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环保意识的渗透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环保意识的渗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我国古代的环保

历史教师 胡进清

1996年12月,原国家环保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国家教委 3 部门联合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指出:“环境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意识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所以,在中小学课程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上海市已走在前头,规定将环保知识贯穿于中小学教材并纳入考试范围。在这方面,中学历史教材中似乎鲜有涉及,但只要留心挖掘,历史知识中还是可以渗透这方面知识的,以中国古代史为例说明:

一、从中国古代的法律法规中渗透环保意识

如讲述先秦历史:《诗经》载:“怀柔百川,及河乔岳”,指要祭祀九州名山川泽、出产物资之处,表明上古时代,中国的先民把山川与百神一同祭祀,实际是一种保护资源的思想。 西周是奴隶制强盛时期,其强盛反映在完善的政治、经济制度(分封制和井田制),讲述时可补充,其实这一时期法律制度也较完善,甚至有了保护建筑、水源、树木和动物的法令,如《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关于秦始皇功过是非的评价,除教材中所述外,可补充《秦律·田律》的规定:“春二月,伐林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毋??毒鱼鳖??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者,杀之。置阱罔,到七月而纵之。”这实际上是保护环境的法律,保护树木、水道、植被、鸟兽虫鱼等自然资源,促进生态平衡发展,体现了尊重生态规律、保障资源永续利用的思想并见诸于法律。《唐六典》卷7《虞部郎中》载:“凡五岳及名山能蕴灵产异兴云致雨,有利于人者,皆禁其樵采。”可见唐代环境保护意识较强,用法律禁止砍伐森林。因而李白描述唐时的长江“江色且明,茫茫与天平。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孟浩然也有诗“洲势逶迤绕碧流”,杜甫有诗“江清日抢鼋鼍游”。

二、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的政绩介绍中渗透环保知识

中国古代,已经具有环保思想,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要想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必须要注意保护,合理开发,反对过度利用,特别是破环性的开发。例如《中国古代史》教材中就有:周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有初步认识。传说,周文王曾告诫儿子周武王对大自然不要进行过度开发,要按自然规律合理使用。他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另外,先秦时期管子、荀子、孟子的思想中,也闪耀着环境保护的光芒,可补充于教学中。管仲认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管子·地数》)他提醒人们保护山湖草木,注

意防火,按时封禁和开放,反对过度采伐。荀子根据生物资源消长规律,提出了一套保护生物资源的理论和措施。他说:“养长时,则六畜生,杀生时,则草木植。”“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孔子说:“仁者爱人”(《论语.颜渊》)。他认为,人与自然应建立一种爱的关系。人对自然不能只讲索取与征服,必须把自然看作人类的朋友,像爱护朋友一样爱护自然。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后汉书.章帝纪》注引《礼记》)我们知道,孝是为人之本,这就意味着他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上升到道德要求的高度。孟子则以齐都临淄东南的牛山从森林茂密到光山秃岭的变迁,从反面论证了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汉淮南王刘安发展先秦的环保思想,提出了协调发展农林牧渔大农业的可贵思想。他总结前人的经验说,打猎的不能把野兽全部打尽,不要猎取幼小动物,不要把水排干而捕鱼,更不能烧林而捕猎。中国古代政治家的环保实践,也有不少值得效法之处。例如在讲述 “唐和吐蕃的关系”一目时,我们可以补充松赞干布封山护林的故事。唐贞观年间,松赞干布曾攻下今四川阿坝州、松潘一带。定居下来的士兵大肆烧山围猎、毁林开荒、扩充牧场。松赞知道后十分气愤地说:“入地狱的人们,你们吃先王饭,造子孙后代的孽,把森林毁光,今后不打算过日子了么?”随即下令将剩下的山林分成神山和公林。神山归佛祖所有,由寺院负责看管,严禁侵犯,违者杀头。这一规定据说一直到本世纪50年代还在执行。国家风景自然保护区九寨沟恰好也在这一范围之内。当我们游览九寨沟美丽的山水风景时,是否会想到松赞干布这位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呢?这就证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在和谐之中得到发展。

三、从中国古代防治自然灾害的工程中渗透环保意识

讲述战国都江堰,可作较为详细的介绍:在都江堰修建之前,源出岷山的岷江从万山重叠的危岩峭壁间穿过,坡陡流急,进入灌县时河宽180米,平均流量为每秒500立方米,灌县县城以下进入平原,豁然开朗,河面扩展至300—500米,比降为5%—7%,流速降低,水势骤缓,岷江夹带的泥沙便纷纷沉积,成为水患之源:一遇大水泛滥成灾,春耕灌水时,却又水量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战国时秦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饔其利。”(《史记·河渠书》)从记载可见,都江堰的主要工程是凿离碓,就是凿开一个引水缺口,宽20米长40米,是引水进成都平原的咽喉,后人称之为“宝瓶口”。其二是“壅江作棚”,即建一个大分水堤,也称分水鱼嘴,取分流法,使岷江成为内江、外江,内江引水,外江排洪排沙,达到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溉。其三在宝瓶口下开凿并拓宽郫、检二江,再按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类推,分解出无数渠道,使岷江激流溢洪之后成为安澜细水自流,灌溉着整个成都平原,人称“飞沙堰”。都江堰与后代水利工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并未建立高坝高闸,而是采用无坝取水,但却能灌溉万顷良田。体现工程与自然的一致性,乘势利导,趋利避害。都江堰,直到今天仍然灌溉着27个市县,900多万亩农田,为成都市提供工业用水与和生活用水,为岷江上游提供木材漂送通道。

