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19届高三4月模拟考文综地理试题 word(解析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广东省惠州市2019届高三4月模拟考文综地理试题 word(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影响,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12月,位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下图所示)的泽蒙一博尔察大桥通车,这是中国建筑企业在欧洲的第一个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大桥主跨跨径172米,在世界同类桥梁中排第9位,结束了该市70多年来多瑙河上仅有一座大桥的历史。

塞尔维亚近20年来基本无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当地建筑市场萎缩。泽蒙一博尔察大桥全线路基采用多瑙河河砂填筑,项目中塞方与中方员工比例约3:1. 46. 6%的工程建设分包予当地企业施工。

(1)指出中方建筑企业修建大桥时可能面临的困难。 (2)分析大桥修建中大量使用多瑙河河砂的原因。

(3)请说明中方企业的用工及工程分包方案为何能实现“双赢”。

【答案】(1)大桥主跨跨径大,技术难度大;当地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及大型建筑设备;多瑙河环境保护要求高;第一次进入欧洲市场,对当地市场环境、建筑规范等缺乏认识。

(2)地处平原,河道泥沙淤积,原料丰富;就地取材,降低运输成本;适度抽取河砂,改善河道淤积状况;可以减少异地开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对塞方:为塞方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培养一批相关技术人才;带动其建筑相关产业发展;对中方:可以降低用工成本;降低中方工人管理风险;便于相互沟通融合,与当地规范要求接轨;提高企业当地影响力,树立良好形象。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建设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难度一般,基础性强。 【详解】(1)中方建筑企业修建大桥时可能面临的困难要结合材料从技术、设备、环保及当地环境等方面分析。大桥主跨跨径大,技术难度大;当地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及大型建筑设备;多瑙河环境保护要求高;第一次进入欧洲市场,对当地市场环境、建筑规范等缺乏认识等都会带来困难。

(2)大桥修建中大量使用多瑙河河砂的原因主要从环境保护及材料来源和对多瑙河航运的影响进行分析。地处平原,河道泥沙淤积,原料丰富;就地取材,降低运输成本;适度抽取河砂,改善河道淤积状况;可以减少异地开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中方企业的用工及工程分包方案能实现“双赢”的原因要分布从对塞尔维亚和中国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塞方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培养一批相关技术人才;带动其建筑相关产业发展,对于中国来讲,可以降低用工成本;降低中方工人管理风险;便于相互沟通融合,与当地规范要求接轨;提高企业当地影响力,树立良好形象,所以可以实现双赢。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中部的哀牢山北段气温年较差小,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受西南季风影响,该山迎风坡按湿绝热梯度0.6℃/百米爬升降温,在背风坡按干绝热梯度1.0℃/百米下沉增温,从山麓至山顶可划分为6个山地农业气候层。该山段农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100米以下,以上为常绿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通常以最冷月均温0℃左右为其分布临界。下图示意哀牢山北段某剖面山地农业气候层的分布。

(1)分析哀牢山北段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的原因。

(2)与东坡相比,说明该山段西坡农耕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3)该山地2100米以上有亚热带植被分布。却不宜种植亚热带作物,请解释原因

(4)指出该山地农业气候层在东西两坡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1) 该段山地纬度较低,基带热量充足;山体相对高度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坡向及局部地形对气候条件影响大,气候条件复杂多样。

(2) 西坡为迎风坡,降水较丰富;河流较多,且有水库,灌溉用水稳定;多河谷及山间盆地,宜农耕地较多。

(3) 低纬山地,气温年较差小,冬季温和(均温0℃以上),常绿阔叶林可以生长;夏季凉爽,高海拔地区夏季热量不足,不利于亚热带作物种植。

(4)差异:各农业气候层的分布上限,东坡均高于西坡;海拔越低,同一农业气候层在两坡的上限高度差异越大。

原因:东北坡为西南季风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受焚风效应影响),热量条件优于西南坡;(背风坡下沉增温梯度为1.0℃/百米)海拔越低,增温越明显,东西两坡气温差异越大。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1)哀牢山北段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的原因要从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地形、纬度及坡向等进行分析。读图可知,哀牢山北段山地纬度较低,基带热量充足;山体相对高度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坡向及局部地形对气候条件影响大,所以气候条件复杂多样。

(2)与东坡相比,西坡农耕业生产的优势要从降水及耕地角度分析。读图,结合材料可知,西坡为迎风坡,降水较丰富;河流较多,且有水库,灌溉用水稳定;多河谷及山间盆地,宜农耕地较多,有利于农耕业发展。

(3)山地2100米以上有亚热带植被分布,却不宜种植亚热带作物的原因主要从气温角度分析。低纬山地,气温年较差小,冬季温和(均温0℃以上),常绿阔叶林可以生长;夏季凉爽,高海拔地区夏季热量不足,不利于亚热带作物种植。

(4)农业气候层在东西两坡的分布差异及原因要从气温差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东北坡为西南季风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受焚风效应影响),热量条件优于西南坡;(背风坡下沉增温梯度为1.0℃/百米)海拔越低,增温越明显,东西两坡气温差异越大,所以各农业气候层的分布上限,东坡均高于西坡;海拔越低,同一农业气候层在两坡的上限高度差异越大。

(二)选考题:共25分。请i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近年来西藏成为自驾游的热点区域,某研究利用自驾游客GPS轨迹数据,分析自驾游客游览西藏的时空分布特征。自驾车游客的兴趣点代表游客在该点进行了停留和拍摄,在一定程度能反映游客的分布特征。下图示意西藏年内自驾车游客兴趣点分布,图中数据越大反映到谊兴趣点的游客越多。

据图说出自驾游客游览西藏时空行为特征,并分析原因。

【答案】时间特征:自驾游客夏秋多,冬春少;原因:西藏海拔高,冬春寒冷,夏秋季气候相对温和适宜;空间特征:自驾游客主要兴趣点在南部,沿交通路网分布;原因:南部城市较多,基础设施较完善,接待能力强;自驾游对道路依赖性强,游览兴趣点主要沿西藏现有交通路网分布,呈线状集中。 【解析】 分析】

的【网分布。

【点睛】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

游客越少。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自驾游客游览西藏的时空行为特征要从图示不同季节分布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原因主要从接待能力、基础设施、交通通达度及气候因素分析。由于西藏海拔高,冬春寒冷,夏秋季气候相对温和适宜,所以自驾游客夏秋多,冬春少。由于南部城市较多,基础设施较完善,接待能力强;自驾游对道路依赖性强,游览兴趣点主要沿西藏现有交通路网分布,呈线状集中,自驾游客主要兴趣点在南部,沿交通路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质量(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

(2)旅游消费市场距离: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距离,经济距离(旅行所需的时间和费用)越长,吸引的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