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整理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肖洛霍夫 (苏联)

《静静的顿河》(代表作)

简述《一个人的遭遇》的主要思想内容。

1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中描写了主人公安得烈o索科洛夫痛苦而坚强的一生。通过主人公的娓娓叙谈,表现了对战争的回味和思考。2因为书中的主人公是千千万万个劳动者中部最普通的一员,所以他的遭遇才更能引起共鸣,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3作者通过\严酷的现实\来表现法西斯侵略战争给广大苏联人民带来的创伤和痛苦,从而激发人民群众对侵略者的仇恨。

简述葛利高里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肖洛霍夫的作品《静静的顿河》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是\顿河哥萨克中农的一种独特的象征\,\一个摇摆不定的人物\他是一个探索追求的典型。这个善良、勤劳、纯朴的哥萨克身上具有哥萨克劳动者的一切美好品质2葛利高里身上又带有哥萨克世代的种种偏见。3历史急变的关头,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犹豫动摇,企图在革命与 之间寻找第三条道路,结果只能脱离人民,落得一个悲剧的命运。典型意义:这个形象的悲剧实质上是他以独特的哥萨克气质、哥萨克的传统偏见和自私要求对抗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悲剧。这一形象,反映了哥萨克历史道路的曲折性和矛盾性。

《静静的顿河》的艺术成就

1广阔的史诗画面。小说对顿河村庄日常生活和主人公命运的描绘同重大的政治事件、军事行动的描绘交替进行,从而造成一种内容浩繁、人物众多、画面壮阔、结构宏伟的史诗效果 2精巧的艺术结构。小说情节的中心是麦列霍夫家族的命运,主要线索是葛利高里和婀克西妮娅的纠葛,补充线索是葛利高里和娜塔莉娅的关系。长篇史诗结构尽管十分自由,呈开放型,但又给人一种浑然、有机的整体之态。3浓厚的民族特色。小说不久描绘了哥萨克农民的日常劳动情况,而且还描绘了哥萨克的节日、葬礼、婚宴、晚会、服装、跳舞、唱歌,从而使小说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4多音调合奏曲色彩的语言。一种是北部顿河地区哥萨克的民间语言,另一种是文学语言。

海明威(美国)简述《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

1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是一部寓意很深的作品。故事表现了\英雄与环境这个传统的主题。在这场英雄与环境的斗争中,桑提亚哥是一位失败的英雄,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桑提亚哥赢得了胜利。2桑提亚哥的生活信条和\硬汉子\的精神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可就是打不败他。\也是这一形象留给读者的最深刻的启发。

冰山原则:

1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2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从而也成为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25 / 29

第十章 20世纪文学(二)

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思想上的特点:

1现代派各流派都强调要表现\现代意识\,它的中心就是危机感和荒诞感。共同主题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2现代派文学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对立作了深刻的反映。3现代派文学是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

艺术特征的特点:

1象征性。借助意象,用暗喻、烘托、渲染等手法,把抽象的思想外化。2荒诞性。通过非理性的极度夸张的形式,将现实与非现实揉合在一起,寓严肃于荒诞。荒诞形象具有特殊的概括力3意识流。现代派作家热衷于挖掘人的潜意识,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的手法。

象征主义:

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 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本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2 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3 代表作家:瓦莱里、里尔克、宠德、叶芝和艾略特。

意识流小说:

1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期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2 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在本世纪20-30年代英、美、法等国形成一个颇为壮观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3 意识流小说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各有侧重,但艺术特征是共同的:\作家退出小说\;情节淡化;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时空交替和心理时间;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语言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异。4 代表作家是英国的乔伊斯和伍尔芙,法国的普鲁斯特和美国的福克钠。

简述《荒原》的思想内容。

20世纪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创作的《荒原》是诗人把他对西方文化困境的感受上升到哲理的高度,经过意识融合所展示出的既有戏剧色彩又富于启示录式的内心独1它以深刻的危机与超越意识去沉思西方文化的困境与出路,展示出一个失去了神性之世界的本真状态。在没有神性的世界中,西方文明已全面堕落为干涸碎片,世界之夜已进入夜半,世界之夜弥漫着黑暗。2作者把他对现实的思索扩展为对历史的 ,因此他的荒原便具有普遍性与永恒性。诗人要以他的恐怖之诗来震撼荒原人这个上帝缺席的现实,诗人之诗为我们传来了上帝回返的讯息,如此,《荒原》也才不是那种虽死犹生的绝望。荒原意识也就是危机意识,荒原之死是再生之死,即用皈依宗教来拯救荒原。

简述《荒原》的艺术特征:

20世纪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创作的《荒原》作为现代派诗歌的登峰造极之作,其艺术形式

26 / 29

与表现特征有其独到之处1内心独白的运用。2广泛地运用自由联想。3把诗中的人物放到戏剧化的场景中4诗人通过感人的形象去暗示那些无法或者无需表达的思想。5情感的场面化和具体化,这便是他那著名的\客观对应物\效果。6大量运用文学的与历史的典故。《荒原》中的题辞和各章标题,或者取自古希腊神话和宗教仪式,或者指向文学作品的故事抱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卡夫卡 (奥地利)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

卡夫卡式:20世纪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创造的艺术世界,人们称为\卡夫卡式\。\卡夫卡式\如同\莎士比亚化\、\席勒式\,涵盖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两个方面,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2在思想上,卡夫卡接受了存在主义学说,反映了世纪情绪,表现了人的孤独与恐惧,表现了荒诞世界和异化主题。3\卡夫卡式\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有: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怪诞;象征;自传色彩。

