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2(算法部份)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复习题2(算法部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1章 计算机和算法

1.使用计算机解题的步骤,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____。

A.正确理解题意→设计正确算法→寻找解题方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 B.正确理解题意→寻找解题方法→设计正确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 C.正确理解题意→寻找解题方法→设计正确算法→调试运行→编写程序 D.正确理解题意→寻找解题方法→设计正确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 答案:B

2.计算机是一种按照设计好的程序,快速、自动地进行计算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开始计算之前,必须把解决某个问题的程序存贮在计算机的_____中。

A.硬盘 B.软盘 C.内存 D.CPU 答案:C

3.计算机程序由以下两部分即:_____组成。 A.执行部分和数据部分 B.数据部分和程序部分 C.指令部分和数据部分 D.程序部分和指令部分 答案:C

4.计算机程序由一系列指令构成,每条指令要求计算机执行_____动作。 A.一组 B.二个 C.一个 D.一个以上 答案:C

5.计算机程序由指令部分和数据部分组成,其中数据部分用来存储_____。 A.计算所需的原始数据和计算的中间结果,不能存储计算的最终结果 B.计算所需的原始数据,不能存储计算的中间结果和计算的最终结果 C.计算的中间结果和计算的最终结果,不能存储计算所需的原始数据 D.计算所需的原始数据、计算的中间结果或最终结果 答案:D

6.人们在设计计算机程序时,_____。

A.只要考虑“数据的存贮”而不要考虑“计算的过程” B.不要考虑“数据的存贮”而只要考虑“计算的过程” C.必须同时考虑“数据的存贮”和“计算的过程” D.以上答案都错 答案:C

7.设计计算机程序时,要考虑“计算的过程”,其含义是在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步骤化时,_____。

A.只要指出“动作”而不必指出“动作的次序” B.不必指出“动作”而只要指出“动作的次序” C.必须同时指出“动作”和“动作的次序”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C

8.算法的特征是:有穷性、_____、能行性、有0个或多个输入和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A.稳定性 B.确定性 C.正常性 D.快速性 答案:B

1

9.关于算法的有穷性特征,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____。 A.一个算法的步骤,只要能够终止,就符合有穷性特征

B.一个算法的步骤能在合理的时间内终止,就符合有穷性特征 C.一个算法能在1千万个步骤内终止,就符合有穷性特征 D.一个算法运行的时间不超过24个小时,就符合有穷性特征 答案:B

10.关于算法的确定性特征,以下不符合算法确定性的是:_____。 A. D ← (B * B – 4 * A * C) B. S ← (L * H) / 10 C. 输入:X

D. 输出:L / 正整数 答案:D

11.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描述一个算法,算法的描述可以用:_____。 A.流程图、分支和循环 B.顺序、流程图和自然语言 C.流程图、自然语言和伪代码 D.顺序、分支和循环 答案:C

12.流程图中的判断框,有一个入口和_____个出口。

A.1 B.2 C.3 D.4 答案:B

13.关于流程图中的开始、结束符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一个算法可以有多个开始处,但只能有一个结束处 B.一个算法只能有一个开始处,但可以有多个结束处 C.一个算法可以有多个开始处,也可以有多个结束处 D.一个算法不能有多个开始处,也不能有多个结束处 答案:B

14.算法中通常需要三种不同的执行流程,即:_____。 A.连续模式、分支模式和循环模式 B.顺序模式、结构模式和循环模式 C.结构模式、分支模式和循环模式 D.顺序模式、分支模式和循环模式 答案:D

15.算法中通常需要三种不同的执行流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一个算法只能包含一种模式 B.一个算法最多可以包含两种模式

C.一个算法可以包含以上三种模式中的任意组合 D.一个算法必须包含以上三种模式 答案:C

16.算法中的输入,是指算法在执行时需要从外界(如:键盘)取得数据信息,其目的是为算法的某些阶段建立初始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算法的输入可以没有,因为建立初始状态的数据已经包含在算法中 B.算法的输入必须出现在算法的开始阶段

2

C.一个具体的算法,其输入的位置(次序)是不能改变的 D.算法的输入不能没有 答案:A

第2章 基本算法实例

1.采用盲目的搜索方法,在搜索结果的过程中,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考虑到,并对所得的结果逐一进行判断,过滤掉那些不合要求的,保留那些合乎要求的结果,这种方法叫做_____。

A.递推法 B.枚举法 C.选择法 D.解析法

答案:B

2.找出表示问题的前提条件与结果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表达式的计算来实现问题求解,这种方法叫做_____。

A.递推法 B.枚举法 C.选择法 D.解析法

答案:D

3.在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数据进行排序,所谓排序就是:_____。

A.把杂乱无章的数据变为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 B.把杂乱无章的数据变为从大到小排列的数据 C.把杂乱无章的数据变为有序的数据 D.以上说法都错误

答案:C

4._____是序列计算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它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计算序列中的每一项,通常是通过计算前面的一些项来得出序列中的指定项的值。

A.递推法 B.枚举法 C.选择法 D.解析法

答案:A

5.比较表达式:999<>999,则比较结果为:_____。

A.真 B.假 C.表达式错 D.无法确定

答案:B

6.求:S = 1 + 2 + 3 + 4 + ?? N,加到第几项时S > 300 ? 7.找出乘积为399的两个相邻奇数。

8.已知:□3 * 6528 = 3□ * 8256 等式中方框内是同一个数字,求所有满足该等式的数字。

9.鸡、兔共笼问题,有腿共60条,问鸡、兔各有多少只?下面鸡和兔只数最合理的范围是_____。(范围确定了循环的起始值和终止值)

A.鸡:1到28,兔:1到14 B.鸡:2到28,兔:1到14 C.鸡:1到28,兔:2到14 D.鸡:2到28,兔:2到14

答案:B

10.见流程图,如果输入的X值为23,Y值为15,Z值为88,则执行的语句是:___。

A.语句1 B.语句2 C.语句3 D.都不是

3

答案:B

11.下述流程图执行完毕,其输出的前3个数字为::_____。

A.0,2,3 B.0,1,2 C.0,2,2 D.0,1,1

答案:C

4

12.在程序中需要将两个变量的值交换,以下四段流程图中,_____不能完成将变量X、Y的值互相交换。

A. B. C. D.

二、判断题: 答案:C

13.下列流程图中,语句:1将被执行的次数为:_____。

A.33 B.34 C.35 D.36

答案:B

14.大猴和小猴共100个,分吃100个桃子,每个大猴吃3个桃子,三个小猴吃1个桃子,问有大猴和小猴各几只?下面大猴和小猴只数最合理的范围是_____。(范围确定了循环的起始值和终止值)

A.大猴:1到33,小猴:1到99 B.大猴:1到33,小猴:1到291 C.大猴:1到33,小猴:3到99 D.大猴:1到33,小猴:3到291

答案:C

5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