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DPO4104B-L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示波器DPO4104B-L使用方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3放大镜

放大镜按键可以在屏幕上查看整个波形和局部细节,通过“缩放”旋钮来查看细节时间片的长度。

6采集按键

6.1采集深度

采集深度是示波器能否正常测试的一个基本指标,按“采集”按键,进入设置界面,模式一般选择“取样”。

6.2记录长度

记录长度即总共可以记录点数,如果每一点用8位二进制来表示的话,存储深度就是记录点数*8(bit)。 记录长度=采样频率*采样时间,根据取样定理,采样频率要大于被测信号带宽的两倍以上当被测信号的频率越大,需要看到的细节越多,采样频率就需要越大。比如,测试CA卡的CLOKC信号时,由于CLOCK信号的频率是4.5MHz,所以采样率应该在10M次/秒以上,如果要记录1秒的波形,记录长度要10M以上,本台示波器只有5M,所以只能记录500ms的时间。在记录时间超过500ms时,示波器会根据当前的记录长度,自动设置采样频率,所以采样频率会低于10M次/秒,比如2M次/秒,从而导致测试错误,比如在第一个波形记录一次,第二个波形没记录到,第三个波形记录一次,第四波形没记录。。。。。。依此类推,测试的得到的频率就会变成4.5MHz的一半2.25MHz,测试结果错误。 所以在使用示波器测试被测信号之前,要根据被测信号的带宽,预估采样频率,根据需要测试的采样时间,按照记录长度=采样频率*采样时间设置记录长度大概值。当然记录长度不是设置越大越好,设置比较长会出现示波器处理时间更长。

6.3延时

延时功能直观的可以方便的调节波形在屏幕上的可视区域 6.3.1延时关闭 在关闭这个功能时,时间轴的0点在屏幕的最左侧,,如下是T右移了10%的结果,在拉伸时间轴的时候,以T所在的位置开始,整个屏幕都能够观察波形。

6.3.2延时开启 开启延时功能时,默认T的0点在屏幕的正中间,拉伸时间轴时,以0点为中间,左右延伸。

7数学(math)功能

示波器可以对各个通道的信号进行数学运算,如下红色波形是一个简单对两个信号进行自取三角函数计算后再进行相加的情况。

实际测试中,可以运用math功能计算功率等各种参数,比如CH1测试DC/DC输出电压,CH2测试DC/DC输出电流,M(math)通道可以为CH1*CH2得到的是DC/DC的实时输出功率。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