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一3月阶段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一3月阶段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20年高中生物监测试题

高 一 生 物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 纯合子之间交配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D. 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直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

2.纯合子是指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相同的基因型个体,如AA,aa;杂合子是指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不相同的基因型个体,如 Aa。

3.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就是相对性状。 【详解】A、性状分离是指杂合子一代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A错误; B、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B错误; C、如果环境条件相同,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可以相同,如Aa和AA,C错误; D、兔的白毛和黑毛以及狗的直毛和卷毛都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因此都是相对性状,D正确。 故选D。

2.下列叙述与生物学事实相符的是( ) A. 孟德尔遗传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 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确定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 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 摩尔根绘制出了第一幅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同时也说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答案】D 【解析】 【分析】

融合遗传是指亲代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的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二者之间的性状。孟德尔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证明了遗传定律,通过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否定了融合遗传。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且后来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出了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图,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比较,做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设。

【详解】A、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遗传,不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A错误; BC、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采用的是类比推理法;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B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摩尔根绘制出了第一幅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同时也说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 故选D。

3.下列是动物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A. ③⑥④①②⑤ B. ⑥③②④①⑤ C. ③⑥④②①⑤ D. ③⑥②④①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细胞①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②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③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正在进行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④的细胞质已经分裂,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细胞⑤的细胞质已经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细胞⑥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详解】由减数分裂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和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D正确,ABC中期、后期和末期),由以上分析可知,减数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③一⑥一②一④一①一⑤,错误。

故选D。

4.在孟德尔之前,也有不少学者做过动物和植物的杂交实验,也观察到了生物性状遗传中的性状分离现象,但是都未能总结出遗传的规律;孟德尔用了8年的时间才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在豌豆开花时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 在观察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融合遗传的观点,提出一系列假说 C. 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巧妙地运用测交实验对他的假说进行验证

D.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 【答案】C 【解析】 【分析】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

(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3)利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实验结果,使得结果准确可靠。

(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做了杂交实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解释问题-演绎推理测交验证-总结结论,得出规律。

【详解】A、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由于豌豆属于闭花授粉,因此在豌豆未开花时去雄,然后套袋处理,待到花粉成熟时进行人工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做了杂交实验的基础上,观察后发现问题,提出一系列假说,B错误; C、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巧妙地运用测交实验对他的假说进行验证,C正确;

D、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D错误。 故选C。

5.下图是一个正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关于该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它们通过着丝粒②相连 B. 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⑤和⑥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C. 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染色体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D. 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其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含有同源染色体(④和⑦、⑤和⑥),且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其中①和③称为姐妹染色单体,②为着丝点,④⑤⑥⑦都为染色体,⑧是纺锤丝,⑨是中心体。

【详解】A、根据图示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它们通过着丝点②相连,A正确; B、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⑤和⑥,B正确;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故均不含同源染色体,C正确;

D、该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⑨,因而可以判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其名称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D错误。 故选D。

的6.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的甲乙两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 实验中分别从两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代表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结合的过程 C. 每个小桶内两种色球比例须为1:1,准确模拟了雌、雄配子的比例 D. 每次抓取的小球需要重新放回,保证每次模拟过程中D、d出现概率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