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 - 扈三娘人物形象分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水浒传》 - 扈三娘人物形象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水浒传》

——扈三娘人物形象分析

杨婷 2010级汉2 201001024066

摘要:《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描写女性的篇章并不多,文中仅有的几位女性,在作者写来具有了男性的性格特征,似乎可以理解为作者无意识的表现出对封建女性的轻视的意识。扈三娘就是一位在一百零八将中相对女性化的女性人物,她漂亮、英勇,但在我们看来,其塑造的并不是一个成功的文学形象,她有着其自身的悲剧性。

关键词:水浒传 扈三娘 英勇善战 命运多舛 悲剧形象

正文:

在《水浒传》中,显而易见,作者所描写的女性形象并不是很多。《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的故事》,这个书名是《水浒传》在西方国家中的翻译。这部章回体小说可谓是“英雄传奇”,却几乎没有一位女性是当成主要人物来写的,或许就是因为梁山一百零八将中仅有的那么几位女将,才稍显得女人的特殊性。但即便如此,女人的性格特征在作者的笔下也是一位“梁山好汉”的形象。出生在扈家庄里的千金小姐——扈三娘,相对于卖人肉的母夜叉孙二娘与性格暴躁的顾大嫂来说,她还是有那么一些许女性的形象。然而她却也是一位具有悲剧性色彩的人物。

一、扈三娘貌美漂亮

一丈青——扈三娘天生生得美丽漂亮。扈三娘首次登场的外貌描写,是在《水浒传》的第四十八回中,对于她的出场行头,作者施耐庵就描写得与其他人不同:雾鬓云鬟娇女将,凤头鞋宝镫斜踏。黄金坚甲衬红纱,狮蛮带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乱砍,玉纤将猛将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读到这里,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将就凸显在眼前,说她“天然美貌海棠花” [1] 。“玉雪肌肤,芙蓉模样??,眼溜秋波,万种妖娆堪摘”[2],此句描写是到了六十三回,扈三娘迎战北京大将李成时出现的。可以说,作者对扈三娘外貌的塑造是天生丽质

的,这次第,怎一个“美人儿”了得,称得上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吧!

二、她英勇善战

以现代人的视角看来,美丽的姑娘大多都是空有其表的“花瓶”,没有什么内涵也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但扈三娘并不是人们所谓的“花瓶”,他是一位英武善战的将才。在梁山英雄里边阵前的交战,扈三娘的功劳显著,当场活捉敌将的数量最大。

在第四十七回中,扈三娘还未出场,就有杜兴说的扈家庄“唯有一个女儿最英雄,名唤一丈青扈三娘,使两口日月双刀,马上如法了得。”接着又有石秀乔装打听祝家庄路,遇酒店一老人又提“西村唤扈太公庄,有个女儿,换做扈三娘,绰号一丈青,十分了得。”。杜兴在见了宋江后,再次说起扈家庄:“他庄上别的不打紧,只有一个女将,唤作一丈青扈三娘,使两口日月刀,好生了得。”侧面描写出她的名声之大,武艺之高,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多次的铺垫也证实了扈三娘和矮脚虎王英第一次见面,扈三娘“轻舒猿臂,将王矮虎提离雕鞍,活捉了去。”,接着连让宋江看了“暗暗的喝采”的欧鹏也是“斗一丈青不下”。第五十五回中,她与高太尉的战斗是其上梁山后的首战,结果当然是扈三娘活捉了大将彭玘。

三、她没有个性、无主见

其实,这样说来,它的毫无个性的确让人匪夷所思。李逵冲进扈家庄后,对其家“杀得性起”,把扈家庄的人满门杀害!当时的扈三娘正处在妙龄阶段,这对于她来说是怎样的一场悲痛的人生惨剧啊,但是我们读后可以知道,但她知道了自己的家人那样死了之后,却没有拼死为全家报仇,甚至没有看到任何的表态。这样一位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女将,就算是说悲痛至极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或者又说是她实力单薄无法报仇,但出现在所谓的庆功宴上也确确实实让人想不通。

在小说中,作者还这样写道。扈三娘认了宋江的父亲,于是宋江便以的身份地位让扈三娘与王英结婚。“一丈青见宋江义气深重,推却不得,两口儿只得拜谢了。”用“推却不得”,作者便将扈三娘就这样的配给了贪财又好色、无品德无外貌的王英,在我们看来,让人禁不住地问:“这样的一位女人还是那个在战场上那么英武的女将吗?”因此,照施耐庵这样写来,一丈青——扈三娘也太没有自己的主见个性了吧!

于是乎,最初让读者惊喜的扈三娘面目模糊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以替天行道的名义砍砍杀杀的机器[3]

四、她具有悲剧性色彩

(一)从扈三娘的出身与结局来看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扈三娘的出身其实还不错,是扈家庄的千金小姐,也是后来祝家庄三公子祝彪的未婚妻。可以说是名门闺秀,又貌美再加上武艺高强,算得是集千宠于一身,但结局是死于非命的。屡立奇功的扈三娘是在王英死后落马而死,这样的结局也令人充满疑惑:她的死是不是结束地有点草率了呢?作者又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让曾经不惜笔墨单章描述的扈三娘就这样草草了结了?

