 ∵y=2是此方程的一解, ∴2yB=

2

2

2

2

2

2

2

2

?4k?21?2k ,yB?kk1?4k?4k2, xB=y=2k2B

?1?4k?4k21?2k?? ∴B? ,2??k?k??1?4k?4k21?2k?? ∵kAC=-k,以-k代替k代入B点坐标得C? ,2???kk??1?2k1?2k?1kk?? ∴kBC=为定值 2241?4k?4k1?4k?4k?kk2?解法2:设B(y1,y1),C(y2,y2),则 kBC=

2

2

y2?y1y2?y122?1

y2?y1 ∵kAB=

y1?2y2?211 ?,k??AB22y1?4y1?2y2?4y2?2 由题意,kAB=-kAC, ∴

11??,则y1?y2??4 y1?2y2?2则:kBC=?1为定值。 4点评:解法1运算量较大,但其方法是一种基本方法,因k的变化而造成了一系列的变化,最终求出BC的斜率为定值;解法2利用点B,C在抛物线上设点,形成含两个参数y1,y2的问题,用整体思想解题,运算量较小。

例5:在圆x+y=4上,有一定点A(2,0)和两动点B,C(A,B,C按逆时针排列),当B,C两点保持∠BAC=y2

2

?时,3求△ABC的重心的轨迹。

2??分析:圆周角∠BAC=可转化为圆心角∠BOC=,选用“角参数”, 332?2?令B(2cosθ,2sinθ)则C(2cos(θ+),2sin(θ+))

33则重心可用θ表示出来。

B0AxC2??,∴∠BOC=

334?2?2? 设B(2cosθ,2sinθ)(0<θ<),则C(2cos(θ+),2sin(θ+))

333解:连OB,OC,∵∠BAC= 设重心G(x,y),则:

12?)]

3312? y=[0?2sin??2sin(??)]

332?3?即: x=[1?cos(??)] x?1?cos(??)

33232?3? y=sin(??) y?sin(??)

3323??5?) θ+?(,33333212∴(x?1)?(y)?1。(x<)

22222412即(x?)?y?(x?)

392??5?点评:要注意参数θ的范围,θ+∈(,)它是一个旋转角,因此最终的轨迹是一 段圆弧,而不是一个圆。

333 x=[2?2cos??2cos(??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