简述《城堡》的寓意。

《城堡》是20世纪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卡夫卡创作的。

1《城堡》从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人在荒诞世界中的生存状态。主人公K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的象征,也现代人的命运的象征,同时也是卡夫卡的精神写照

2\城堡\是权力的象征,是国家统治机构的缩影,是神秘的异己力量的象征。老百姓与国家之间,关系疏远而对立,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庞大的官僚机构与大小官吏的阻挠下,小人物的起码要求也无法满足。

存在主义文学;

1存在主义滥觞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二战后达到发展的顶峰。它是现代派文学中声势最大、风靡全球的一种文 流2存在主义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关系密切。存在主义文学的特征是理性多于形象;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3\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4艺术上,第一:存在主义文学寓哲理于形象中。第二:不拘一格地运用表现手法,传统的和现代的并用。 5存在主义作家主要有萨特、加缪、波伏瓦、梅勒。

荒诞派戏剧 (1)荒诞派戏剧是本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一个反传 统戏剧流派。(2)荒诞派于1962年由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o艾思林写的《荒诞派戏剧》而得名。(3)荒诞派戏剧有以下特征:1荒诞、抽象的主题。2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3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4)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品特、阿尔比、贝克特。

黑色幽默:

1\黑色幽默\是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由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的一个《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2\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方法。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为了一种展现绝望的幽默。西方评论家把它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3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反英雄\式的人物;\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具有寓意性。4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勒,被认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

27 / 29

魔幻现实主义:

1魔幻现实主义指的是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2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魔幻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首先在拉丁美洲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人是委内瑞拉作家:彼特里。3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墨西哥作家鲁尔福的中篇小说《佩德罗o帕拉莫4本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魔幻现实主义形成热潮,以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

“境遇剧”:

20世纪存在主义作家萨特的存在主义戏剧区别于传统戏剧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境遇\二字。它给人提供一定的环境,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2萨特把自己的戏剧称之为\境遇剧\,也有人称之为\自由剧\

简析《 闭》的主要思想内容。

20世纪存在主义代表作家萨特创作的\境遇剧\《 闭》,是一出哲理意味很浓的名剧。它的主要思想内容有:1该剧描写的是三个鬼魂生前都有一段不光彩的经历,作奸犯科。死后在地狱里继续为非作歹,不得安宁。他们争风吃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彼此猜疑忌恨,相互妨碍牵制,谁也不能如愿2他们在一起时,每个人都能置对方于痛苦境地,每个人都成了对方的地狱。3地狱实际上是作者所熟悉的资本主义社会,地狱中鬼魂与鬼魂的争斗和利害冲突,象征着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畸形关系。\他人就是地狱\成为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句名言。

以《死无葬身之地》为例简析\境遇剧\的特色。

1境遇剧的特点:萨特的存在主义戏剧区别于传统戏剧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境遇\二字。它给人物提供一定的环境,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 2 在《死无葬身之地》中萨特让人置身在最艰难的情境中,即面临生与死的考验,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5个游击队员抵抗暴力,维护民族和人格尊严,宁死不当叛徒,决不出卖同志。游击队员们并非生就的英雄,只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的而\自由选择\了自己的\本质\,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实现了自己的选择并确定了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萨特的境遇剧《死无葬身之地》艺术特点非常鲜明:

1现实主义成分较突出,算得上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代表作2又是一部典型的存在主义\境遇剧\。剧中通过几次波澜的设计,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人物在特定境遇中选择了自身的人生道路3场景和对话要而不繁,简短有力,既有戏剧性,有意味深长。

简述《等待戈多》的主题

《等待戈多》是20世纪荒诞派剧作家贝克特的成名作1《等待戈多》是一部反传统、反理性的剧作。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非理性的世2剧本通过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

以《等待戈多》为例说明荒诞剧的主要特色。

1荒诞剧的主要特征有:荒诞、抽象的主题;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

28 / 29

2《等待戈多》中完全抛弃了传统戏剧的情节结构,有意将生活撕成毫无内在联系的断片碎块。从表面上看,根本没有戏,但这不可思议的东西却恰恰是《等待戈多》独特的艺术手法。作者采用的这种\荒诞\的艺术形式,正好表现出现代西方社会正经历着难以克服的精神危机。3剧作用\直喻\的方法强化了\纯粹戏剧性\。作者通过非理性的夸张,利用各种舞台手段让舞台形象、灯光、道具\说话\,把内在的思想变为视觉形象,以达到使人物感情外化的目的。

简析《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思想内涵。

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代表作家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通过尤索林的遭遇,反映了战争和官僚机器的疯狂、荒诞,并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象征,达到一种形而上的艺术境界2第二十二条军规本身是一种\高度的抽象和集中,象征着冥冥中统治世界的神秘力量,变化无常,令人莫测高深\。它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个圈套3这条军规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圈套,是一个永远无法摆脱的困境。

简述《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艺术特色。

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在艺术上典型地体现了\黑色幽默\的特点。1小说结构散乱。作者采用的是一种类似戏剧\人像展览式\的结构2从叙述方式上看,全书只是以若干小故事小情节若断若续地进行拼帖,而没有一个贯穿首尾的故事情节。3小说是一出疯狂的喜剧。喜剧效果中又透着黑色,对死亡的恐惧、对疯狂世界的绝望态度,都使人心情沉重

29 / 29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