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深圳市政道路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范本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强烈推荐)深圳市政道路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范本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预防措施

①管道接口施工应按操作规程进行,防止填料掉入管内。

②管道铺设前,对管子进行认真清理,将管内杂物清理干净。铺设停顿时应将管口封堵好,但不能将工具等物品置于管内存放。

③管道凸起处的排气装置必须按规范要求设置并保证其工作状态良好。 (4)治理方法

在发生故障的管段,拆除一节管子,清除杂物后,重新接通。 4 管道反坡 (1)现象

管道排空时,管内和检查吉流槽有积水或通水时流水不畅,或管道常有沉淀物,或支管标高低于干管标高。

(2)原因分析

①测量作业出现错误。

②施工测量控制不严格,铺管时未设置龙门板、水平桩等控制标高或控制桩布置间距过大,控制效果差。

③与土建工程配合施工不够密切。 (3)预防措施

①加强测量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双检复测制度。

②认真熟悉与掌握设计要点和施工图纸,根据设计和现场实际情况及其它建筑的相关关系建应施工测量网。铺管时设置龙门板,水平桩等控制管道标高,控制桩布置间距一般以10M为宜。

③施工时应加强与土建施工的联系,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4)治理方法

一般均应返工重新铺设。 5 路面沉陷性、疲劳性裂缝 1)现象:

(1)路面产生非接茬部位不规则纵向裂缝,有时伴有路面沉陷变形。

(2)在雨水支管部位出现不规则顺管走向的裂缝;在检查井周围出现不规则裂缝。 (3)成片状的网状裂缝(裂块面积直径大于30cm)和龟背状的(裂块面积直径小于30cm)。

2)危害:

(1)外界水会沿路面裂缝渗入路面基层,甚至渗入土基,造成其承载能力下降,使路面过早损坏。

(2)裂缝部分,特别是裂缝密集的龟裂部分,受水侵入和车辆反复荷载的冲击,更会加速路面出现坑槽,车辙等严重损坏。

3)防治措施:

(1)对雨水支管肥槽,采用水泥稳定砂砾或低标号混凝土处理,防止路面下沉开裂。

(2)提高路面基层材料的均匀性和强度,如北京地区使用的石灰粉煤灰砂砾,即要保证其级配的均匀性和设计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R7≥0.7MPa)及所需的石灰含量和石灰活性氧化物含量,避免强度裂缝,减少温度裂缝。

(3)按照第二间的要求治理好路基的质量通病,防止路基下沉所造成的裂缝。 (4)要注意对沥青混合料外观质量的检查,矿料拌合粗细要均匀一致,粗骨料的表面应被沥青和细矿料均匀涂复,不应有花白料或油少、干枯现象。

(5)检查井周围,在路面底层铺筑后再将检查井升至路面高所留下的肥槽,用低标号混凝土补强处理。

(6)对于出现的网裂、龟裂等采用下述方法处理:

①由于上基、基层破坏所引起的裂缝,分析原因后,先消除土基或基层的不足之处,然后再修复面层。

②龟裂采用挖补方法,连同基层一同处治。

③轻微龟裂,可采用刷油法处理,或进行小面层喷油封面,防止渗水扩大裂缝。 6 路面边部压底不足

1)现象:路面边缘部位,局部未碾压密实,表层呈松散状态,或“睁着眼”,一经车辆辗压有掉渣现象。

2)危害:烂边掉渣属面层结构性损坏,是外观质量上的重要缺陷,经不住水浸、冻融、风蚀、车轮创压,易出坑槽。严重时还会波及基层的损坏。

3)防治措施:

(1)辗压基层时要标出准确的路边边线,一般应超宽碾压每侧不小于15cm。碾压密度不能低于路中部位的密实度。

(2)安栽道牙的废槽,要加用小型夯具做特别夯实。

(3)边缘,特别是路边缘以内50cm范围内的底层平整度,不能低于路中间部位的平整度。

(4)对边角及有障碍物碾子压不到的部位,要使用热墩锤、热烙铁或平板震动夯夯实。

7 路面啃边

1)现象:多数发生在安砌平道牙的路边缘,车轮经常靠边的路段在平道牙以里30cm以内路面纵向掰裂下沉。

2)危害:

