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接触镜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角膜接触镜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角膜接触镜:俗称隐形眼镜,模拟人眼角膜前表面制造的,直接附在角膜表面的泪液层上并与人眼发生相容,达到矫正视力,美容,治疗的工具。

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优点:容易制造,耐用,参数可改变,光学性能佳,表面湿润好,参数稳定,能矫正角膜散光。缺点:透气差)

水凝胶软镜:HEMA,Otto Wichterle(软镜之父)开发

硅胶软镜:硅材料,高度通透氧气和二氧化碳,透气好。

RGP:是一类兼备硬性和透氧性的接触镜材料的总称,相当于PMMA加上较高硬度。 理想接触镜材料:生物相容性好,理想性质稳定,光学性能好,高透氧性,容易配方和制作。

基弧:接触镜片的后表面中央曲率半径称为基弧。

周边弧:除基弧以外的弧线设计,如,多弧设计镜片,3弧。

光学区:基弧所在的镜片区域就是光学区。

镜片直径:经过镜片几何中心最宽的弦长就是镜片的总直径。

矢高:镜片后表面几何中心到镜片直径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屈光力:党基弧一定时,镜片屈光力决定前表面曲率,镜片整体形状,厚度和质量。

镜片厚度:镜片中央厚度和边缘厚度,对于镜片的镜片配适效果,弯曲,操作,耐久性,和配戴舒适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镜片中央厚度(软镜)一般在0.035mm~0.09mm之间(-3.00D时)

边缘轮廓:其形状,厚度,对于镜片配戴舒适又非常重要的影响,舒适度,附着力。

角膜:

水平直径11.5~12mm 垂直直径10.5~11mm 中央厚度0.5~0.55mm 周边厚度1mm 前表面曲率7.8mm 后表面曲率6.8mm

泪膜:覆盖于艳秋前表面的一层液体,为眼球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眼球前泪膜和角膜前泪膜,泪膜结构分三层,分别是脂质层,水质层,粘液层。作用:湿润眼球前表面,形成光滑的光学折射面,保护作用。

角膜氧供需指标:氧通透性(Dk),和氧传导性(Dk/L) 气体通过接触镜到达角膜表面的途径有:气体首先溶解到镜片前表面,然后弥散入镜片材料

基质; 气体到达镜片后表面后离开,溶解到镜后泪膜并到达角膜表面。

临界氧需求:CRO 见page17

等效氧分压:EOP 表达配戴接触镜后角膜面实际的氧分压,以测量不同的接触镜在角膜上产生的缺氧压力的方法而获得。

缺氧导致的角膜变化:

角膜上皮层有丝分裂延缓,细胞数量减少,上皮细胞层变薄,衰老细胞增加。 上皮细胞结构紊乱,部分衰老的基底细胞和翼状细胞移至角膜表面,形成微囊。 角膜透明度下降,角膜水肿。

内皮细胞数量减少,细胞间可见到黑孔,空泡。

顶点距离换算:间page18-19 近视隐形眼镜度数<框架眼镜 远视印象眼镜度数>框架眼镜

泪液镜:接触镜配戴产生的总的光学效果包括镜片屈光力与泪液镜。接触镜和角膜之间的泪液形成的光学透镜)。

LL=BC-K 泪液镜度数(D)=镜片基弧(D)-角膜前表面曲率(D)

由于软镜通常顺应角膜表面形状,所以认为软镜产生的泪液镜为平光,不管BC和K各多少。

ORv残余处方+CLP接触镜的度数+LL泪液镜度数=SRv验光处方(详见page20-21)

眼镜放大率=像在入射光瞳中心所对角度/物在入射光瞳中心所对角度

软镜优点:初始配戴舒适,有抛弃型和频繁更换型,容易适应,间歇配戴,费用少。

接触镜的一般性质:透明度,是物质的清晰度;硬度和韧度,前者反映了耐用性能,后者反映了柔韧程度;抗张强度,表示材料在被牵拉断之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值;弹性模量,表示材料承受压力时保持形态不变的能力;相对密度,在一定温度下的空气中,相同体积的材料与水的质量之比率(水的相对密度为1.0);折射率;湿润度,湿润角,湿润角越小,湿润性越高;吸水性,为接触镜材料吸收水分和肿胀的能力。

含水量=镜片中的水质量/镜片的总质量×100%

透氧性=弥散系数D(cm2/s) × 溶解系数k

影响配戴的健康因素:

