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山川草木、风雨雷电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天地人被看成一个统一体,人们对于超人力的现象往往产生神灵崇拜。一些与农业有关的神祉的神话,如黄帝派后稷教民稼樯、神农尝百草、伏羲制鱼网、土地神赐给土地和丰收、龙神布雨等,在人们的口头世代流传,经久不衰。 7、“农耕仪式”的类型及功能?

答:农耕灌溉的季节性很强,需要严格的遵守岁时节律,因此各种文化事象都与岁时节令有关。它们往往通过季节性的农耕仪式活动表现出来。我国南北各地在春分前后,要举行开耕仪式,俗称打春牛。从春种到秋收,要举行灌溉仪式和禳灾仪式,以保证农业收成。秋季新谷登场后,各地要举行秋报仪式,迎神赛社、择吉尝新。中秋月饼便是一种秋报食品。入冬后举行冬藏仪式,感谢天地的恩赐和祈祷来年丰收。 8、农书及其对文化生产的概括? 答:汉崔实《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陆龟蒙《耒耜经》、宋陈敷《农书》、元王桢《农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清张履祥《补农书》等。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有以下几点:1)统筹水土利用规划。提出整地、浇水、种植、施肥、收获和准备再耕一盘棋的思想,指出关键在于控制人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限度,任何农业经营都不能违反自然规律。2)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孤立的看待一两种农作物栽种,便不会有好的生产结果。3)“荒政”思想。即认为全社会都要有居安思危的自觉意识,这是因为我国农业生产一直是在自然灾害的威胁下进行的,所以一些农书认为,在中央的农政国策中,应包括备荒、救灾的部分。4)人力胜天说。例如《齐民要术》提出了“顺天时、量地利”的原则,到明代,马一龙在《农说》中提出“力足胜天”的命题,这些都是从我国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它认为人的合理作为可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通过巧种实干,可以获得人力胜天的成绩。这是具有一定思想水平的概括,值得后人珍视。 9、传统市商贸易的文化特征?

答:我国的民族商业有两个文化特点:1)汉族与多民族地区的内贸活动频繁,商路通达,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2)中国与东方邻邦和西方国家对外贸易的兴起,历史悠久,开辟了中外交流的长期通道。如丝绸之路,就是由西汉使者张骞代表国家打通的。在中国传统社会,由于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民族工商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但限于农业生产经济框架内的发展,也使得我国的民族工商业更富于农业文化的色彩,这反而成了一个特点。工商贸易还促进了社会交流,推动了私有制的发展,最终瓦解了农耕自然经济体系。 10、商业活动模式?

答:贸易古称贸,原指交易、买卖。市商贸易主要有四种:1)市。自殷商时代起,我国就形成了小规模的贸易活动,据《易?系辞下》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就是说,古

人把贸易的场所称为市。2)墟。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为墟。人们通过赶墟,把多余的农副产品售出,换回自己不能生产的物品和农器具。3)集。北方的贸易场所叫集。开集有固定的日期,通常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4)会。我国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为庙会。 11、市商贸易的方式?

答:1)农商兼营。从业者称摊贩。从事贸易的方式,是把货物摆在道边、路口或集市的路面上,也有推车、挑担或临时设货架的。2)行商经营,即由卖主向买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我国历史上的徽商和晋商都很有名气。晋商还曾出现“船帮”“驼帮”“车帮”和“马帮”四大商帮。3)坐商经营。小者如定点商铺,大者如商号,是一种由买主向卖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从前的坐商经营,都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相对稳定的劳资关系,形成了钱庄、银号、商行等规模较大的贸易集团。 12、市商贸易以文促商的方式?

答:1)市声。指行商招徕顾客的传统代号。一种是叫卖声,叫卖的用语都是乡音土语。一种是代叫声,以音响器具代替人声吆喝招徕顾客。2)商幌。坐商招徕顾客的传统方式是商幌。类型大致有实物幌子、实物附属品幌子、商品模型幌子、旗帘幌子和灯具幌子等。3)牌匾、字号。坐商经营,讲究牌匾。老字号的店铺牌匾一画二写,都很漂亮,显得买卖兴隆。坐商历来还有起好字号的传统,字号即商号店铺的名称,好的字号是吸引顾客的重要手段。过去字号选字,多用“祥、和、福、泰、昌、盛、兴、达”之类。

13、工匠及其手工业者的传说?

答:我国的民族手工业门类遍布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领域。工匠出身农民,说话办事有农民习惯,但又身怀绝技,属于“巧者劳”的人群类型。他们能创造农具、民居、农业生活的日用品和精神产品,能以行规相约束,谨慎的融入农业社会生活,为社会各阶层所接纳。他们的社会地位不高,但舆论地位不低,如鲁班等。我国流传着大量的手工业传说,包括能工巧匠传说、发明传说、地方土特产传说、中医草药传说等许多传说种类。例如,神话中黄帝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伏羲发明了渔网。我国手工行业传说的代表作是鲁班传说,从北京的故宫到山西的悬空寺,从河北的赵州桥到苏杭的湖亭水榭,到处都有他的奇思妙想和盖世杰作。 14、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什么特点?(“匠技”的文化史意义)

答:1)具有手工艺性,讲究手的巧慧、手的经验、手工的审美效果,肯定用双手实现大脑想法的工匠的能力。2)缺乏大机器生产的合作性,传统的手工业劳动是小规模的,超出了一定控制范围扩大经营,产品就会变形。3)唯一性。指一些手工产品被认可后,人们随之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欣赏习惯;一样的活儿,换了别人干,人们就不认了。 15、技艺绝活消失在文化史上的原因?

