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制作标本 --表内除法 备课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制作标本 --表内除法 备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七、制作标本 ——表内除法

单元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2——92页第七单元《制作标本——表内除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初步认识了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以后继续学习除法相关知识的基础,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所编排的知识结构较传统教材有很大的改变,知识跨度比较大。本单元设有五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采集动植物标本的活动,引导学生提出并探索用2——5的口诀求商。第二个信息窗是在参观蝴蝶标本的情境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第三个信息窗是前两个信息窗的延续,学生在采集和参观之后,亲自动手制作动植物标本,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第四个信息窗,创设了学生在海边采集贝壳的场景,引导学生探索倍的意义,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第五个信息窗通过学生制作贝壳标本,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口诀求商的方法,,逐步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初步认识“倍”,体会“倍”的意义。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

3、通过估算,发展学生的数感。

4、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能利用有关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5、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重点:

在实际情境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利用他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熟练的口算表内除法;初步认识“倍”,了解“倍”的意义。

2、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单元教学的设计理念、方法、措施:

本单元中教学内容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除法的计算方法,这样联系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从而理解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意识。鼓励并落实学生的算式多样化,这样使学生多“创造”,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采用相应的策略,探索解决的办法,发展数学思考。提供学生探索交流的学习空间,在练习中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索交流的机会和空间,如开放性问题等等。这样来逐步发展创新意识及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课时划分:

信息窗1—采集动植物标本 2课时 信息窗2—观赏蝴蝶标本 2课时

信息窗3—制作植物标本 2课时 信息窗4—采集贝壳标本 2课时 信息窗5—制作贝壳标本 2课时 回顾整理 1课时 测试与讲评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 40 )课时

课题:采集动植物标本——用2-5的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教材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学习用2-5的口诀求商。

2、经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认识除法竖式。

3、在与同伴共同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学习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认识除法竖式。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学具盒 预习要求:

1、能熟练地背诵1-9的乘法口诀,并会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2、观察情境图,能找出图中相关的数学信息,会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检查预习:

检查口诀的背诵情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去过郊外游玩吗?在郊外我们都可以干什么?(学生交流,交流完后课件出示在郊外的活动图片)。今天咱们就随着一群小朋友一起到郊外去看一看他们都在干什么,好吗?(教师出示情境图。)

认真观察情境图,快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他们在说什么?

学生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可能回答:有三个小男孩在捉蝴蝶、三个小女孩在采野花;小男孩说:我们3个人共捉了 15只蝴蝶,小女孩说:我们3个人共采了12片叶子;其中一个小女孩说:我采了8朵花,每种2朵??(允许学生说出情景图中的其他信息)

听了这些小朋友的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数学问题有:男同学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女同学平均每人采了几种叶子?那个穿红裙子的小女孩采了几种花?? )

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现在就一个一个来解决。 二、解决问题,合作探究。

(一)解决问题:男同学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 1、让学生完整地复述问题? 2、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说出算式:15÷3,教师板书。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