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 三大改造课程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 三大改造课程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五课 三大改造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自学课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③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三大改造,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三大改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世界观处于形成时期,有强烈的好奇心,也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问题比较感性,理性思维欠缺。对于建国初的三大改造不是十分理解的。 三、重点难点

1、三大改造的形式。 2、三大改造的实质。

四、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三大改造》新课导入

播放《大宅门》片尾曲导入新课,电视剧《大宅门》就是以同仁堂为原型拍摄的,北京同仁堂是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当时的历史情况是怎样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五课《三大改造》。

活动2【讲授】三大改造新授课

农业改造

提问:1、同学们呢,你们知道三大改造是哪三个方面吗?(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对其改造的?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自己的土地后,是不是就无忧无虑的呢?(出示幻灯片)

3、王老头为什么要卖自己刚刚分到的土地?(同学们请结合教材23页第一段内容回答)。 4、农村中的这种情况对我国的农业、工业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5、有什么方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6、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怎样合作呢?(出示课件农民入社)

7、农民入社后土地归谁?(出示课件)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二)手工业改造

刚才我们提到王老头通过加入合作社使得自家的生活好了起来,但是他心中还有个解不开的问题,出示课件王老头的疑惑。

手工业者为什么贫困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结合农民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

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能不能同农业一样?(能,结合教材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手工业改造的方法以及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归属) 资本主义工商业

王老头的日子过好了,可是又有一个烦心事找上了他,他有一个小儿子在工厂上班,生活很窘迫于是给他来了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课件)

这都什么时候了资本家怎么还在剥削,怎样才能摆脱资本家的剥削?同学们呢帮忙想办法吧?

什么时间有什么方法解决?(1954年,公私合营,国家通过赎买政策进行平稳过渡) 讨论国家为什么要实行赎买政策?

(合理安排资本家,维护社会的稳定,实现和平过渡)

4、通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我们国家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看课件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前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进行总结)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5、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三大改造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样的缺点?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期的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板书:

农业 -----------------------合作社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

三大改造 手工业---------------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公有制

教学反思:

本课围绕三大改造这一核心内容展开,分为“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和“公私合营”两部分,讲述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两部分内容之间联系紧密,不可分割。

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本课围绕三大改造这一核心内容展开,结合创设情境、问题导学、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情景升华等活动环节,将学生自主学习和生生探究、师生探究贯穿课堂始终,既能提升学生的知识含量,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