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复习训练课时作业六力学三大观点的应用(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复习训练课时作业六力学三大观点的应用(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撞时间极短,以向右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碰后乙的速度大小为2 m/s

B.碰撞过程中甲受到的乙的作用力的冲量大小为4.0 N·s C.碰撞过程中乙动量的变化量为2.0 kg·m/s D.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14 J

解析: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甲v甲-m乙v乙=m乙v乙′,代入数据解得v乙′=1.0 m/s,选项A错误.碰撞过程中甲动量的变化量为Δp甲=0-m甲v甲=-4.0 kg·m/s,由动量定理可得甲滑块受到的乙的作用力的冲量为I=Δp甲=-4.0 N·s,选项B正确.碰撞过程中乙动1

量的变化量为Δp乙=m乙v乙′-(-m乙v乙)=4.0 kg·m/s,选项C错误.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2

m甲v甲2+m乙v乙2=m乙v乙′2+ΔE,代入数据解得ΔE=14 J,选项D正确.

答案:BD

8.(多选)如图6所示,三个小球A、B、C的质量均为m,A与B、C间通过铰链用轻杆连接,杆长均为L.B、C置于水平地面上,用一轻质弹簧连接,弹簧处于原长.现A由静止释放下降到最低点,两轻杆间夹角α由60°变为120°.A、B、C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下降过程中( )

1212

图6

3

A.A的动能达到最大前,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小于mg

23

B.A的动能最大时,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等于mg

2C.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A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D.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3

mgL 2

解析:在A的动能达到最大前,A向下加速运动,此时A处于失重状态,则整个系统对地3

面的压力小于3mg,即地面对B的支持力小于mg,A项正确;当A的动能最大时,A的加速度

2

3

为零,系统对地面的压力等于3mg,即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等于mg,B项正确;当弹簧的弹

2性势能最大时,A减速运动到最低点,此时A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C项错误;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等于A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为mg(Lcos30°-Lcos60°)=

3-1

mgL,D项错误. 2答案:AB

9.(多选)如图7所示,在竖直杆上安装一个光滑小导向槽,使竖直上抛的小球能改变方向后做平抛运动;不计经导向槽时小球的能量损失,设小球从地面沿杆竖直上抛的速度大小为v,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当小球有最大水平位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v2

A.导向槽位置应在高为的位置

4gv2

B.最大水平位移为

gC.小球在上、下两过程中,在经过某相同高度时,合速度的大小总有v下=2v上 D.当小球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

1212

解析:设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的速度为v0,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v0+mgh=mv,

22解得v0=v-2gh;根据平抛运动的知识可得,下落时间t=

22hg,则水平位移x=v0t=

v2v2v2

(-2h)·2h,所以当-2h=2h时水平位移最大,解得h=,A正确;最大的水平位gg4gv22

移为x=4h=2h=,B错误;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在某相同高度处时上升的速率和

2g下落的速率相等,C错误;设小球落地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tanθ=2tanα=2×=1,则θ=45°,D正确.

2h答案:AD

10.(2019年滨州模拟)两物块A和B用一轻弹簧连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8甲所

h示,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物块A,使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8乙所示.在物块

A开始运动到物块B将要离开桌面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8

A.力F先减小后增大 B.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 C.物块A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一直增大

D.物块A、B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对物块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kx=ma,解得:F=m(g+a)-kx,由于x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故力F一直增大,故A错误;在物块A上升过程中,弹簧从压缩到伸长,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B错误;在物块A上升过程中,由于物块A做匀加速运动,所以物块A的速度增大,高度升高,则物块A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增大,故C正确;在物块A上升过程中,除重力与弹力做功外,还有力F做正功,所以物块A、B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一直增大,故D错误.

答案:C

11.(2019年湖南高三联考)(多选)如图9所示,一质量为m0=0.05 kg的子弹以水平初速度v0=200 m/s打中一放在水平地面上A点的质量为m=0.95 kg的物块,并留在物块内(时间极短,可忽略),随后物块从A点沿AB方向运动,与距离A点L=5 m的B处的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v1=8 m/s,碰后以v2=6 m/s的速度反向运动直至静止,测得物块与墙壁碰撞的时间为t=0.05 s,g取10 m/s,则( )

2

图9

A.物块从A点开始沿水平面运动的初速度v=10 m/s B.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6 C.物块与墙碰撞时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F=266 N D.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热Q=18 J

解析:子弹打中物块的过程,由于内力远远大于外力,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0v0=(m0+

m)v,解得v=10 m/s,A正确;物块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μ(m0+m)gL1122

=(m0+m)v1-(m0+m)v,解得μ=0.36,B正确;物块与墙碰撞过程中,以向右为正方向,22由动量定理有-Ft=-(m0+m)v2-(m0+m)v1,解得F=280 N,C错误;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动能全部转化为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12

即Q=(m0+m)v2=18 J,D正确.

2答案:ABD

12.(2019年天津质量调查)(多选)几个水球可以挡住一颗子弹?《国家地理频道》的实验结果是:四个水球足够!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能穿出第4个水球,则可以判断的是( )

图10

A.子弹在每个水球中的速度变化相同 B.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不同 C.每个水球对子弹的冲量不同 D.子弹在每个水球中的动能变化相同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