(二)从扈三娘的地位看

它是一个很矛盾的角色,在作者笔下好像挺有地位实际上却很没地位。原是扈家庄千金的扈三娘嫁给了祝彪以后,又是祝家庄的少夫人了,地位应该是非常了得。实际上呢,祝家对扈家庄早已不以为然了,因为祝家庄财大业大,对漂亮的扈三娘也是不怎么热情,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她。

还有就是义兄宋江虽然认了扈三娘当义妹,看地位不低,实际上却是他的缓兵之计,后来还不是嫁于猥琐不堪的矮脚虎王英。

在战场上的扈三娘,战功显赫,英姿飒爽,她却仅居地煞第二十三位,整体排名才五十九位,被他活捉的彭玘也高她十四位,就连身为她手下败将的丈夫王英也排在她前面。

最矛盾的地方 就是体现在作者对他的描写。用单章写了扈三娘,都比其他几位女性写的多,但最后她的死就这样出乎意料,未免有点头重脚轻的样子。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中有的不是战死就是重伤而死,只有扈三娘的死就是这样的一个意外。

从以上的种种迹象表明,扈三娘在梁山好汉中无疑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打酱油”,在整部小说里,她也只是展现了战场上的英武,而其他的形象完全没有。王英一死,扈三娘便马上也死了,难道扈三娘的出现只不过是为了衬托王英吗? 那么扈三娘的悲剧性又是怎样造就的呢?

一、扈三娘自身的原因:满门被抄斩、未婚夫被杀、嫁给丑陋好色的手下败

将、自身被俘等,种种都说明了她的不幸。然而,她真正的不幸并不在这些。

既然是李逵杀害了自家人,英武的女将本应该嫉恶如仇,替家人报仇雪恨,然而,面对这人生重大变迁她却表现出无动于衷的样子,被宋江指婚给王英也是木然地拜谢,不提其他。

自己的婚姻听从父亲的安排,认义父,还有成婚,听从宋江的安排。杀敌保卫梁山,也听从宋江的安排。由始至终,她都没有主见,任人摆布,这种逆来顺受的性格最后不成悲剧才叫不正常。

二、社会的根源:如果我们的思维融入到小说当时的社会背景,再看扈三娘这个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反而不难理出其人物自身性格发展的脉络,作者是“按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4]。

在封建社会里,女人的地位本来就很低下,皇权、神权、族权、夫权像四块大石重重地压在女性的身上。“历史上亡国败家的原因,每每归咎女子。糊糊涂涂地代担全体的罪恶,已经三千多年了。”[5]三千多年的憎恨,已经深入人心。“一个经验丰富的作家总是自相矛盾的,因为经验充实,则要求广大的、有组织力的思想,而这些思想是同集团和阶级底狭隘的目的对立的。”[6]在《水浒传》里,为我们造就了女将扈三娘,但他的地位又“无一不在男子的下层”[7]:排座次时,又列于矮脚虎之下;武艺高强, 每每出征又都随夫而行;王英一死,她马上“夫死妇随”。如此结局,与前面的描写相互脱节。作者似乎想要为女子“平反”,却也难逃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

《水浒传》中,作者开始就把扈三娘塑造为一位美貌与英勇的女将,但最后却把她变成了一个犹如木偶似的无思想无个性的封建女性。这也是人们所说“英雄人物缺乏血肉、形象苍白无力”[8]的问题所在。

纵观《水浒传》中的女人物,无论是美丽的、贞节的,还是多情的、爱财的,几乎都没有什么好的结局。难道真的是因为作者内心对女性的仇视?孰是孰非,还有待考证。

参考文献:

[1]《水浒传》施耐庵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6月印刷 第四十八回:“雾鬓云鬟娇女将,凤头鞋宝镫斜踏。黄金坚甲衬红纱,狮蛮带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乱砍,玉纤手将猛将

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前出马。”

[2]《水浒传》施耐庵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6月印刷 第六十三回,词《念奴娇》:“玉雪肌肤,芙蓉模样,有天然标格。金铠辉煌鳞甲动,银渗红罗抹额。玉手纤纤,双持宝刀,恁英雄煊赫。眼溜秋波,万种妖娆堪摘”。

[3]百家讲坛 品读《水浒传》水浒传中的女性人物 徐江 2004年4月10日

“一个英姿飒爽的女英雄就这这样淹没在了一个曾造成她家破人亡的大集体之中,她的情感、心理、欲望都无关痛痒,爱与恨、情与义的纠葛也那么无足轻重,于是乎,最初让读者惊喜的扈三娘面目模糊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以替天行道的名义砍砍杀杀的机器。”

[4] 《闲看水浒》第四编 情欲的罪与罚 十年砍柴著 同心出版社 2004-06-01第一次印刷

[5] 契科夫《写给玛·符·基塞列娃》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出版

[6]《鲁迅全集》(我之节烈观) 鲁迅著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6-9-1第一次印刷 [7]《俄国文学史》(序言) 高尔基著 新文艺出版社 1956年出版 [8]《女子解放论》 李达著 《解放与改造》1卷3号 1919年10月

“世界女子过去一大部分的历史,是被男子征服的历史。在这时期,道德上风俗上习惯上法律上政治上一切种种,凡是女子所处的地位,无一不在男子的下层。男子好像天神,是主人。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