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技术考试要点(整理-中级)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微生物检验技术考试要点(整理-中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乙型(HBV):反转录病毒,嗜肝DNA病毒科,病毒颗粒3种:22nm小球形外膜颗粒、40—100nm 22nm管形颗粒、完整42nmDane颗粒。前两者空心包膜,表面抗原(HBsAg)组成,不含核酸,没感染性。Dane颗粒呈双层外壳圆形颗粒,携带核心抗原(HBcsAg),抵抗力很强,100℃10分钟灭活。HBV基因组长约3.2kb不完全双链环状DNA,长链为—链,短链为+链,短链5”末端固定,3”末端不固定。

丙型(HCV):黄科病毒,球型颗粒,基因组长9.4kb正链RNA,1:1000甲醛液(福尔马林)37度92小时可灭活。母婴、输血、血源性传播。

丁型(HDV):卫星病毒科,是一种缺陷病毒,需在(HBV)或嗜肝DNA病毒的辅助下才能复制增殖。核心含单股负链共价闭合环装RNA、HDAg抗原,核衣壳是一粗糙球形结构。对各种灭活剂、脂溶剂敏感,耐干热。输注含HDV的血液或血制品。

戊型(HEV):无包膜线状单股正链RNA病毒球形,基因组长约7.5kb,对高热敏感。有镁、锰离子存在可保持完整性。粪—口传播

115. 人类免疫缺陷(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AIDS),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感染后损伤免疫系统,引起致死性机会感染或肿瘤,乙类。世界81第一例,我国85。

HIV属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分HIV-1、HIV-2型,95%由HIV-1造成,球形,由两条单股正链RNA、逆转录酶、整合酶、蛋白酶、核心蛋白质组成。对理化因素抵抗弱,但在20-22℃活7天,冷冻血制品中需68℃加热72小时才灭活,对紫外线不敏感。

标本:外周全血,抗凝剂:柠檬酸葡萄糖溶液B(ACD)用于新鲜抽提或冻存的血样、肝素、CPD。血量:成、儿10-20ml,婴幼儿1-2 ml,30小时内处理,室温保存。

分离病原:在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BSL-1)、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最敏感的分离技术是共培养,特征性细胞病变为融合细胞。

核酸检测:定性:PCR、RT-PCR技术;定量:逆转录PCR 实验(RT-PCR)核酸序列扩增实验(MASBA)。报告定性结果时应注明反应条件、引物序列,报告定量结果时注明实验方法、样品种类及量。

用ELISA测p24抗原,可使感染的窗口期缩短1左右。HIV-1 p24抗原阳性结果须中和试验确认。WHO及我国推荐HIV感染诊断用:血清学抗体检测(监测、诊断、血液筛查),筛查试剂须是HIV-1/2混合型。确证试验法:免疫印迹试验(WB国常用)、条带免疫试验、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A)、免疫荧光试验(IFA)

116. 脊髓灰质炎病毒:小儿麻痹症,粪—口传播。小RNA病毒科,单股正链无包膜,圆球形颗粒,耐寒-70度保存活力8年,不耐热。按抗原分;Ⅰ、Ⅱ、Ⅲ 3个血清型。脊灰病毒基因组呈单链线性,病毒的主要抗原是VP1蛋白。口服脊灰疫苗(OPV),脊灰Ig G≥1:100为阳性。

标本:粪便(分离主要标本),粪便排出病毒主要在麻痹前期、麻痹后2周内,排毒呈间歇性,故

25

采样在14天内采集2份粪便,时间间隔24—48小时,量5—8克。患者超14天就诊,采5位0—4岁密切接触粪便。粪便须进行氯仿处理,可除支细菌、真菌、有包膜病毒、细胞毒性脂类,使聚集的病毒分散。WHO推荐用: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D)、转人脊灰病毒受体的小鼠肺细胞(L20B)

117. 麻疹病毒:以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和全身丘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丙类)。副黏病毒科。病毒为螺旋对称,有包膜,单股负链RNA不分节段,有6个结构基因。包膜表面两种刺突;血凝素HA、血溶素HL,均为中和抗原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血凝素HA只能凝集猴红细胞,并能与宿主细胞吸附;血溶素HL具有溶血和使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的作用。只有一个血清型,多个基因型。抵抗力弱。

病原分离:取出疹前3天至疹后3天的咽拭子,尿液标本或血中淋巴细胞,不超过出疹前后5天。细胞分离:Vero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原代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B95a细胞(EB病毒转化的绒猴淋巴细胞),WHO推荐使用首选Vero/SLAM分离麻疹病毒;用ELISA方法检测特异AgM抗体进行麻疹诊断。IgM在出疹7—10天达高峰,28天内都能检测到。IgG持续终身。IgG用于人群抗体阳性率调查、抗体水平测定、疫苗初免结果观察。