答:我国传统社会的许多地方名优特产品皆出自手工匠技。今许多传统的工匠技艺已濒临消失,究其原因比较复杂,但其中有两点与文化史有关,需要略加说明:1)一些手工制品无法转化为大机器产品。2)工匠技艺的民族民俗无法转化为大机器产品。 16、行会组织及其职能和管理方式?

答:行业组织又称行会,是手工业者的自发组织。唐宋时代,各个行业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行会。行会的职能是互助共济,保护行业利益。行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1)祖师崇拜。旧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崇拜的祖师,如木匠、石匠、泥匠、瓦匠行的祖师是鲁班,铁匠行的祖师是老君李耳,厨师行的祖师是灶君,伶人行的祖师是唐明皇,各业每逢祖师的诞辰日,都在师傅的带领下举行善会,烧香致祭,还要借机商量一些业内大事。在传统社会,建立祖师崇拜的行业规约,等于建立了技能知识的分类体系,这使各行各业都有精神支柱,也都有饭吃,这是他们能世代生存的一个文化原因。2)师徒相传。徒弟入行、出行、拜师、出师,都有一套行规,不可逾越。3)行业禁忌。传统手工业有许多行业忌讳,反映了过去手工业生存艰难的另一面,如说“熟行莫出、生行莫入”等。如过去麻行开始营业前,也要把算盘拨响,表示“算盘拨动,生意兴隆”;杂货行在开业前也要先把水缸挑满,表示“盘满钵满”的好兆头。 17、我国的生产经济的文化特征?

答:1)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大农业是按照季节变化周而复始地从事种植业劳作和相关生产的社会群体活动,它特别关注天时,要求生产者审时,管理者“使民以时”,遵循季节的规律投入劳力和创造收入。我国的阴阳历法便是在农耕土壤上生长起来并早熟的一种文化产品。相关的大农业观念,是通过多种经营,充分利用土地,讲勤抓早,争取丰收。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中国早期的个体家庭经济的耕织分工,原有工农互补的趋势。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观念,虽非主流,但仍有自己的文化价值。①他促成了城市的出现;②它发展了市民文化;③它打破了小农经济的视野,引进了城市的信息,同时把地方或民族的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和世界其他地方。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精细而知足,也是中国生产文化的一个特点。这不单指安排生产生活计划的周密,使用资源的节制,而且是包括长远规划的思想,选择优化增长的方案和限制人对自然的无限索取欲望的集体规约。 18、民族手工业对农业文化的促进作用?

答:手工业是农业社会演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假如没有手工业,中国的民族经济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就不能借助大机器和新思想的力量,向现代社会转型,在世界竞争的轨道上就无法提速。 19、中国传统日常生活文化特点?

答:1)早期的全民公有制并没有彻底打破,只是从原始的公有制变成了中央集权下的国有、王有和社有,这使中国人在后来的日常生活中,保

留了相当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2)这种生活文化还是在氏族血缘关系没有解体的情况下演进的,因此家族和宗亲关系一直在社会历史中发挥作用,这也使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文化观极富天道人伦色彩。3)这种生活文化还是在农业生产经济中的奴隶制不发达,生产者始终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一些属于个人的生产资料情况下产生的。4)中国的日常生活文化具有东方社会的独特形态,很难用西方文化的标准来对照。它形成了中国人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传统美德,值得反思、改造、继承和发扬。

20、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

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居住方式、居住建筑格局和仪式。1)居住方式的选择与自然条件有直接关系。我国的居住用房主要有五种形式:半穴式、井下式、干栏式、石室、土木结构或木石结构式;2)居住建筑格局。中国是长期的农业社会,从西周时代起,就形成了前院后屋或前园后室的居室风格,既方便生活,也方便生产;3)居住建筑仪式。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居室的文化含义从盖房起就显露出来了。房屋寄托着人们的幸福、人生希望和生命安全感,于是各种住房仪式应运而生。 21、居住建筑风格的体现

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A院墙。院墙是居室的外边界。B院门。院门是居室的入口,标志着一个家庭的全体成员的内部认同,也是家庭与社会连接的正式通道。院门也是神灵的把口,我国一直盛行着在院门上贴门神画的习俗,传说画上的神灵立于门外,可令邪崇止息。C庭院。居住院落的用途,一是迎神祭祖,人神相处;二是日常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缺一不可,庭院中最显眼的地方,是院落与居室相连接处的审美装饰。稍有财力的民居,在这些地方的装饰上都比较讲究。表达主人在居室建筑上建立的一种特殊对话方式。D把居室和人伦联系起来的概念,这使居室建造和使用时,采取两种原则:一是以睡处为家庭中最为内聚的地方,如古人说,“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二是以正房为公共空间,被用来远接神祖、近待友朋。 22、居室建筑的原则? 答:(接上题的黑线部分)这两个建筑原则,虽是观念,但带有强制性,它维护家庭繁衍和家族的社会利益。 23、我国居室的室内格局?

答:大体分睡处、神位、照明、取暖和贮藏几块。睡处和神位属一个空间,一般不再隔离。居室内的照明设施分窗和灯两类。室内取暖处,随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的不同,也有地方差异。在住宅格局中,正房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地方。以四合院为例,正房建筑常高于侧房,一般由家长居住。

24、居住建筑仪式?

答:1)选址仪式。2)上梁仪式。房子上正梁时,要举行上梁仪式。一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