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资料综合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资料综合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思考并回答问题:

1. 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哪些主要地貌形态?

河床基岩经流水侵蚀形成的地貌,有岩槛、壶穴、深槽

2. 坡积物与洪积物的地貌标志、沉积特征有何区别?

洪积物:

①洪积物具有明显的相变, 但比较粗略,各带之间没有截然的界线

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物质 成分较单一,不同地点的洪积物岩性差别较大

③分选性差 ④磨圆度较低 ⑤层理不发育

⑥在剖面上呈现多元结构 坡积物:

①不具分带现象

②坡积物来自附近山坡,一 般比洪积物成分更单纯, 砾石少,碎屑多,而洪积 物砾石丰富 ③分选性比洪积物差 ④比洪积物的磨圆度低 ⑤坡积物略显层状

⑥坡积物多分布于坡麓,构 成坡积裙,厚度小;而洪 积物分布于沟口形成洪积 扇,厚度较大

2.泥石流堆积物与洪积物有何异同?

答:泥石流堆积物由巨砾到粘土混杂堆积组成,分选极差,与冰碛物相似。泥石

流堆积物的粒度频率曲线具双峰,泥石流中则含风化粘土。

①洪积物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在洪积扇顶部,堆积有粗大的砾石;在洪积扇边缘,沉积物主要为砂、粘土,并具有层理。在扇顶与扇缘之间,沉积物既有砾石,又有砂及粘土。洪积物这种分带现象是粗略的,各带之间没有截然的界线。

②洪积物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其物质成分较单一,不同冲沟中的洪积物岩

性差别较大;

③洪积物分选性差,往往砾石、砂、粘土混积在一起; ④洪积物的磨圆度较低,一般介于次圆状和次棱角状之间; ⑤洪积物的层理不发育;

⑥洪积物在剖面上砾石、砂、粘土的透镜体相互交叠,呈现出多元结构。

3.冲积物与洪积物岩相结构的主要差异有哪些? 答:冲积物的主要鉴别标志是:

①砾石成分复杂, 往往具叠瓦状排列。砂和粉砂的矿物成分中不稳定组分较多。

②碎屑物质的分选性较好。 ③碎屑颗粒的磨圆度较高。

④冲积物层理发育,类型丰富,层理一般倾向河流下游 ⑤冲积物常呈透镜状或豆荚状,少数呈板片状。

⑥冲积物往往具有二元结构,下部为河床沉积,上部为河漫滩沉积

三.对比题:

1.侵蚀阶地与基座阶地

答:a.基座阶地:阶地面由两种物质组成,上部为河流的冲积物,下部是基岩成

其他类型的沉积物。主要是由于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河流下切侵蚀深度超过了原来冲积物的厚度,切至基岩内部而成。

b.侵蚀阶地:由基岩构成,其上很少有河流冲积物覆盖。也叫基岩阶地。

发育在山区河谷中,这类阶地面是河流侵蚀削平的基岩面,故称侵蚀阶地。

第五章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一.解释名词、概念:

1. 岩溶作用: 在可溶性岩石地区,凡是以地下水作用为主,地表水作用为辅;以化学作用为主,机械作用为辅,对可溶性 岩石的溶解破坏的过程。 2. 岩溶地貌: 岩溶作用形成的地貌。

3. 岩溶堆积物: 是指与各种岩溶作用有关的堆积物的通称

4. 岩溶漏斗: 岩溶化地面上的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数十米,深十几至数十米

5. 落水洞: 是从地面通往地下深处的洞穴,垂向形态受构造节理裂隙及岩层层面控制,呈垂直的、倾斜的或阶梯状的。洞口常接岩溶漏斗底部,洞底常与地下水平溶洞、地下河或大裂隙连接,具有吸纳和排泄地表水的功 能,故称落水洞。

6. 坡立谷:亦称岩溶平原,是比溶蚀洼地更为宽广的地面平坦的岩溶地形 二.思考并回答问题:

1. 在图中,判别所示的岩溶地貌名称。

1.峰林;2.溶蚀洼地;3.岩溶盆地;4.岩溶平原;5.孤峰;6.岩溶漏斗;7.岩溶塌

陷;8.溶洞;9.地下河;a 石钟乳; b 石笋; c 石柱 三.对比题:

1.峰丛与峰林

峰林:是成群分布的山体基部分离的石灰岩山峰群。

峰丛:是一种基部相联的峰林,峰与峰之间常形成“U”形的马鞍地形,基座的厚度大于峰顶的厚度。峰丛之间常发育岩溶洼地、漏斗和落水洞。

第六章 冰川和冻土地貌与堆积物

一.解释名词、概念:

1. 冰川: 。冰川冰是多晶固体,具有塑性,受自身重力作用或冰层压力作用沿斜坡缓慢运动,就形成冰川(Glaciers)。

2. 雪线: 又称均衡红线,是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分界线。 3. 山岳冰川: 完全受地形约束而发育,冰层位于高原地区沿山谷分 布,其冰舌自冰层沿山谷顺流而下,称为山岳冰川