四、从探究历史上曾经兴旺繁盛的古城后来衰落的原因,渗透环保知识

在张骞出使西域的道路上,有一个楼兰古城,曾经“马蹄哒哒,驼铃声声,商贾使节络绎不绝”。楼兰国由于地处丝绸要道,水草肥美,曾经盛极一时。汉朝时,为与匈奴争夺西域疆土,与匈奴进行了长达七八十年的战争,楼兰首当其冲。直到公元77年,大将霍光派傅子介刺杀了楼兰国王,另立其弟为王,迁都伊循城,楼兰古国改名为鄯善国。此后,楼兰一直是汉王朝的西域重镇。东汉时,班超过此,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之豪语。三国时,鄯善属魏。西晋,封鄯善王为归义侯。五世纪,名僧宋云赴鄯善,城中住着吐谷浑的宁西将军。大约五世纪左右,楼兰被零丁国所灭,此后,古楼兰国消失了。到了唐代,唐代大军到达西域时曾经寻找过楼兰,可是没有找到,它只存在于边塞诗人们的想象之中了。1274年,西方大探险家马可· 波罗沿古丝绸之路西来,也没有见过楼兰,看见的只是莽莽黄沙。

昔日的楼兰城在孔雀河下游,城西北和西南有茂密的胡杨林。城中有一条河由西北向东南空城而过。楼兰在中西方交通、文化交流及商贸上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对外交流的枢纽和前哨。为什么它在短暂的时间内消失得无影无踪,是什么使这个繁华的古城陡然之间变成了一座空城,随即被掩埋在厚厚的黄沙之下呢?

楼兰古城北有一个湖泊叫罗布泊,是一个变化无常的湖泊,被称为“会迁徙的湖泊”即司马迁说的楼兰古城“临盐泽”,罗布泊是古楼兰的生命之源,罗布泊的迁移,使楼兰水源枯竭,植物死亡,导致气候恶劣,楼兰人只好弃城别走,楼兰古城就消失了。

楼兰古城的衰亡是与社会人文因素紧密相连的,我国古书记载楼兰古国的最后存在时间是在东晋十六国时期,这正是我国历史上政局最为混乱的时期,北方许多民族自立为藩,相互战争。而楼兰正是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频繁的战争、掠夺性的洗劫使楼兰的植被和交通商贸地位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而这个沙漠边缘的古国,丧失了这两个基本要素,也不可能存在下去。于是,它就变成了今天满目黄沙、一片苍茫的景象。

其实,早在3000年前的楼兰,也曾有环境专家向国王建议对“砍树者”实行“罚牝牛”的主张,当国王将此建议晓谕臣民时,一切都已晚了,沙漠狂风、干旱已开始疯狂地吞噬楼兰。楼兰被湮没了。茫茫沙海中仅剩下残垣断壁的城廓??

五、在练习题设计中渗透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

同样,在设计练习题中我们可以渗透环保知识。例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管仲认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节 王。”“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伐必有时。”

材料2 荀子说“养长时,则六畜生,杀生时,则草木植。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刀不入山林,不矢其生,

不绝其长也。”

材料3 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毋??毒鱼鳖??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

材料4 汉淮南王刘安说:“教民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肥硗(土地坚硬不肥沃)高下,各因其宜。丘陵阪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春伐枯槁,夏取果萌,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以为民资。是故生无乏用,死无转尸。”

请回答:①关于保护环境,管仲和荀子在上述材料中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②材料3说明了什么?

③刘安的思想与管仲和荀子相比有哪些新发展? ④从以上材料中可得出怎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

①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将保护与发展协调起来。②秦王朝重视利用法律手段保护树木、水道、植被、鸟兽虫鱼等自然资源,促进生态平衡发展,《田律》可以说是我国较早的环境保护法令之一,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③提出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农村牧渔的大农业思想。④中国古代有环保的思想和法令,有许多积极因素值得继承,古人的环保实践,有不少值得效法之处。

总之,历史是一门联络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综合性科学,它的研究领域,不仅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主要方面,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要素方面。历史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在历史学科中吸收营养,古为今用,以史鉴今,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附:本文原载于《高中生》2005年第 23期。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