在结构基因中,H、N基因最易变异的基因。F蛋白是一种具有膜融合特性的糖蛋白。F蛋白、H蛋白都是中和抗原

118.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由汉坦病毒HV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为宿主和传染源。单负分节段RNA,基因组分3个片段(L、M、S),分别编码RNA聚合酶、包膜糖蛋白、核衣壳蛋白。A549(人肺癌)传代细胞、Vero-E6(非洲绿猴肾)细胞、2BS(人胚肺二倍体)细胞、RL(大白鼠肺)细胞用于病毒分离。发病5日之内静脉血接种,用标准抗体做免疫荧光试验、标准毒株抗血清做中和试验、交叉阻断试验,ELISA、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测抗原。ELISA夹心法用于基层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目前我国所使用的流行性出血热的疫苗是: 细胞培养灭活疫苗。 我国流行的是Ⅰ和Ⅱ型,伴三痛(头,眼眶,腰)及红(面,颈,上胸部)。新疆出血热病毒。

119. 埃博拉出血热:传染性十分强烈的出血性发热性疾病。单股负链RNA,长丝状。病毒在胞内繁殖,芽生释放。病毒基因组长19kb,由7个连续排列的基因组成,分别编码;核蛋白、基质蛋白、多聚酶、3种小蛋白。

病毒分离必须在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进行。急性期血标本接种于Vero-(非洲绿猴肾)细胞培养,或豚鼠腹腔内。用荧光免疫法---病毒抗原积聚在细胞浆内。

120. 流行性乙型脑炎:又日本脑炎,(乙类),经三带啄库蚊传播媒介,猪主要宿主和传染源。属黄病毒科,基因组长11 kb 单股正链RNA,球形,有包膜,根据E蛋白的核苷酸差异将乙脑分为5个基因组。病毒的结构蛋白有:M(包膜内),C(衣壳内),E(嵌在包膜上的糖蛋白)三种,组成血凝素,囊膜内尚有内膜蛋白(M),参与病毒的装配。病毒RNA在细胞浆内直接起mRNA作用,翻译

26

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在胞浆粗面内质网装配成熟,出芽释放。乙脑病毒以接种卵黄囊最佳,

常用检测标本:血液、脑脊液、尸检标本、蚊虫,保持冷链。最易感染的动物是出生2~3天的乳鼠,经皮下接种,小鼠是常用的动物模型。抵抗力弱不耐热。病毒分离:BHK、C6/36传代细胞。乙脑早期诊断:潜伏期是4—21天,用发病4—7天血液、脑脊液用ELISA测特异性IgM抗体.。

121、登革热DF:乙类,传播媒介伊蚊,属黄病毒科及属,正链RNA,含有一条单一开放读码框架,3个结构蛋白:衣壳蛋白C、膜蛋白M、包膜蛋白E。E蛋白主要有A、B、C三个不重叠抗原区,为主要的毒粒,能诱导宿主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直接从标本中分离病毒是确诊登革热的可靠方法。4个血清型,分离细胞(C6/36株)。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登革热RNA。检测抗体经典法: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

122.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E:传播媒介蜱,宿主蜂,又新疆出血热。属布尼亚病毒科、内罗毕病毒属。负链分节段RNA,3个基因节段:

首选乳鼠脑内、腹腔接种,取乳鼠脑组织制成抗体进行血清学交叉试验。反向间接血凝(RPHA)、双抗体心ELISA法检测急性末梢血液,可早期快速诊断。抗体阳性应两种方法同时阳性来最终确认阳性结果。

123.流行性感冒病毒:正黏科分节单负链RNA病毒,多呈球形,核心由RNA蛋白和P蛋白组成,据病毒粒核蛋白(NP蛋白)膜蛋白(MP蛋白)的抗原特性分甲、乙、丙三型,包膜(由血红细胞凝集素HA、神经氨酸酶NA)后者是划分流感病毒亚型的依据,易变异。甲型流感病毒HA易发生点突变,导致氨基酸序列发生替换,造成抗原性漂移,甲型流感血凝素16个亚型、神经氨酸酶9个亚型。

分离有鸡胚和细胞培养两种,常用鸡胚,初次分离以接种9-11日龄鸡胚羊膜腔最佳,后可接种鸡尿囊腔内。易感性最高动物—雪貂,地鼠、小白鼠次之。采样3天内的病例,-70℃冻存。病毒分离是确定流感感染的金标准。