路边掰裂后,雨水会大量侵入,加剧对基层结构和土基的侵袭,在车轮的不断冲击下,将会造成下沉、坑洞,会向路幅内逐步深入蚕食,扩大路面的破坏面积。

3)预防措施:

(1)对填土路基,包括路面基层以外的路肩应做到分层超宽碾压,最后削坡,以保证包括路肩在内的全幅路达到要求密实度。

(2)路面完工后,要修整压实土路肩,路肩横坡不小于2%,利于排水。如果采用路肩纵向排水,通过水簸箕排向路外的,路肩纵坡要顺畅,不能积水。

(3)砌道牙的内外废槽要用小型夯具作充分夯实。 4)治理方法:

(1)挖出破损边缘,切成纵、横向正规的断面,并适当挖深,采取局部加厚边部面层的办法修复。

(2)改善路肩,使路肩平整、坚实,与路面边缘衔接平顺,并保持路肩应有的横坡度,以利排水。

(3)用砂石料加固路肩,或在路面边缘加设较重型路缘石,使其表面与面层齐平,防止啃边。

8 路面接茬不平、松散,路面有轮迹 1)现象:

(1)使用摊铺机摊铺或人工摊铺,两幅之间纵向接茬不平,出现高差,或在接茬处出现松散掉渣现象。

(2)两次摊铺的横向接茬不平,有跳车。

(3)油路面与立道牙接茬或与其他构筑物接茬部位留有轮迹。 2)危害:

(1)纵向接茬不平,松散不实,经车轮冲击、雨雪侵蚀,易出坑损坏。 (2)横向接茬不平,有跳车,冲击路面易损坏。

(3)边缘部位不实,雨雪水易渗入,经浸泡和冬春冻融,路边会加大加深损坏面,雨雪水渗入基层和路基,会降低其强度和稳定性。

3)防治措施:

(1)纵横向接茬均需力求使两次摊铺虚实厚度一致,如在碾压一遍发现不平或有涨油或亏油现象应即刻用人工来补充或修整,冷接茬仍需刨立茬,刷边油,使用热烙铁,夯烙密实,并同时消除轮迹。

9 检查井与路面衔接不顺

1)现象:路面上的各类检查井较路面高突或低洼,或井周路面下沉、碎裂。 2)危害:

(1)检查井与路面衔接不平顺,造成跳车,降低车速,同时加大对井周路面的冲击,致使井周路面过早破坏出坑。

(2)检查井高突和低洼形成路面上的障碍,行车中常出现躲闪检查井,易引发交通事故。

3)治理方法:

(1)检查井周的回填土,应从检查井废槽底开始用动力夯转圈分层夯实,遇土质不好时,井周要回填石灰土。松散材料的路面基层,凡不易夯打密实部分,可填筑低标号混凝土。

(2)为了使井周路面基层松散材料能够压实和保证检查井与路面衔接平顺,可在路床顶面或在石灰土基层顶面将检查井用钢板盖死,将井位用拴点法拴牢,将路面中面层以下结构同其他部位一起摊铺碾玉成活后,再将检查井挖出,升至表面层高程,废槽填筑低标号混凝土,然后一并铺筑表面层,这样可免于后补井圈。

(3)不论是新铺路面还是旧路加铺面层,在升降检查井时,检查井圈的升降高度要用小线仔细校核,使井圈与路面高度和纵、横坡完全吻合。

10 雨水口较路面高突或过低 1)现象:

(1)雨水口建在路面纵、横坡的高点。

(2)雨水口口圈安砌高于周围路面或低于路面过多。

(3)雨水口本身高程适宜,但附近路面未接顺,多数表现雨水口上游路面高突。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