4. 冰斗冰川: 雪线附近占据着圆形谷源洼地或谷边洼地的小型冰川

5. 冰蚀地貌: 冰蚀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雪线附近及其以上有冰斗、刃脊和角峰;雪线以下形成冰川谷、峡湾和悬谷,在冰川谷内或大陆冰川的底部发育羊背石

6. 角峰: 由三个以上的冰斗发展所夹峙的尖锐山峰,叫做角峰 7. 刃脊: 当山岭两坡发育了冰斗,随着冰斗的进一步扩大,斗壁后退,岭脊不断变窄,最后形成刀刃状的锯齿形山脊,称为刃脊 10.羊背石: 是冰川基床上的一种侵蚀地形,它是由基岩组成的小丘,远望犹如匍匐的羊群,故称这些小丘为羊背石

二.思考并回答问题:

1. 你怎样确定冰碛物的存在(论述冰碛物的特征)? (1) 缺乏分选(不等于没有分选),在各种较细的基质中,常含有大小不等的岩屑(包括卵石); (2) 结构趋向于块体状,没有平整的纹理或均匀的层理; (3) 成分为各种矿物和岩石的混合物,其中有些曾经长途搬运而成多面体岩块, 亦有未经长途搬运而成磨圆卵石(冰下冰碛物中); (4) 冰碛物中有擦痕石和具有微弱擦痕的颗粒; (5) 长条形碎屑物可能有一个共同的方向; (6) 由于沉积期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可能比周围其他沉积物更为坚实; (7) 由于搬运期间的频频破裂和局部磨蚀,岩屑形状以次棱角占优势; (8) 冰碛层可能位于具有擦痕的基岩或沉积底床上。2.冻土的地貌类型

1 石海、石川和石冰川

2 多边形构造土(冰冻结构土) 3 石环、石圈和石带 4 冰核丘 5 土溜阶坎

三.对比题

1洪积扇与冰水扇

答:洪积扇的形成:洪流到山前沟口,坡度骤降,洪流搬运能力大大降低,携带

的泥沙,尤其是粗大的碎屑在沟口上堆积下来形成。

洪积扇扇顶相:通常表现为舌状叠复的砾石堆积体,砾石粒径粗大,砾石见

常有沙,粘土填充。堆积层厚度大,分选差,透水性差。

扇中相:组成物质较扇顶相细,主要是砾石,砂和粉砂。砂层中常见

交互层理,砂质透镜体和砂石透镜体分布普遍。

边缘相:由亚砂土和亚粘土组成,具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

冰水扇的形成:若冰川外围是平坦开阔的地形,冰水流出冰川后,立即分散

成细小股流,冰水携带的碎屑物质在冰前堆积形成平缓的扇状地形。

冰水扇顶部为巨大的砾石,层理不清,砾石磨圆度差。往外粒度变细,磨圆增加,以含砾石层或砾石透镜体的砂层为主,水平层理与交错层理及不同粒度和分选性的砂砾层频繁交替。。在冰水扇的边缘,主要沉积亚粘土——粘土物质,一般无层理。

第七章 风力地貌和堆积物与黄土 一.解释名词、概念:

1. 风蚀壁龛: 风沙吹蚀岩壁所形成的蜂窝状小形态

2. 风蚀蘑菇石: 风沙流对孤立突起岩石的长期磨蚀过程中,由于风沙主要集中在近地面附近部分,形成上大下小的风成蘑菇石。 3. 风积物: 经风搬运再堆积的物质

4. 荒漠: 气候干旱、地面缺乏植物覆盖,组成物质粗瘠的自然带,称为荒漠

5. 黄土:顾名思义,黄色的土壤。由风形成的粉砂沉积物.

6. 风蚀谷: 风沿着暂时性洪水所形成的冲沟吹蚀,使谷地进一步扩大,形成风蚀谷

7. 新月形沙丘: 是一种平面形如新月的沙丘。其纵剖面有两个不对称斜坡:迎风坡凸而平缓,延伸较长,坡度5~20°,背风坡微凹而陡,坡度为28~34°

二.思考并回答问题:

1. 试从风蚀作用的特点解释风蚀蘑菇石的形成.

风沙流对孤立突起岩石的长期磨蚀过程中,由于风沙主要集中在近地面附近部分,形成上大下小的风成蘑菇石。 2. 简述荒漠的定义及其分类.

荒漠: 气候干旱、地面缺乏植物覆盖,组成物质粗瘠的自然带,称为荒漠. 根据荒漠地貌特征和地表物质组成,可将荒漠分成岩漠、砾漠、沙漠和泥漠四种类型。 3. 简述风成沙的特点。

(1)风成沙粒度特征

风成沙的粒度成分主要集中在0.25-0.1mm的细沙部分,粉沙、粘土的成分一般不超过10%。滚动和跃移组分占90%以上,悬移组分<10%。 (2)风成沙的形态特征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