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实践活动总结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道德实践活动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周密部署。 学校制针对本次活动制订了详细的活动方案,提出指导思想,规定活动内容、活动项目和活动步骤,明确活动要求。 2.形式多样,广泛宣传。 主要措施首先是“三进”:道德教育进课堂,道德建设进班级,道德活动进团队。注重课堂的正面教育,注重校园道德文化的潜移默化,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其次充分利用网站、校园宣传栏、广播、板报等媒介,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队会、重大节日活动、表彰奖励等形式进行动员、宣传,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教育工作格局,为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创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三、深挖道德教育内涵,构筑活动载体,围绕主题形成富有特色的“三大”系列活动 我校结合实际,赋予道德教育的新内涵与新形式,围绕主题形成“讲文明礼仪、做文明学生”、“快乐暑期我做主”、“校园文化---我参与我快乐”等系列活动载体。 1. 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教育与实践活动。 (1)大力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教育:召开师生座谈会探索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的途径和办法;在各学科中渗透礼仪教育思想,把礼仪教育纳入日常教育过程;发挥好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板报、团课等教育阵地的作用,宣传文明用语、礼仪知识;注重形成评价,学期末要结合学生的文明礼仪表现情况给予学生操行评定,并把学生的优缺点写进《学生手册》、《素质报告册》。 (2)大力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活动:总结目前本校学生中存在的不文明习惯和现象,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值周组、政教处加强日常管理,注重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规范学生集队(会)、解散、上下楼道的秩序;结合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月由各中部、班委会开展主题活动;平时在各个年级组织开展以“日常行为讲文明”为主题的班级板报比赛。 在系列活动中,学生接受了教育并自觉提高文明礼仪意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开展假期德育实践“五个一”活动 读一本好书、写一篇主题征文、学会一件家务、每天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及与父母进行一次交心谈话。这就是快乐假期我做主---假期德育实践的“五个一”。教师推荐中外名家名著,让学生选择其中一本阅读,读后写出名著的内容梗概和自己的感言、体会;另外要求学生通过自己所见所闻和亲身体验来写作,力求主题突出,新颖生动,以小见大,言之有物,语言流畅;以“小鬼当家”、“今天我为爸妈做饭、洗衣”等为内容,学会做一件以前没有做过的家务活,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和父母的辛劳,也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同时要求并记录经过和感受;帮妈妈倒杯水,打扫一次公共楼道的卫生,看望一次孤寡老人,可以从点滴做起,从家庭延伸到社区,每天为他人做一件体现孝心和爱心的事;向父母汇报一学期来自己的思想和学习,讲述自己内心的一个愿望,谈谈自己对父母的看法。心与心交流,让学生与家长缩短距离,让家庭氛围融洽、和谐。 “五个一”活动以突出学生个体体验活动为特点,给学生创造道德实践的机会,努力实现道德的内化。 四、与时俱进,增强道德教育的时代感,拓宽道德教育的渠道,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渗透道德教育,推进活动深入开展。 1.充分利用各种纪念日、传统节日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每年三月,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组织募捐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的优良传统美德,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总之,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的开展,学生的思想素质有所提高,行为有所规范,遵守纪律的观念有所增强,为学校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一些学生还是不能养成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破坏校园卫生的情况时有发生;队员的文明礼仪素养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扬优点,弥补不足,认真汲取其他学校好的经验和做法,在不断地探索中,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篇四:道德主题实践活动总结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根椐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

全国妇联发起的“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的号召,以学生和谐发展为培养目标,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我校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展现出来的最直观的成效就是使学生普遍增强了道德意识、强化了道德养成,践行了道德规范、提高了道德素质,尤其是立志成材、发奋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多。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充分体现出了良好的道德素养。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在学校,开展了“和谐校园”系列活动。 1、召开主题班会,深化学生认识,做到人人参与,创设氛围。 (1)利用升旗仪式,在学校的倡议下,学生从情感上认识到必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2)为了使这次活动能够更好的进行,学校大队部组织各班召开了“让文明与我们同行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主题班会,班主任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并对学生进行活动动员。各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有个人的道德实践计划汇报;有引人入胜的道德小故事;有生动活泼的德育小短剧;有激烈的道德大讨论……。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动手实践认识到人人要做有道德的人,为活动的继续开展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2、强化常规管理,狠抓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们知礼仪、重礼节。 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主课堂、主阵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以创建“行为规范示范校”为载体,通过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创建促进“和谐校园”建设。通过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争做“行为规范小标兵”活动、“争做雷锋好少年”评选活动、“继承传统美德、做文明现代人”、“三别、四带、五无”( 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心带给长辈、把谦让带给社会,做到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面无刻划、墙面无脚印、出言无脏话)等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注重在日常的规范养成中知礼仪、懂礼貌、重礼节,培养他们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的好品德。 3、开展“向不文明行为告别 养成道德好习惯”主题活动。 纠正一次不文明的行为,养成一个好习惯。结合学习遵守小学生行为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组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等知识。各班在组织学生总结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的成绩和不足的同时,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活动,看自己身上是否存在不文明现象,引导学生寻找校园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文明陋习或自己身上一个不文明习惯,纠正不文明行为,提高学生的文明礼貌素质,争当文明小使者。

4、开展“我承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活动。 利用学校网站链接,班组群空间宣传等多种途径,号召同学们登录中国文明网,进行登录签名,发表感言、表达心声。这次活动充分发挥了网络受众面广、吸引力感染力强的优势,充分展示了孩子们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良好精神风貌,通过此次网上签名,吸引更多孩子参与道德实践,从而让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升华心灵,陶冶情操,真正成长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5、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征文活动,发表自己的感言。 在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所感所想,撰写心得体会,发表自己的感想。学校大队部进行评优展示。在这次征文中,同学们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行动上都充分表现出了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所拥有的品质。有的同学这样写到:要做一个会感恩的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体贴父母,记住他们的生日,关心他们的身体,在家中主动分担家务,不盲目攀比,做到勤俭节约,感恩自己的老师,感谢他们的悉心培养;要做一个讲文明礼仪的人。做到文明出行、文明上网、文明待人。积极投身社区实践活动,参加义务劳动,服务孤寡老人、残疾人,慰问军烈家属等,向社会献上自己的爱心;要做一个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积极开展向地震灾区的同学们献爱心活动,尽自己所能,向灾区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同学们从什么才是有道德的人,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人所具备的品质、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等许多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实际做法。通过开展本次活动在学生身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在家庭,开展 “感恩父母”亲情体验活动。 这是本次活动开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父母或长辈的辛劳,培养热爱劳动、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主动为父母做一件事,例如:帮助父母洗碗、做饭、洗衣、叠被、扫地、浇花,培养自理、自立能力;引导学生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向父母道一声辛苦、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制作一个小礼物送给父母、给父母过生日、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理解父母、感谢父母,培养孝心,学会感恩;鼓励学生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从而,让从做简单家务入手,培养学生们的自理能力,从生活细节入手增强学生们的感恩意识、节俭意识。从各班反馈的情况看,活动所起到的效果非常好。学生能在家里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了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加强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同时,也增进了家校联系,加强了家长对学校的沟通。 三、在社会,开展“小雷锋志愿者”为社会奉献爱心活动。 1、组织学生开展“文明出行疏导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对行人翻越隔离栏、穿越绿化带、乱穿公路、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并向广大市民发放宣传品,宣传普及公民基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