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9那个星期天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9那个星期天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共案)

主备:六年级语文教研组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复备栏 9 那个星期天 【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在那个星期天“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3.学习作者通过具体细致的叙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在那个星期天“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具体细致的叙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图片引入: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与期盼有关的文章,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 2.走近作者:史铁生(1951—2010),中国作家、散文家。曾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主要作品:《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命若琴弦》《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在那个星期天“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重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4.理解词语。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这篇课文写一个小男孩盼着母亲兑现在星期天带他出去玩的承诺,由开始盼望中的兴奋期待,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产生的焦急无奈,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的失望委屈。 7.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媚:女字窄小、首笔撇长点短、一横上提,眉字上框要扁、内有一短竖、撇要长。 蚁:虫字口要扁并稍向上提、中竖要长、下横上提,右边撇稍高、和捺要直长。 绊:左边撇和折起笔都由重渐轻,半字上横居中、下横要长、中竖贯穿上下。 耽:耳字窄长、下提在左竖下边起笔,右边是冖、一撇穿过,竖弯钩的竖稍靠下。 绽:宀上点和左点写法不同,下边上横要短,中竖右边有一短横,人字稍扁。 惶:“ 白” 要小;“王”要宽,三横紧凑,下横要长且行笔有力。 9.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一天的情绪变化。 四、当堂检测 第二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在那个星期天“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重点)

2.学习作者通过具体细致的叙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难点) 二、品读释疑 1.“我”为什么对第一次盼望记忆犹新? 2.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写时间的变化的? (1)直接交待时间,如“那是个春天的早晨”“下午吧”。 (2)通过景物的变化交代时间。如“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3.讨论交流:“我”的心情经历了什么变化? 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 4.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可以改写成“从早晨到天黑”吗?为什么? 改写以后,“我”等待的焦虑以及母亲马不停蹄的劳碌情形就不能深深地烙进读者心里。 5.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到底”表现了我对这一天的渴望。 6.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 (1)孩子第一次催促。母亲敷衍。 (2)“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反映了“我”怎样的心理? 这句话反映了渴望母亲带“我”出去玩的急切心理。 7.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 这句话反映了“我”怎样的心理变化? 满心希望母亲可以带“我”出去了,结果去看到她“手里提着篮子”,不由得着急起来。 8.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

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我”是怎样等母亲买菜回来的?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母亲出去买菜,剩“我”一人在家苦苦等待,只好跳房子、拨弄蚁穴、看画报来打发时间。反映了“我”孤独、寂寞、无奈的心理。 9.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走吧…… 文中对“我”的语言描写反映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走吗?”“您说了去!”“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走吧……”这句话表现了“我”心理变化的轨迹:渴望——着急起来——十分焦急。 10.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马上”“决不许”写出了“我”的急切心情。 11.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这句话是怎样既交代了时间变化,又写出了“我”的心理感受? (1)“光线渐渐地暗下去”交代了天色渐晚。 (2)“凉下去”“沉郁下去”写出了随着希望一点点破灭,“我”的内心越来越惆怅。 (3)“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更表现了“我”完全沉浸在伤心失望之中。 12.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1)“孤独而惆怅”这也是“我”此时此刻的心理变化。 (2)为什么我还能感觉到当时光线的变化,听到母亲的洗衣声? 因为在那个星期天,我渴望母亲带我出去玩。可是她却因为繁重的家务一次次拖延。我的希望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破灭。所以天色的变化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