1)全身因素包括:糖尿病,过敏症,关节炎,妊娠,皮肤病,甲状腺突眼症病,操作问题和卫生习惯。

2)眼部的健康状况:可能不适合配戴接触镜,或需配戴特殊的接触镜。会引起角膜新生血管的角膜疾病,如复发性角膜糜烂,各种类型的角膜萎缩,角膜疤痕等。

3)药物:一些全身性药物有眼部的副作用。

4)心理和依从性:卫生习惯不良也是接触镜的大敌。 5)职业需求:很多职业不适合选择配戴接触镜。

6)屈光因素:高度近视,进展性近视(需要经常更换处方),高度散光,圆锥角膜,高度远视。

接触镜配戴前的验配检查:

病史:戴镜目的,镜片类型,戴镜方式(日,长戴,置换频率),护理方式,全身健康情况,眼部病史,原先视力矫正方式(接触镜或框架镜),工作性质环境,娱乐爱好。

裂隙灯眼前段检查:眼前部生理状况,泪膜评价,接触镜配戴评价,鉴别与接触镜配戴有关的问题,监控角膜的完整性,确定接触镜片的质量。

裂隙灯的结构:机械支持部分,观察部分,照明部分。使用方法:弥散照亮法,后照明法,直接照明法(直接对焦法),镜面反射法。

眼前段裂隙灯检查基本流程:眼睑—结膜(球结膜,睑结膜)—角巩膜缘—角膜—泪膜—前房—虹膜—晶状体

正常泪膜破裂时间范围:10~40s,10s以下提示泪膜异常。荧光素钠染色,裂隙灯下进行观察。

Schirmer试验:特殊滤纸条,至于下眼睑,5分钟内湿润长度5mm以上正常,以下干眼可疑。

非侵犯性泪膜泪膜破裂时间:裂隙灯弥散照明,或者用泪膜镜观察,有时会用到无刺激性的染料。

常见基弧:8.3mm 8.4mm 8.6mm 8.8mm(一般是0.05~0.10mm作为一个极差) 总直径:人眼为11~12mm,加上1mm的运动度,软镜至少要达到13.6mm,通常为14.0mm。硬镜相对较小,为8.0~10.0mm之间,普通RGP总直径为8.8~9.2mm。

护理系统的概念:

护理液:对镜片进行清洁,消毒,湿润,除蛋白成分等处理的化学溶液。 护理工具:在操作中使用的各种镜盒,镊子,吸棒以及用作消毒的器皿等。

护理程序:指对镜片进行清洁,冲洗,消毒和每周定期对镜片上聚积的变性蛋白质沉淀物进行强化清楚及消毒处理的步骤。

护理液:

1)缓冲剂:常用硼酸,硼酸钠或者无水磷酸钠,磷酸氢二钠。主要是维持护理液的pH值在一个稳定的范围。

渗透压调节剂,氯化钠,控制护理液离子浓度,以适应眼环境的渗透压。 消毒剂。 清洁剂。

2)常用清洁剂:表面活性清洁剂,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种。

溶剂型清洁剂。 细沙型清洁剂。 高张清洁剂。 氧化清洁剂。 蛋白酶清洁剂。

3)常用的消毒成分:氯已定,硫柳汞,苯扎氯铵,山梨酸,依地酸二钠,氯化消毒剂。

接触镜的护理:

清洁:放射状揉搓,旋转式揉搓。手揉搓优于机械和超声。每面10~20s以上,10~20次。 除蛋白:超过3个月。

消毒:灭菌,消毒,防腐。物理消毒:热消毒法。化学消毒:多功能护理液。 冲洗:冲洗镜片,生理盐水。

储存:镜片盒,分清左右,经常清洗消毒。 湿润:改善配戴的舒适度。

戴镜顺序:洗手——取镜——冲洗——配戴

取镜顺序:洗手——取镜——清洁(揉搓正反面各20次)——冲洗(清洗液)——消毒(消毒液)使用周期3个月以上的镜片每周除蛋白一次(酶片)——冲洗(清洁液)——储存(储存液)

镜片护理程序:冲洗镜盒——注入水——放酶片——放镜片——摇镜盒——浸泡——清洗冲洗消毒——配戴,晾干镜盒

镜片酶片清洁步骤:洗手——取片——清洁——冲洗

消毒——存放——冲洗(配戴前)——配戴

软镜分类:按中心厚度分,小于0.06mm为超薄型软镜,0.06~0.10mm为薄型软镜,0.10~0.15mm为标准型软镜,大于0.15mm为厚型软镜。Page59

软镜镜片总直径:完全覆盖角膜,并超出角膜周边0.5mm以上,其直径一般为13.6mm~15.0mm,最常见为14.0mm 光学区直径:一般为7.2mm~12.0mm

镜片厚度:镜片的前后表面的垂直距离成为镜片厚度。分为中心厚度,周边厚度及原材料充分水合后的折射率。镜片厚度需考虑:氧传导性,水分蒸发,镜片配适,泪液交换。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