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智语文 - 用生命演绎的一片绿洲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情智语文 - 用生命演绎的一片绿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情智语文——用生命演绎的一片绿洲

[ 2008-1-13 16:27:00 | By: 云水婵心 ]

3

——— 读《孙双金与情智教育》有感

第一次听到孙双金这个名字,并与之近距离接触的是在去年的江苏省小学名校名师语文教学主题观摩研讨会上,有幸聆听了孙老师的《走近李白》,他儒雅、他博学、他睿智、他那画意融融的迷人的课堂,不管是学生还是听课老师,在很短的时间内,不知不觉地坠入“情网”,让我初次领教到了孙老师的“情场功夫”,也初次领略了“情智语文”的魅力。再读《孙双金与情智教育》这本书,忽然感觉,那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用二十几年的时间,用所有的情感和智慧在向我们诠释“情智语文”这几个字的含义。

孙老师认为:——情智语文是情感语文。古代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以这么说,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了文章,没有了文章,也就没有了语文,没有了语文教学。文章是个有情物,人更是个感情丰富的“高级动物”。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既然教学的三大主客体,教师、学生和文本皆是有情之物,语文教学怎能离得了感情呢?语文教学,怎一个“情”字了得!情趣盎然,情意浓浓,离不开“情”;爱不释手,乐此不疲,离不开情;“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离不开情;“亲其师而信其道也!” 离不开情;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世界,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巨大的魅力。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深似海,让学生乐此不疲,欲罢不能!

——情智语文是智慧语文。语文是什么?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思想是人类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人们在交流思想的过程中传递智慧,碰撞智慧,产生智慧。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发展智慧,丰富智慧。怀海特说“一个不重视训练智慧的民族是终将灭亡的民族”。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是外在的,而智慧则是个体内在生成的。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思结合,要引导学生熟读深思,浮想联翩,思接千载。思考,从问题开始,要引导学生学

会质疑,善于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要引导学生深入地思,刨根问底,穷追不舍,不水落石出,不拨云见日,绝不罢休。要引导学生求异地思,让学生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让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通俗地说,思考产生智慧,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用孔子的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文章的魅力来自什么?不是形式,不是辞藻,而是深邃的思想!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让学生思考起来,聪明起来,智慧起来。

——情智语文是工具语文。情智语文,首先是语文,是共同的语文。语文就离不开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语修逻文。情智语文关注语文的工具性,在字词句篇的教学中生成情智,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培养情智,在语修逻文的感悟中放飞情智。书声琅琅,是情智的抒发;议论纷纷是情智的倾诉;高潮迭起是情智的迸发;静思默想,是情智的盟动;奋笔疾书;是情智的倾泻;滔滔不绝,是情智的奔涌。离开了语文的工具性,情智语文则成了水中花,镜中月。一个词能生出情智之根,一句话能长出情智之叶,一段文能开出情智之花,一篇章能结出情智之果。情智语文是根扎在工具语文这片沃土中的大树,根深才能叶茂,才能枝繁,才能花艳,才能果硕。

——情智语文是人文语文。一首首诗歌是人类情思的抒发;一篇篇小说是人类悲欢离合的述说;一则则寓言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一个个童话是人们心灵的倾吐??文章,包蕴了人们多少的情感;文章,凝聚了人们无限的智慧。情智语文关注的是学习者——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喜欢语文吗?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他们会学语文吗?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他们自觉地学语文吗?关注他们的学习品质——他们能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吗?心中有情,目中有人,脑中有智,手中有法,这是情智语文的特征。心中有情,我们的课堂就会未成曲调先有情,道是无情却有情;目中有人,我们的课堂就不会只见教案,不见学生,只见教师,不见学生,只见书本,不见生命;脑中有智,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就会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就会峰回路转,豁然开朗;手中有法,我们的课堂就会深入浅出,就会循循善诱,就会因材施教,就会让学生欲罢不能。

——情智语文是儿童语文。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儿童,是充满渴望、充满好

奇、充满幻想、充满幼稚的儿童。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儿童,走近儿童,倾听儿童,引导儿童。要想儿童之所想,急儿童之所急,喜儿童之所喜。情智语文课要上得儿童“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让儿童的脸红起来了,让儿童的心动起来了,让儿童的情生起来了,这说明我们的教学贴近了儿童。让儿童的眼亮起来了,让儿童的脑动起来,让儿童的心飞起来了,这说明我们的教学唤醒了儿童。让儿童的手举起来了,让儿童的嘴说起来了,让儿童身心舒展开了,这说明我们的教学释放了儿童。情智语文不是追求展示教师自我才艺的语文,情智语文不是追求精巧设计的语文,情智语文不是掌控学生的语文。情智语文,课堂上追求的是儿童生命的灵动,儿童情感的放飞,儿童思想的碰撞,儿童人格的升华。儿童是教师心中永远的太阳!为儿童的生命成长而教学,这是情智语文的追求!

为了这短短的四个字,孙老师经历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迷茫;经历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人消得人憔悴”痛苦中的执著;天道酬勤,通过“读万卷书”、上“万堂课”、写“万篇言”,最终获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播种后的收获!

的确,人生的成长过程,同时也可以说是一场漫长的追求情智之旅。在宁静祥和的世界里,情感和智慧犹如灿亮的星辰,让我们仰望终生。由此看“情智语文”,就像是一棵植根于母语土壤里的苍翠大树,在油绿的枝叶上颤动的是情感的亮色,在春风里绽放的则是智慧的花朵,它们将繁育成为师生生命的一片绿洲。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