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一年第二学段新课程模块水平测试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泉州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一年第二学段新课程模块水平测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泉州市2014-2015学年度高二年第二学段新课程模块水平测试

2015.1

地理(必修1)

注意事项:

①本试卷分必考卷、选考卷两部分,两卷合计满分130分. 其中,必考卷满分100分,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均需作答;选考卷为提高部分,满分30分,由学校根据学生需求自主选择使用.

②考试时间为90分钟.

③试题答案(含选择题、填空题答案)统一填写在答案卷指定的相应位置。

必考卷(共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案卷的答案表中.)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在西昌(102.16E, 27.54N)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将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据此,回答1~3题。 1.升空后的嫦娥三号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的天体(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昼夜温差较大,其原因主要是( )

A.月球距离太阳较远 B.月球无大气层存在 C.月球自转周期较慢 D.月球上无植被覆盖

3.图1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发射升空时,地球在轨道中的位置最接近( )

A.a B.b C.c D.d

图1 2013年11月3日,在大西洋西部和非洲大陆大部分地区上演了本世纪第二次“日全

D.总星系

2.月球上高达300多摄氏度的昼夜温差对月球车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月球相对地球来说,

0

0

环食”(同一次日食,如果部分地区可见日全食,另部分地区可见日环食,则称日全环食)。据此回答4~5题。

4.日全食时,人们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太阳大气层是(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光球层和日冕层 D.色球层和日冕层 5.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爆发影响的是( )

A.在沙漠探险中使用罗盘确定方向 B.在家中收看卫星电视 C.航海中借助GPS定位 D.工作中使用有线电话

高中地理(必修1)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在水库及其周围,由于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回答6~7题。 6.若在该水库旁建一度假村,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7.关于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

A.风力减小 B.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增加 C.气温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 D.增加周边地区空气湿度

2013年10月7日台风“菲特”在福建福鼎登陆,给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此回答8~9题。

8.图3中表示福鼎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图3

图2

D.②③

9.图4中各天气系统能表示“菲特”台风形成的是( )

图5示意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位臵,因地球环境的恶化,预测再过50年,岛国图瓦卢因海平面上升将被海水淹没,将进行全民迁移。回答10~11题。 10.导致图瓦卢举国移民的直接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地壳下沉

C.岛屿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危及人类健康 D.水土流失使人们丧失耕地

图5

图4

高中地理(必修1)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11.对缓解海平面上升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根本有效的做法是( ) A.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 B.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

C.全面推广太阳能发电 D.提倡低碳生产生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图6是自然界三种水体的相互转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13.近年来,在气候年年干旱和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鄱阳湖面积缩小 了,由此导致了箭头b、c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

A.b、c都变大 B.b在丰水期变小 C. b、c都没变 D.c在枯水期变大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数字代表海陆间大循环的各环节,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②为蒸发环节 B.③为大气降水环节 C.④为地表径流环节 D.⑥为下渗环节

15.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影响图示水循环中的( )环节 A.③ B.④ C.⑤ D.⑥

联合国水资源组织评估称:二十世纪以来,全球用水量增幅是人口增幅的两倍,全球四成以上人口存在水资源短缺现象,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47%人口严重缺水。据此回答16~17题。

16.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是( )

图7 图6

①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 ②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江河径流量下降

③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 ④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不足 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17.下列属于水资源开源措施的是( )

A.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B.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C.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D.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高中地理(必修1)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读图8中各地貌景观图,回答18~19题。

图8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图中因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是( )。 19.②所示地貌,多分布于我国( )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青藏高原 D.西北地区 读图9,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臵与三幅断面图,回答20~21题。 20.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a B.②-b C.③-c D.③-b

21.下列关于a、c河段叙述正确的是( ) A.a河段落差大,水流湍急 B.c河段以下蚀作用为主,河水较深

图10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据图判断,图中箭头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据图判断,图中a、b、c 表示的物质名称正确的 是( )

A.a——岩浆 B.b——岩浆岩 C. b——沉积岩 D.c——沉积岩

图10 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要素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要素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所示的中心要素“甲”最有可能是( ) A.人口数量增多 B.森林破坏 C.气候变化 D.围湖造田 25.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综合性特征 D.差异性特征

高中地理(必修1)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图9

C.a河段侧蚀作用显著,河谷较宽 D. c河段以堆积作用为主,常形成冲积扇

图11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