M蛋白的m基因为流感区别于其他病毒的特异基因,m、np、ns基因用于不同型别ABC的检测。 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 cell)进行分离。NP抗原、HA、NA蛋白用于检测流感的存在。IgG抗体急性期采发病头3天、恢复期发病后2-4周血清。

124.狂大病毒:不分节段单负股RNA,属子弹状病毒科,感染动物或病人中的病毒为:街毒、野毒。传代适应后:固定毒。5种结构蛋白:糖蛋白GP、包膜基质蛋白M2P、衣壳基质蛋白M1P、核蛋白NP、转录酶大蛋白LP,病毒粒子由感染细胞浆膜表面芽生形成,在中枢神经细胞中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称内基小体。糖蛋白GP与病毒毒力直接有关。分离:组织、小白鼠分离法。用于检测抗原:核蛋白NP抗原---直接免疫荧光法(DFA)。不形成病毒血症。抗体水平≥0.5IU/ml表示能得到有效保护。

125.腮腺炎病毒MuV:属副黏病毒科,球形,外膜有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蛋白质突起,基因不分节段单负链疫RNA,7种病毒蛋白的基因:核壳蛋白NP、磷酸化蛋白P、基质蛋白M、

27

融合蛋白F、膜相关蛋白SH、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L蛋白L,仅有一个血清型,有血凝(4、37℃)、血溶(37℃)两种活性,苗接种是预防MV感染唯一有效的手段。

分离:Vero(非洲绿猴肾)细胞分离,表现为细胞聚集、退化性病变,时有产生融合细胞、并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病毒标本采集在发病早期,唾液、尿、脑脊液接种鸡胚羊膜腔、卵黄囊、传代细胞。取羊水进行---红细胞吸咐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SH基因为分型依据,中和抗体决定簇的位点在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融合蛋白F基因上,HN蛋白是主要的V抗原、NP蛋白相当于S抗原。

126.风疹病毒:丙类,属披膜病毒科,单正链RNA,人是唯一自然宿主,易感儿童,潜伏期10—21天,病毒能通过胎盘屏障,造成流产、死亡,发生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引起胎儿畸形。出疹前1周至出疹后3—5天有传染性。3个结构蛋白:衣壳蛋白C、E1、E2蛋白,有包膜,小刺突有血凝、血溶两种活性,只有一个血清型,多个基因型,不耐热。病毒分离:脑脊液、泪液、分泌物、损伤组织。

E1蛋白有中和抗体决定簇、凝血活性,含有3种糖基化位点。

127.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丙类,微小RNA病毒科,单正股RNA,由肠道病毒70型、柯萨奇病毒A24型及其变异株引起。新型肠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C A24v),在宿主细胞浆内繁殖复制。对乳鼠不致病,病毒分离阳性可确诊。

128. 致腹泻病毒:丙类,主要病原轮状病毒,其次是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肠道病毒、冠状病毒。病毒侵害十二指肠、空肠黏膜细胞。并在其中大量繁殖。粪—口传播。

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球形,核心蛋白VP6抗原致病有ABC组。外壳蛋白VP4、VP7具有中和抗原活性,主要流行型:G1P—G4P。粪便—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病毒,恒河猴胚肾细胞系(MA-104)。

杯状病毒:引起成人和大龄儿童流行性非细菌性胃肠炎暴发流行最重要的病原体。毒粒无包膜,单正链RNA,只有一种衣壳蛋白。潜伏期、排毒期很短(24小时达高峰),无法培养。

肠道腺病毒:致病F亚属,40、41血清型。不能在鸡胚中增殖,只能在人源的组织细胞中增殖,有嗜碱性包涵体,24h换培养液一次,避免细胞毒效应。肠道病毒(单正股RNA)是人类最常见最重要的病毒。急性期粪便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病毒,人胚肾细胞株HEK—293、Hela、A549

星状病毒:单股正链RNA,7种血清型,常见Ⅰ型。粪便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病毒,人胚肾细胞、大肠癌细胞Caco-2

129.森林脑炎病毒:生物安全4级,属黄病毒科,球形颗粒,单股正链RNA。在感染局部皮下组织细胞中繁殖,经区域淋巴结、远端淋巴结到内脏淋巴组织,在内脏繁殖的同时经血液和神经系统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3日内乳鼠脑内和腹腔、7日龄鸡胚卵黄囊接种分离。IgM在病后1周内滴度较高2周达高峰。传播媒介:蜱。

130. 水痘-带状疱疹VZV:VZV疱疹病毒科a亚科,生物学形状与单纯疱疹病HSV相似。线性双链DNA,能在人胚二倍体细胞(HFDK)或人胚二倍体肺细胞(HFDL)中增殖,巨细胞病毒种属特

2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