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中心申报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协同创新中心申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蔡伟明 助教 五、支撑材料 ?注:主要包括协同创新体组建与分工协议、联合牵头单位协议、已开展机制体制改革的文件、相关行业/地方/企业/国际/其他社会支持的证明、在研相关各类科研任务清单、现有人员名单、培育组建阶段的代表性成果与实施成效证明以及其他材料等。

(一)机构设立

1.成立“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

学校根据《关于下达高等职业教育“以奖代补”专项资金控制数的通知》(闽财教[2014]11号)和《漳州市财政局支出预算通知书》((2014)漳财教字第50号)的文件精神,为保障学校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财政专项资金项目(“以奖代补”、“教学改革和建设重大工作”项目)的顺利实施,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确保顺利验收,2014年9月30日,学校出台了《关于印发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财政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教学改革和建设重大工作”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漳职院教〔2014〕151号),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各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人事、成教、财务、总务、科研、技术中心、各系(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

根据创建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工作的总体部署,为确保汽车各专业创建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顺利开展,汽车工程系成立项目执行组,主要负责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与设计、组织实施、建设进度协调。执行组下设三个小组,即实训(实习)中心建设小组,主要负责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订单班建设、校企合作项目的事务管理;教学体系建设小组,主要负责为实训中心建设提供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核心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业学习资源平台建设;项目实施监督小组,主要对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全程监督。

表7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执行小

机构名称 项目实施监督小组 项目执行小组 实训(实习)中心建设小组 教学体系建设小组 负责人 工作任务 何小海 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全程监督 张文祥 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与设计、组织实施、建设进度协调 校内外实训(实习)中心建设管理;订单班建设;校企合作项目的事务管理 陈东生 教研室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核心课程建主任 设;教材建设;专业学习资源平台建设 2.成立项目建设协调机构 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为平台,组成由学校职能部门、汽车工程系、福建省冠龙新

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漳发汽车有限公司和漳州芗城华北汽修厂和学院专业骨干教师构成的“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委员会,依据产业链行业和社会人才能力需求调研结果,确定职业(岗位群)能力模块及其职业能力,依据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制订产学结合特色鲜明的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依据学校与工厂作息时间特点,制定灵活的学期学习与生产合理的时间安排;在课时设置上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目标,逐项分解到每门课程设计中,并按照理论与实训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场地一体化的要求,制订相应的教学大纲;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增加实操项目考核,采用职业岗位实训工卡考核制度,形成一套将教学过程的实操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 (二)保障机制

1.管理制度保障

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可以使管理更为完善、更为合理。学院目前在规章制度建设较为完整,大体上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学校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以教学督导组、系领导听课、教师相互听课、学生评教的教学质量信息收集系统,对教学质量信息收集系统收集到的有关信息,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信息处理、教学质量评估与诊断和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机制,逐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逐步建立起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学校已经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由教学质量目标保障体系、教学质量保证组织体系、教学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教学质量保证监控体系四个方面组成,目前,该体系在建设中不断得以完善,做到既重视教学管理过程,又重视教学环节管理。如图12所示 图12 教学质量目标保障体系、教学质量保证组织体系、教学质量保证制度体系构成

图、教学质量保证监控体系构成图

学院独立还设置了高职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学评估机构合一的“高职研究与评估所”,探索“企业参与、监管分离、研评结合”的教学质量独立服务管理系统,以突出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的示范性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建设项目、建设方案、建设指标组织研评,对质量监测点和进度进行统一规划,形成项目建设的质量保障机制。

(2)教学档案与教学文件管理规范

①以制度促规范。学校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学文件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制定并实施了《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文件管理办法(试行)》(漳职院教〔2011〕130号),对教学

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三大环节以及学籍管理所涉及到的各类教学和教学管理的制度、标准、方案、计划、记录、纪要、报告等进行保全和入档。

②以检查促落实。学校已经建立起校系两级教学管理与运行体系,通过教学工作备忘录、期初、期中、期末等形式对教学运行进行检查与督促,并形成档案,做到客观真实反映教学过程,记载教学活动,反映教学质量。

图13 关于印发《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文件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3)教学质量提升机制 ①健全的专业管理机制

学校有健全的校系二级教学督导机构,形成了以校、系领导、分管领导、教研室主任为力量的多层塔式管理模式,常规教学检查与督导工作分层次进行,教学常规集中检查与抽查由系领导主持,教研室主任执行日常检查与督导工作由系办负责,汽车工程系成立3年以来,未发生重大教学事故。

②实施教学质量提升方案

学校以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为目标,进一步突出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确定以教学为中心,是学校认真贯彻实施《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具体举措,学校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教学质量提升方案,主要通过:

首先学院章程和规划制定完整,如《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章程》、《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保障了学院在顶层制度设计方面的完整规范;

其次学院实行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制定有《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实施办法》、《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管理办法(试行)》和《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络管理规定(试行)》,保证了行政管理的合理规范;

再次学院强调强化教学工作的主体地位,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如《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事故的认定及处理办法(试行)》、《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能竞赛组织及奖励办法(试行)》、《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从事技术服务暂行管理办法》、《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管理暂行办法》、《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办法》、《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细则》、《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管理规定及评价标准(试行)》、《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外出实习实践组织及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漳州职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